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直閣黎瑤石致政南還 其二
漢家東閣籍才賢,廿載丹霄雨露偏。
倏爾蓬瀛生羽翼,翛然勾漏覓神仙。
山中暇日輸浮白,花下清齋閉草玄。
知爾著書成世業,出關仍否向人傳。
漢家東閣籍才賢,廿載丹霄雨露偏。
倏爾蓬瀛生羽翼,翛然勾漏覓神仙。
山中暇日輸浮白,花下清齋閉草玄。
知爾著書成世業,出關仍否向人傳。
漢朝東閣曾記錄才德兼備之人,你二十年來在朝廷深受皇恩。忽然間如在蓬萊瀛洲生出羽翼,瀟灑地像葛洪去勾漏尋覓神仙。山中閑暇時光不如盡情飲酒,花下清凈齋房閉門著書。知道你著書會成就傳世之業,離開官場后是否還會向人傳授呢?
漢家東閣:漢時公孫弘開東閣招納賢才,后泛指招賢之所。
廿載:二十年。
丹霄:指朝廷。
雨露:比喻皇恩。
蓬瀛:蓬萊和瀛洲,傳說中的仙山。
翛然: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
勾漏:指勾漏山,晉代葛洪曾求為勾漏令,欲于此煉丹。
浮白:指飲酒。
草玄:指揚雄閉門著《太玄》。
推測此詩創作于友人黎瑤石辭官南歸之際。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官場人事變動。詩人目睹友人結束二十載官場生涯,瀟灑歸隱,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黎瑤石致政南歸。突出特點是用典精妙,生動展現友人經歷與心境轉變。在文學上體現了送別詩借景抒情、用典表意的傳統特色。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里。好味止園葵,大歡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營衛止不理。徒知止不樂,未信止利己。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從此一止去,將止扶桑涘。清顏止宿容,奚止千萬祀。
野館涼飔可辟炎,青燈猶喜故人兼。階前綠草全欺鬢,鏡里繁霜欲糝髯。愁緒每尋歡伯遣,癡心頻向夢魔占。勞勞門外饒車馬,可道潛夫老更潛。
三井馀波勢靡停,平鋪千丈落崢嶸。秋陽五彩隨流照,縱有良工畫不成。
對青山。畫青山。不放犀毫一日閑。怡情泉石間。彈陽關。唱陽關。一曲天風響佩環。所思人未還。
居士門高幾萬尋,曾聆一語警肓瘖。誰知千里同風事,歷歷分明在目今。
退士自應客少,幽居不厭椽低。未說盤堆玉膾,且看臼搗金齏。醉面貪承夕露,釣竿喜近秋風。借問孤舟何處,深入芙蕖浦中。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數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我是百年遺老,掃空一夢浮名。未到終南二華,且入天臺四明。
高節本為青女伴,牽牛弗悟配龍孫??兹谔煜聼o雙士,并坐尊前對虎賁。
何人移化工,亭亭寫修竹。高岸展阨塞,?流帶滫洑。節撼首陽山,風吟淇水隩。冰霜歲寒深,雨露湘江逐。朝陽儀鳳毛,笙鏞滿山谷。
冰置白玉壺,始見清皎潔。珠穿殷紅縷,始見明洞徹。鏌铘無人淬,兩刃幽壤鐵。秦鏡無人拭,一片埋霧月。驥局環堵中,骨附筋入節。虬蟠尺澤內,魚貫蛙同穴。艅艎無巨海,浮浮矜瀎潏。棟梁無廣廈,顛倒臥霜雪。大鵬無長空,舉翮受羈紲。豫樟無厚地,危柢真卼臲。圭璧無卞和,甘與頑石列。舜禹無陶堯,名隨腐草滅。神功伏神物,神物神乃別。神人不世出,所以神功絕。神物豈徒然,用之乃施設。禹功九州理,舜德天下悅。璧充傳國璽,圭用祈太折。千尋豫樟干,九萬大鵬歇。棟梁庇生民,艅艎濟來哲。虬騰旱天雨,驥騁流電掣。鏡懸奸膽露,劍拂妖蛇裂。珠生照乘光,冰瑩環坐熱。此物比在泥,斯言為誰發。于今盡凡耳,不為君不說。
屈指粵東名叢,曲江南?,幧健K刮奈磫式袢?,后死誰人可班?
夜久織未休,戛戛鳴寒機。機中一匹練,終作阿誰衣。
平生所交友,豈曰不數人。但恐莫我知,可疏不可親。人如李仲元,人如鄭子真。相望無百里,猶得奉清塵。
多情錢水部,別后有哀吟。萬里秋風興,孤舟日暮心。白沙宮舍迥,滄海故園深。悵望佳期隔,殷勤數寄音。
鵑血層層染瓣,猩紅點點凝芽。窺香蛺蝶錯疑花。繞遍曲闌欲下。曉起最憐著露,晚來尤愛籠霞。挽將春色到山家。不怕西風吹謝。
策馬出郊坰,停鞭息小亭。高樓浮大白,遠岫挹遙青。此日宴游地,當年講武廳。燕塘年試炮,隨例役旗丁。城東十里路,城北五層樓。野色一翻變,山光四顧收。柳營新鬼哭,花冢女兒愁。日落西山下,青燐滿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