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太守李侍郎和郡博士包丈芍藥韻二首 其二
艷草妖花理易殘,
無勞太息撫雕欄。
終年費盡壅培力,
能共樽前幾日看。
艷草妖花理易殘,
無勞太息撫雕欄。
終年費盡壅培力,
能共樽前幾日看。
艷麗妖冶的花草按理很容易凋謝,不必嘆息著撫摸雕花欄桿。一年到頭費盡了施肥培育的力氣,它們又能在酒杯前供人觀賞幾日呢。
艷草妖花:指艷麗嬌美的花草,這里可能指芍藥。
太息:嘆息。
雕欄:雕花的欄桿。
壅培:指施肥培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和太守李侍郎以及郡博士包丈關于芍藥的唱和之作。當時可能是在觀賞芍藥花的場景下,詩人有感于花草的易謝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美好事物的短暫。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花草為載體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
放翁真個是村翁,釣渭耕莘事不同。
蹴蹋煙云兩芒??,憑陵風雪一篷籠。
屢經駭浪身終免,遍閱浮漚壽未窮。
幸有春衣堪換酒,道邊醉臥示神通。
牧羊知治民,解牛得養生。
一理儻造微,何事不可明。
我老抱病久,頗窺古人情。
唐堯授四時,帝道所以成。
周家七百年,王業本農耕。
造端無甚奇,至今稱太平。
人生正如此,默默要無營。
心君但高拱,萬物安能攖。
發白未及童,齒揺未及脫。
正如一席飲,燒燭將見跋。
谿山環草舍,霜露侵布褐。
文章雖自力,亦已強弩末。
寜將垂老耳,更受世事聒。
匡廬入我夢,行已寄瓶缽。
湖上千峰翠作圍,正應佳處著漁扉。
迂疏自計難謀食,老病誰令未拂衣。
萬里滄波鷗乍沒,千年華表鶴重歸。
一盂粟飯吾何恨,自古高人有采薇。
苫茅架竹亦吾廬,病起幽懷得小攄。
愛酒已捐身外事,閉門猶讀死前書。
鄰家人喜添新犢,小市奴歸得早蔬。
但使身安歲中熟,敢辭老境落樵漁。
少陵今雨無客至,寂寞衡門晝常閉。
孝先酣枕夢周公,弟子雖嘲可無愧。
世上紛紛榮辱多,不如睡中差省事。
小兒忽報煎茶熟,起擁寒爐究余味。
平生萬事付之天,百折猶能氣浩然。
試問軟塵金絡馬,何如柔櫓月侵船。
英雄到底是癡絕,富貴但能妨醉眠。
三百里湖隨意住,人間真有地行仙。
雪云寒不動,林鳥噤無聲。
病起衰何劇,囊空醉不成。
中原亂方作,弱虜運將平。
臺省多賢俊,常談愧老生。
少慕功名頗自奇,一生蹭蹬鬢成絲。
市樓酒美貧何預,斗柄春回老不知。
黑幟游魂應有數,白衣效命永無期。
魚梁東畔牛欄北,舉世誰能識此悲。
萬壑爭流地,身閑得縱觀。
未能容蟹舍,聊得寄漁竿。
遠浦樵風急,空山窆石寒。
踟躕不知晚,磔磔有歸翰。
我思杜陵叟,處處有遺蹤。
錦里瞻祠柏,綿州吊海棕。
蹉跎悲櫪驥,感會失云龍。
生世后斯士,吾將安所從。
暮年心事與誰同,到處飄然一病翁。
斷夢凄涼燈影里,殘詩零落雨聲中。
莫驚顏鬢渾非昨,略數朋儕已半空。
祠祿上還猶負愧,何功班綴冠仙蓬。
萬化紛紛本一機,不為腐骨欲安歸。
彭殤共盡孰修短,堯桀兩忘無是非。
濡首極知當痛飲,剪翎那復許群飛。
江郊未解春寒惡,高柳吹花又滿衣。
秦皇酒甕邊,古有釣魚磯。
我來必竟日,時挈雙鯉歸。
白鷺真可人,常先孤棹飛。
高詠江練句,令人憶玄暉。
間何闊,逢諸葛,畏人常憂不得活。
事不諧,問文開,不蹋權門更可哀。
即今白發如霜草,一飽茫然身已老。
惟有躬耕差可為,賣劍買牛悔不早。
年豐米賤身獨饑,今朝得米無薪炊。
地上去天八萬里,空自呼天天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