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吟三首 其二
一毫頭許便爭衡,
蠻觸尋兵決死生。
山隱等閑收至寶,
卻無人共老夫爭。
一毫頭許便爭衡,
蠻觸尋兵決死生。
山隱等閑收至寶,
卻無人共老夫爭。
為了極其微小的利益就去爭斗抗衡,如同蠻氏和觸氏兩國為了爭奪地盤而發動戰爭、決出生死。我在山中隱居輕易就收獲了最珍貴的東西,卻沒有人來和我爭搶。
一毫頭許:形容極其微小的事物。
爭衡:爭斗、抗衡。
蠻觸:出自《莊子·則陽》,蠻氏和觸氏兩個小國,為爭地盤而戰。
等閑:輕易、隨便。
至寶:最珍貴的東西,這里可能指隱居生活的閑適、自由等精神層面的東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塵世的紛爭,對世俗的名利爭斗感到厭倦,從而選擇隱居山中,在這種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世人對微小利益的盲目爭奪,突出了詩人隱居生活的淡泊寧靜。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和用典,以淺顯的語言表達深刻的哲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壓鬢清霜冷玉簪,關山殘雪寄孤吟。
千秋白傅青衫淚,一片樊南錦瑟心。
鶴病未須醫俗藥,梅開那用辟寒金。
扁舟一葉尋知己,同話雙梧落月陰。
富貴功名堪擘畫,最難擘畫子孫賢。
屋角天黑雞未嚎,行人催起如追逃。
撼窗裂瓦風怒號,開門亂雪飛銀濤。
布衾藉草臥方牢,但聽耳邊聲嚌嘈。
笑謂行人毋乃勞,何為不待東方高。
風厲霜嚴了不知,晚來幽獨更多姿。綸巾細漉柴桑酒,坐對疏籬卻始宜。
窮秋籬落日蕭蕭,淺笑臨風畫亦勞。徹骨清寒香未了,落英猶更入離騷。
水邊煙外見橫枝,
畫里尋思記舊詩。
祇道老來風味減,
鐵心還自有愁時。
紫苔深,薇帳掩。獨自支琴,剩得相思顩。
此日文園真命短。愁殺東風,總道無人管。
念東床,和夢遠。猶喜青衣,見我曾心愞。
莫說相如消渴淺。玉露金莖,人在鸞幃畔。
少嗜壯彌篤,神洽跡益放。偃蹇丘壑間,疇能乖所尚。
凌晨詣絕境,初陽麗遙嶂。微蹤溯險夷,層嶠歷幽曠。
棧危后已夐,林折前若障。飛梁綿絕蹊,崩石炫譎狀。
榮巔赪霞鮮,奔澗素泉壯。俯覷猿引臂,側聆禽展吭。
凝神周廣漠,窮睇隘溟漲。域靈恣探索,趣異困紛餉。
遺物悟有獲,賞心希不讓。回念征途人,達生眜獨往。
碧天高云漢,小王階涼宮。
月曉宮中美人夜,無事相約穿針斗。
新巧殿閣何崔嵬,仿佛驪山道冷君。
畫手落筆奇,思將遺事圖天寶。
黃姑織女遙相望,金盤瓜果陳兩廂。
團團香露濕香襪,持針不語思君王。
三郎卻在長生殿,鈿合金釵證宿愿。
夜闌獨憑玉環肩,縱有針神君不見。
每從海上望高嵩,十載無由訴別衷。
俠氣干云敦舊雨,賢聲貫耳播春風。
星因德聚同時出,樓比名高百尺雄。
翹首淵源深景仰,賞心何但企絲桐。
高臺聊賦別,諸子更相從。
水落潮痕出,云開樹影重。
漁歌回曲浦,僧磬度雙峰。
慣識江湖意,無論去住蹤。
離亂家何在,憂時病轉親。
一身泊異縣,八口寄同人。
支夜惟高枕,聞鐘亦愴神。
嚴城明月里,獨對野塘春。
老人須老伴,舊事可重論。
今古不同調,后生難與言。
破窗風雪夜蕭森,遠道書來百感深。湖海無家多逐客,文章亡國有哀音。殘山剩水遺民淚,倒日揮天壯士心。舊史不堪回首讀,中原霸業久消沉。
落拓窮途百劫馀,諒江風雨近何如。四方奔走張元節,一卷滄桑龔圣予。戰史陳黎馀血淚,功名阮鄭半邱墟。死灰總有飛燃日,盼斷天南報捷書。
霧透龜紗月映欄。麥秋天氣怯衣單。楝花風軟曉來寒。
懶起麝煤重換火,暖香濃處斂眉山。眼波橫浸綠云鬟。
塵中辯主眼分明,
特地尋方更點睛。
堪笑耆婆雖暝眩,
至今南北絕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