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進士下第歸南海
數片紅霞映夕陽,攬君衣袂更移觴。
行人莫嘆碧云晚,應無惆悵滄波遠,十二玉樓非我鄉。
數片紅霞映夕陽,攬君衣袂更移觴。
行人莫嘆碧云晚,應無惆悵滄波遠,十二玉樓非我鄉。
幾片紅霞映照在夕陽下,我拉著你的衣袖再次舉杯。遠行的人不要感嘆天色已晚,不必為滄海遙遠而惆悵,那華麗的宮殿并非我的歸宿。
攬:拉著。衣袂:衣袖。移觴:舉杯。
行人:指下第歸南海的進士。碧云晚:天色已晚。
滄波:滄海的波濤,這里指大海。
十二玉樓: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地方,這里指朝廷、京城。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科舉考試競爭激烈,很多學子落第。詩人在友人下第歸南海時寫下此詩,既是送別,也是對友人的安慰,同時也可能融入了自己對人生和仕途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安慰落第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豁達,不局限于一般送別詩的哀傷。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懷和勸慰的藝術。
英英石榴花,不火而自晰。凡今之人兮,誰不附炎熱。百鬼瞰高明,丹朱易傾跌。英英石榴花,不朱而自赤。凡今之人兮,誰不悅媚色。脂水漲渭流,妍姿竟傾國。
曳尾爭蠻兩并迷,悠悠物論竟誰齊,巡天烏兔自東西。人意紛繁風里水,世情幻變古來棋,我持一子久猶疑。
柳煙梅雪隱青樓,殘日黃鸝語未休。見說自能裁耙腹,不知誰更著帩頭。
海風吹涼薄璇宇,桂壓鉤欄秋作主。銀灣凝月澹游溶,云彩粼粼鶱鳳羽。玉帳懸沙塞夢寒,沙淚啼秋山迸泉。哀蛬不解論心素,金字空侯挑夜弦。大漠沙如云,去京三萬里。弦聲隔秦城,無路入君耳。七星西橫露漫漫,金刀剪衣丁夜眠。他日賜金高似屋,嫖姚應是□嬋媛。
近曉殘更挽不留,窺檐起看月西流。空庭草樹俱無語,只有寒螀解說愁。
江知我欲去,寄情為我徵。風知舟欲速,噫氣為舟憑。不以風搏江,誰與江力輘。不以舟御風,安極舟任勝。江風不肯降,舟故勇為承。中有游泛客,一葉恣奔崩。云天合空碧,危濤欲上憑。千山紛如蹶,銀屋蔽疊層。勢吞小姑入,馬當不敢應。隱躍長鯨舞,呼吸百川騰。舟人俱造次,奚奴顛沛仍。雅宜謝公量,嘯歌不改恒。猶作蘇子字,舍筆別無能。情居夷險外,波沸心自澄。萬里丈夫浪,一楫巨川乘。天之示我者,怒流為益增。眷彼扶搖翮,九萬正翻淩。胡甘耳目陋,不及鯤與鵬。去去南溟近,渤海待余興。追軼臨嶠作,四友未許矜。
東風披拂滿林塘,腳債東山也未償。捫虱不禁春意動,日華初吐木犀香。
月子纖纖青海頭,使君昨夜過揚州。城中高結瓊花樣,去聽吹簫何處樓。二月江城未見花,笛聲哀怨起誰家?曲中大半傷離別,馬上無人寫琵琶。
夢游帝里送殘秋,重九真為帝里游。十月初頭方賜對,癡兒枉卻一生愁。
白云親舍楚江頭,安得天河著地流。惟有月明相識舊,夜來相伴倚門愁。
黃岡有雪堂,西湖有雪齋。勝選不在雪,其人賢且佳。蘇公天下士,與世寡所諧。愛此林下趣,品題自吾儕。風流吾家述,好古獨興懷。南游得成印,況與秦文偕。神交契冥漠,尚友遺形骸。積雪遍大野,流水鳴空階。湛妙信可樂,勿愧食無鮭。
簪纓列坐總文儒,綠蟻浮香瀉玉壺。爐裊蘭薰橫鵲尾,簾垂燈影見蝦須。賡酬但覺詩情好,笑語渾忘禮法拘。醉里不知春漏促,梅花殘月轉城隅。
青山凝立似思量,暮色橫河正郁蒼。小艇不知歸與住,徘徊洄漾水中央。
身與瑤姬并得仙,蘭枝同秀玉同堅。車輪幾從三山駕,鞶帨曾分八繭綿。沁水林園今孰盛,晉卿文采世爭傳。小春明日長生燕,遙聽鸞簫又隔年。
米蘭捧斧早消沉,又見希魔死柏林。落盡櫻花春去矣,殿前一會只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