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九首 其二
經來蔥嶺絕域,
書出汲縣古冢。
饒君一目十行,
如彼千瘡百孔。
經來蔥嶺絕域,
書出汲縣古冢。
饒君一目十行,
如彼千瘡百孔。
經書來自蔥嶺那樣的極遠之地,書籍出自汲縣的古代墳墓。就算你能一目十行地快速閱讀,面對它們也會覺得如同千瘡百孔般難以把握。
蔥嶺:古代對帕米爾高原和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脈西部諸山的統稱,這里指極遠之地。
絕域:極遠的地方。
汲縣古冢:汲縣,今河南衛輝市。晉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書數十車,皆蝌蚪字,稱為汲冢書。
饒君:就算你。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接觸到古老的文化典籍,感受到其來源的久遠和內容的深奧后有感而發。當時可能文化研究氛圍濃厚,人們對古代典籍十分關注。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古老文化的深邃與難以探究。其特點是用典恰當,對比鮮明。雖未在文學史上有廣泛影響力,但能反映出當時文人對古老文化的思考。
八十先朝侍從臣,龍眠書畫總無倫。人間文獻惟高士,天上神仙似美人。玉璽未沉東海月,芝華長映霸陵春。賢郎不墜風流緒,相見江東愛葛巾。
人意各有適,自得貴不違。潛虬本淵媚,冥鴻入云飛。自是愛芳草,非關薄紫薇。南塘山水清,可以筑釣磯。曠野一登樓,青村四作圍。出郊甘離索,高齋保玄虛。日夜起棹歌,處處見樵漁。野老多農語,東鄰聞讀書。避地翻近人,臨潭非羨魚。當知陶晏意,奚必廛市居。
庵靄靈岳,開景神封。綿界盤趾,中天舉峰。孤樓側挺,層岫回重。風云秀體,卉木媚容。
鵬飛逼塞滿空虛,蚊睫安巢卻有馀。臘月火燒三界盡,從來灰里撥真如。
細馬斜陽,禁得游塵滿路。更回首、當年情緒。離杯別宴,悵酒衫曾污。心暗祝、桃花共人且住。兩地長分,一時俊聚。重忍弄、十三弦柱。深深院落,正晴簾卷處。千萬恨、不放流鶯歸去。
城市塵氛亦厭無,碧云深樹草堂孤。虛檐白月真堪看,臨屋青山不用呼。午夜星辰瞻北極,深春桃李散南都。閑窗倘有尋歸思,敢獻吳江一箸鱸。
云鏤殘陽一線金,西風吹雨破層陰。歸鴉怪得紅翻背,返照依依在遠林。市橋落日與波平,返照前灣別舸明。不覺城頭來溟色,回看天際暮煙生。
饤坐只供兒女愛,蒸來堪與俗人言。故應世上逃名者,火棗同功赴一原。
于穆袁公,績德耆年。德績之徵,徵德于天。袁公徵德,是身一廛。袁公一廛,皓鬢周還。維是一廛,袁公是便。乃強袁公,踧踖日邊,華發實研。上林鸛鸞,瀛沿朝煙。沖彼朝煙,輿徒是聯。輿徒是聯,沖上林煙。聽上林歌,歌卷阿篇。圣人載歌,被是五弦。
何年辭建禮,天地老黃冠。書著藏名岳,家貧服大丹。西湖雙桂棹,東海一漁竿。回首長安日,浮云夢里看。
多情不忍看離群,況復雙清共拂云。薊北江南六千里,白頭兄弟兩鄉分。
本來百蟲身,墮入諸花趣。有情與無情,常愛中園住。
翔龍曜金景,靈旗逗珠樹。廓落兆里遙,和飔藹然度。有待不即來,無待來何遽。無待有待間,或來仍或去。強作無待觀,內深有待趣。聚幻如聚真,真往幻常住。翹盼玉清闕,太上不我顧。回首方寸鄉,靈真不我駐。是以無待門,長繇夸者誤。
淮南梅柳想春還,怯見西州歲暮寒。惟有看山心未厭,晴明終日在闌干。小園寒盡雪成泥,堂角方池水接溪。夢覺隔窗殘月盡,五更春鳥滿山啼。無客門闌盡日扃,兩行喬木擁寒廳。吏胥借問官何在,流水聲中看竹行。漫與東風作主人,栽培花草伴閒身。不辭伐竹成高架,收拾薔薇一片春。臥聽堂南布谷鳴,隴頭細麥已青盈。殷勤謝汝催春種,我為無田豈懶耕。翠竹留人不忍還,暖泉春漲已潺潺。寄言山鳥休歸去,與爾同來樂此間。洛川春色幾時歸,漾漾清流照翠微。日暖雪消沙岸軟,鴛鴦相對不驚飛。風吹春日下南山,尚有輕冰結暮灘。何事鴛鴦故相守,清溪不怕夜棲寒。不掃竹根藏筍茁,旋培殘雪擁蘭芽。為君更接櫻桃樹,付與春風換卻花。清明山色到前檐,汩汩溪流聚小潭。一榻竹窗晴晝睡,依依春夢入江南。
東風動南枝,冉冉殘霞墜。不是競新妝,美人今夜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