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寺
曲折循幽徑,中峰信可觀。
澗阿紆以曠,松石邃而寒。
禪定花香異,機忘鳥語歡。
如何窺道意,夕照有遺丹。
曲折循幽徑,中峰信可觀。
澗阿紆以曠,松石邃而寒。
禪定花香異,機忘鳥語歡。
如何窺道意,夕照有遺丹。
沿著曲折的小路探尋幽靜之處,來到中峰確實值得觀賞。山澗曲折而又開闊,松樹和石頭深邃而帶著寒意。僧人禪定時花香都與眾不同,忘卻機心后鳥兒的叫聲也格外歡快。怎樣才能領悟大道的深意呢?看那夕陽西下還留下一抹殘紅。
循:沿著。
信:確實,的確。
澗阿:山澗。紆(yū):曲折。曠:開闊。
邃(suì):深邃。
禪定:佛教修行方法,指通過靜坐等方式使心專注。
機忘:忘卻機心,指消除世俗的算計和雜念。
窺:窺探,領悟。
遺丹:指夕陽留下的紅色余暉。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觀音山寺時,被山寺的清幽環境和禪意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佛道的感悟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描寫觀音山寺的景色和禪境,表達對佛道的探尋。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佛教文化的關注和感悟。
驅車欲何適,駕言歸故鄉。朋游具觴豆,餞送臨周行。憶昨佐花縣,志氣殊非常。琴堂席未暖,行役嗟靡遑。京華歷寒暑,鬢發皓已蒼。布衣與蔬食,澹泊常自將。只今七十馀,謝事何匆忙。為感圣恩厚,悲歌激中腸。徘徊不能別,念此故意長。山川邈迢遞,大江浩洋洋。去途日已遠,馳景曜征裳。愧無千金贈,為子增慨慷。歸哉慎自保,南北永相望。
羽書傳上國,牙帳擁諸侯。別峒分戎馬,前鋒失火牛。果誰知要害,漫爾歷春秋。只道書生策,能分主上憂。
湖水盈盈,塔影亭亭。倩誰招、蘇小精靈。煙迷黛淺,柳幻眉青。看梨云淡,桃云簇,嶺云橫。千秋悵望,一晌銷凝。對孤山、忍憶三生。歌殘欲睡,醉了還醒。剩鳥空啼,花空發,眼空明。
南行萬里敢辭遙,過盡江西獨木橋。已見薌林真面目,依然華發兩蕭蕭。
愧君虛號謫仙人,一點仙源覓未真。可為出山呼小草,山中久自有風塵。
漫道年華近甲周,夕陽原不礙風流。妻披東漢談梁孟,子學西文講美歐。謫宦敢尤應磨蠍,浮名直擬淡盟鷗。靈堂心跡清閨福,兒女英雄愿算酬。
三月梅仍發,聊爭爛漫紅。無能待霜暮,強起受春風。色恐群英妒,枝憐幾日同。吾寧載尊酒,寂寞灞橋東。
算當年紫府,乘興霓車,世間游戲。符節功名,謾略兒小試。自掛衣冠,旋栽松菊,占水云佳致。九人年高,重重恩渥,絲綸光賁。十里西湖,九霞仙釀,舉勸吾翁,誕辰一醉。竇氏陰功,籌彭篯久視。嘯傲壺中,燕超塵外,此樂誰能繼。庭砌年年,斑斕□濟,朱顏見喜。
朝弄書篇夕畫圖,聰明不獨識之無。女中博士吾真望,不比尋常掌上珠。
晚上危亭與客同,話頭只是說山中。老來百念消磨盡,只有歸心羨暮鴻。
信腳隨藤杖,穿林復過橋。聊休讀書眼,小縱坐禪腰。老木成陰遍,枯泉赴汲遙。龍孫吾手種,先我到云霄。尊酒誰相勸,詩篇子可酬。臨流驚老大,倚杖笑窮愁。雨足鳩初歇,風狂蝶未休。化工專一氣,俛首聽沉浮。可人子陳子,乃祖定元龍。一寸悠悠梗,千章落落松。暗投初未擇,狂吠竟誰容。堅壘自銜璧,饑師不足攻。
已許老來暇,忙忙六十三。知從今日去,復作幾年憨。薄劣唯堪隱,愚狂不自諳。曉看春又盡,竹影入澄潭。
三十年前夢里過,重將白發對青蛾。只應酒量詩情在,消得筵前一曲歌。
艷色前后發,緩楫去來遲。看妝礙荷影,洗手畏菱滋。摘除蓮上葉,拖出藉中絲。湖里人無限,何日滿船時。
少年采藥去何之,白日人間無見期。窗外碧桃零落盡,春來依舊怨黃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