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六首 其三
日上小窗東,禽鳴高樹中。
樂哉容膝地,著此曲肱翁。
香迮常遲散,兒來亦旋通。
所慚貪坐睡,鉛槧少新功。
日上小窗東,禽鳴高樹中。
樂哉容膝地,著此曲肱翁。
香迮常遲散,兒來亦旋通。
所慚貪坐睡,鉛槧少新功。
太陽升上小窗的東邊,鳥兒在高高的樹上啼鳴。這僅能容納雙膝的小地方真讓人快樂啊,住著我這個彎著胳膊當枕頭的老頭。香氣濃郁久久才消散,孩子來了事情也很快能解決。慚愧的是我貪圖坐著打瞌睡,在寫作上沒什么新的成果。
容膝地:形容地方狹小,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審容膝之易安”。
曲肱翁:曲肱,彎著胳膊當枕頭,出自《論語》“曲肱而枕之”,這里指作者自己。
迮(zé):狹窄,這里形容香氣濃郁。
鉛槧(qiàn):古代書寫工具,鉛指鉛粉筆,槧指木板,這里代指寫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作者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可能是晚年時期,生活安定,有較多閑暇時間,但也因自己無所作為而產生一些反思。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作者的生活狀態與內心感受。其特點是生活氣息濃厚,以日常小事入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真實的情感表達。
秋風新飯香,蔬亦美可茹。寧知世有人,萬錢無下箸。
故山不可到,飛夢隔五嶺。真游有黃庭,閉目寓兩景。室空無可照,火滅膏自冷。披衣起視夜,海闊河漢永。西窗半明月,散亂梧楸影。良辰不可系,逝水無留騁。我苗期后枯,持此一念靜。
座中怪石森森,石交太息人何處。嘉蔬入饌,名花登幾,低徊前度。老去參禪,狂來按曲,此情誰訴。恁清尊無恙,唱妍酬麗,輕拋了,云萍譜。曾展湛淵靜語。信迢迢、風流天付。少游已矣,百身何贖,一般悽楚。鄴架通書,顧廚品畫,而今終古。剩千秋悵望,琴沈笛咽,過杭州路。
遲遲兮去魯,居是邦兮,爰念父與母。臨沂泗兮未濟,望龜山兮有渰其雨。津則有舟兮車則在道,先生軌轍兮孰履其武。道之不行兮命矣夫,周旋天下。
絕頂參差千嶂列,不知空水相浮。下臨湖海見三州。落霞橫暮景,為客小遲留。卷盡微云天更闊,此行不負清秋。忽驚河漢近人流。青霄元有路,一笑倚瓊樓。
溪靈覓罅吹灘聲,削木刺波舟逆行。問津候館得豐樂,回首洞天無玉清。愁看迮纜疊石子,快是隔篷眠水晶。兒曹燈間動喜色,甑有滑白長腰粳。
王事勤勞得少休,全家喜復入汀洲。懶于榮路占淹速,尚有浮生任去留。名譽未須驚谷口,功名終亦困壺頭。歸棲擬種千竿竹,便與題為瀟灑侯。
溪上青山城上樓,相思云樹意悠悠。西風雁叫江湖遠,明月蘆花千里秋。
腐儒階亂亦堪傷,故老猶傳古戰場。怨血已銷朝代遠,平岡春草似人長。
浮云無定,任春風萬點,吹上寒枝。砌外瓏璁,暗香夜透簾幃。閒情最宜酒伴,勝黃昏、冷月清溪。風流謝傅,夢到華胥,長是相隨。似凝愁、不語誰知。芳思亂微酸,已帶離離。傳語花神,任教橫竹三吹。枝頭要看如豆,趁和羹、百卉開時。十分金蕊,先與東君,一笑相期。
詩壇李杜后,黃子擅奇勛。平生執羈靮,開府與參軍。舉詩秉筆徒,吟哦謾云云。安知握奇律,一字有風云。
斷云微日半陰晴,何處高梧有鳳鳴?星漢浮槎先入夢,海天波浪不須驚。魯郊已自非常典,膰肉寧為脫冕行。試向滄浪歌一曲,未云不是《九韶》聲。
書來滄海上,喜色耀門闌。天闕珠呈樹,階庭玉照蘭。紗廚回霽色,繡褓怯春寒。冉冉凌云翮,無憂暮景闌。
十載重來思惘然,勝游邂逅一開顏。高林有色煙云凈,曲徑無香草樹閒。漫遣金樽催白日,絕憐紅粉涴青山。南朝舊跡今誰記,腸斷風流不可攀。
方寸地,七十四年春。世事幾浮云。躬行齋內蒲團穩,耆英社里酒杯頻。日追游,時嘯詠,任天真。喜女嫁男婚今已畢。便束帛安車那肯出。無一事,掛閑身。西湖鷗鷺長為侶,北山猿鶴莫移文。愿年年,湯餅會,樂情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