江上阻風二首
極目風濤壯,渾疑地軸浮。鳥飛驚半墮,蛟舞愜深游。吾道將無措,天心欲示留。家園渺何許,回首不禁愁。
出處應誰主,吾行可自由。如何一江隔,翻作半旬留。云色連天暝,濤聲蹴地浮。安恬應有日,任我渡中流。
極目風濤壯,渾疑地軸浮。鳥飛驚半墮,蛟舞愜深游。吾道將無措,天心欲示留。家園渺何許,回首不禁愁。
出處應誰主,吾行可自由。如何一江隔,翻作半旬留。云色連天暝,濤聲蹴地浮。安恬應有日,任我渡中流。
極目望去風濤洶涌壯闊,簡直懷疑地軸都在浮動。飛鳥被驚得幾乎墜落,蛟龍歡快地在深水中游動。我的行程似乎無處可去,天意仿佛要將我挽留。家園遙遠不知在何處,回頭望去不禁愁上心頭。人生出處該由誰做主?我的行程能否得自由?為何一江之隔的距離,反而讓我滯留了半旬。云色與天空一片昏暗,濤聲如踢地般震得大地浮動。安寧平靜的日子總會到來,到時任我從容渡過中流。
地軸:古人認為大地有軸,此處形容風濤劇烈如地軸浮動。
蛟:傳說中能發洪水的龍類動物,這里指江中的水獸。
吾道:指詩人的行程或人生道路。
天心:天意,古人認為自然現象是上天意志的體現。
翻作:反而成為。
蹴地:形容濤聲劇烈,如踢打地面。
安恬:安寧平靜。
此詩為詩人江上旅途因風受阻、滯留多日時所作。通過描寫風濤阻隔的困境,反映了古代行旅中常見的自然阻礙與游子思鄉、歸心似箭的心境。
全詩以江上阻風為背景,通過對風濤、飛鳥、蛟龍等景象的刻畫,展現行旅受阻的具體情境,既寫自然之險,又抒內心之愁,最后以‘安恬應有日’收束,于愁緒中隱含希望,語言平實而情感真摯,是古代行旅詩中描繪自然阻隔與游子心態的典型之作。
登樓遙望秦宮殿,茫茫只見雙飛燕。渭水一條流,千山與萬丘。 野煙籠碧樹,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
桐樹花香月半明,棹歌歸去蟪蛄鳴。曲曲柳灣茅屋矮,掛魚罾。(桐樹 一作:梓樹;蟪蛄 一作:草蟲) 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
方仞云峰護一山,九天風露透衣寒。 固知仙境多靈跡,莫向枰棋著意看。
拋盡榆錢,依然難買春光駐。依春無語,腸斷春歸路。春去能來,人去能來否?長亭暮,亂山無數。只有鵑聲苦。
苜蓿闌干滿上林,西風殘秣獨沉吟。遺臺何處是黃金? 空闊已無千里志,馳驅枉抱百年心。夕陽山影自蕭森。
操似青松潔似{上艸下賓},頌言忠信匪為嚚。 水分銀漢浸江浙,城擁天臺控粵閩。 人向少時宜娓娓,德于進處更兟兟。 聊翁聞有侯鯖味,昨夜宵人已目瞤。
人生能幾相逢,百年四海為兄弟。舊時青眼,今番白發,年華隕涕。春更無情,拋人先去,楊花無蒂。況江程漸短,別期漸緊,須重把、蘭舟系。幸自清江如帶,指黃壚、流鶯聲細。滄波如許,平蕪何處,明朝迢遞。何預興亡,不如休去,墻陰挑薺。且相期共看,蓬萊清淺,更三千歲。
漓獸石,錯虬松。黛嵐終日下天風。杖藜攜我恣遙望,縹緲霓裳飛碧空。
高柳蟬嘶,采菱歌斷秋風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橫翠。 簾卷西樓,過雨涼生袂。天如水。畫樓十二。有個人同倚。
回波爾時酒卮,微臣職在箴規。 侍宴既過三爵,喧嘩竊恐非儀。
氣馀三五喘,花剩兩三枝。話別一尊酒,相邀無后期。
淡煙疏雨,香徑渺啼鴂。新晴畫簾閑卷,燕外寒猶力。依約天涯芳草,染得春風碧。人間陳跡?斜陽今古,幾縷游絲趁飛蝶。 柳向尊前起舞,又覺春如客。翠袖折取嫣紅,笑與簪華發。回首青山一點,檐外寒云疊。梨花淡白,柳花飛絮,夢繞闌干一株雪。
蕊珠仙馭遠,橫羽葆、簇霓旌。甚鸞月流輝,鳳云布彩,翠繞蓬瀛。舞衣怯環佩冷,問梨園、幾度沸歌聲。夢里芝田八駿,禁中花漏三更。 繁華一瞬化飛塵,輦路劫灰平。恨碧滅煙銷,紅凋露粉,寂寞秋城。興亡事空陳跡,只青山、淡淡夕陽明。懶向沙鷗說得,柳風吹上旗亭。
碧蘸江山,鶴唳曉、云獻畫屏。瑤宮敞、舞金翔翠,巍枕春城。龍背神瓢飛旱雨,虹光花石轉陰晴。藹畫香、飛霧福蒼生,千古靈。 簫鸞響,笙鶴鳴。瑞煙起,彩云行。滿闌干花影,繡飏簾旌。佛界三千籠日月,仙樓十二掛星辰。望赭袍、霞珮并云軿,游紫清。
美人嬌小。鏡里容顏好。秀色侵人春帳曉。郎去幾時重到。叮嚀記取兒家。碧云隱映紅霞。直下小橋流水,門前一樹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