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兒 苦雨
昏昏昏曉忘春曙。幾尺幽窗,半掩蒼苔,一抹青山,平鋪飛絮。似酒醒乍扶頭,鐙灺難留炷。沈沈天海濛濛,早把韶光,暗里消去。
拚與。白鳥蕩銀波,清猿隱高樹。芭蕉幾葉,莫有綠肥,輕寒依然勒住。想流水小橋東,密筱濃陰處。應有怨老鶯聲,細把閒愁訴。
昏昏昏曉忘春曙。幾尺幽窗,半掩蒼苔,一抹青山,平鋪飛絮。似酒醒乍扶頭,鐙灺難留炷。沈沈天海濛濛,早把韶光,暗里消去。
拚與。白鳥蕩銀波,清猿隱高樹。芭蕉幾葉,莫有綠肥,輕寒依然勒住。想流水小橋東,密筱濃陰處。應有怨老鶯聲,細把閒愁訴。
從早到晚昏昏沉沉,忘了春天的曙光。小小的幽窗半掩著,窗外蒼苔蔓延,遠處青山如黛,天空飄著飛絮。好似醉酒初醒,頭暈目眩,燈燭將熄難以再燃。海天一片陰沉迷茫,早已把美好的春光暗暗消磨。我甘愿與白鳥在銀波上飄蕩,聽清猿在高樹間啼鳴。芭蕉才長出幾片葉子,還未綠得濃郁,輕寒依舊籠罩著。想著流水小橋的東邊,密密的竹子濃陰遮蔽處,應該有老鶯在哀怨啼鳴,細細訴說著閑愁。
昏昏昏曉:從早到晚都昏沉。
乍扶頭:剛酒醒頭暈的樣子。
鐙灺(dēng xiè):燈燭將熄。
沈沈:同“沉沉”,深沉的樣子。
韶光:美好的春光。
拚(pàn):甘愿。
筱(xiǎo):小竹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一個春雨綿綿的時節,詞人看到春光被雨消磨,觸景生情,從而寫下此詞以抒發內心的感慨和愁緒。
這首詞主旨是借苦雨之景抒發春光易逝、閑愁難消的情感。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藝術表現力。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欲語 一作:未語)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我今止酒蠲酒逋,我今寄慨黃公壚。劇疾更生慶此日,還從諸子狂謳呼。
伊誰持節浮西海,開諭威信今相如。壯夫之志在萬里,快哉餞飲頻催酤。
博望定遠何足數,敦槃旁取弓彤盧。一帆直度師子國,炎蒸紅海鶱陽烏。
俄頃冰霜齒牙繞,長筵左右侏??徒。閒操修史如椽筆,翩翩書記騰七蘇。
默覘彼國情勢頗,要有囊括四海圖。縱橫術嗤蘇、張粗,歐、亞將使通風衢。
三島神仙云中下,盡化瞿瞿而狙狙。圣人能慮不能至,茲乃履坦無踟躇。
昔吾遠游徒自放,敷張偉議惟君須。觸念遂逾亞丁島,袖中詎止錢塘湖。
勸君勤讀旁行書,勝斬郅支及溫禺。昆崙金玉幸勿羨,計臣之計終疑疏。
一亭新構聳崔嵬,水墨屏圖四面開。洞口白云無鎖鑰,州人尋勝任頻來。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傳 一作:鳴)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綠護屏前云似錦,玉臺山下草如茵。晚來一曲清平調,吹落人間富貴春。
不著畫羅金縷衣,尋常打扮最相宜。 春風燕子樓前過,飄落梨花雪一枝。
巫峽秋深景最幽,山嵐潑翠淡煙浮。 看來不復成云雨,空鎖襄王舊日愁。
瑤臺夜滴金莖露,水殿涼生玉枕風。 臥看星河歸閣晚,月斜疏影轉梧桐。
急景易如流水去,浮名終與白云空。 何如幾曲秋溪上,醉泛一舟雨中。
一室蕭然數卷書,三年冷掾出無驢。 每因芳草憂鵜鴃,苦詠場苗羨白駒。 俗吏何嘗知大體,清朝方急用真儒。 燕臺此去流聲實,見說諸公誦子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