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劉思肯畫史為余寫小像雖不盡肖聊為題之
把鏡相看認不來。問人云此是姜齋。
龜于朽后隨人卜,夢未圓時莫浪猜。
誰筆仗,此形骸。閒愁輸汝兩眉開。
鉛華未落君還在,我自從天乞活埋。
把鏡相看認不來。問人云此是姜齋。
龜于朽后隨人卜,夢未圓時莫浪猜。
誰筆仗,此形骸。閒愁輸汝兩眉開。
鉛華未落君還在,我自從天乞活埋。
對著鏡子看自己都認不出來了,問別人,別人說這就是姜齋(作者自號)。烏龜死后被人用來占卜,夢想未實現時不要胡亂猜測。是誰用畫筆勾勒出這副形???你這畫像倒比我少了許多閑愁,雙眉舒展。脂粉未脫你還好好地在這兒,而我卻向天祈求將自己活埋。
劉思肯:畫史,即畫師。
小像:畫像。
姜齋:作者王夫之的別號。
龜于朽后隨人卜:古人用龜甲占卜,這里指自己像死后的龜甲任人擺布。
浪猜:胡亂猜測。
筆仗:指畫筆。
鉛華:本指婦女化妝用的脂粉,這里指畫像的色彩。
此詞創作于明清易代之后,王夫之作為明朝遺民,心懷亡國之痛和復國理想卻無法實現。劉思肯為他畫了畫像,雖不太像,但他借此詞抒發自己內心的苦悶和對人生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其突出特點是情感深沉,通過對比和象征等手法將內心復雜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遺民詞的特點,反映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境。
泮水傳經老,蓬山佐著才。
宦游思引去,祿飬可歸來。
要路眼誰白,浮云心自灰。
少年馬何駛,君馬獨虺隤。
柴門盡日扃,緣是少將迎。
但得常無事,何須更入城。
病同愁鶴瘦,吟伴月蛩清。
我自于時左,非干避姓名。
畫師老包氣如虹,解衣醉倒塵泥中。
急呼生綃臥展轉,筆追造化分奇功。
須臾奮袂於菟出,絕壑陰崖嘯風月。
懸著高堂煙霧深,觀者膽寒俱辟易。
誰為彪子與虥孫,宛陵后葉諸仍昆。
顧視雄姿亦遒緊,小犢繭栗何勞吞。
通玄論成馱貝葉,大空小穴隨老衲。
何暇與汝同條生,玄豹豐狐要彈壓。
江湖白鳥傳自古,蟄蟄孫寧亦如許。
聚雷豈解殷晴空,媒孽耳根良自苦。
野人睡美不聞鐘,草木苯尊森蟠胸。
唼膚攻喙漫不省,躍躍自喜安足雄。
若人才高樂譏評,滑稽能發古人興。
勾引西風鏖細蟲,小丑何勞霍去病。
籍甚洪崖孫,高寒欲無敵。徐郎聘君后,挺挺百夫特。
堂堂無雙公,戶外滿屨跡?;⒈垩理殻瑑娏鞲时僖?。
徐詩到平澹,反自窮艱極。周鼎無款識,賞音略岑寂。
陰何不支梧,少陵頗前席。洪語自奇崄,余子傷剽賊。
大似樊紹述,文字各識職。二子辨饤饾,鄙夫與下客。
粢食薦铏羮,熊蹯雜象白。殿最付公議,吾言可以默。
井銼澹疏煙,幽憂廢寒暑。
孤云起幽嶼,澤物猶能雨。
殷殷空里雷,何曾濡厚土。
燕鴻且長饑,誰能投枉渚。
知心不識面,公子實楚楚。
五葉活國謀,摩挲噤不吐。
勝日覓羊何,幽期得支許。
才高賦雌蜺,識遠辯鼮鼠。
蘭蓀無異縣,臭味同此舉。
開歲欲問津,夢逐寒江櫓。
西南都會錦官城,持節來尋漢客星。
去國謾追千里馬,還家擬泛一帆舲。
公才磊落宜方面,我病荒疏冒使令。
未許東山同笑傲,勝游聊可上丹青。
平湖漾晴綠,狎鷗自相逐。
歸艇小于盂,輕帆曬蒲幅。
青萍恣漂流,白魚跳尺玉。
柳線牽人衣,香林雨新沐。
汀尾沙禽鳴,人家映修竹。
步履隨春風,席地傾醽醁。
玩樂當如何,回首炎威促。
幽窗未全曙,百鳥忽忽鳴。
分袂會心侶,歸艎章水平。
寒溫乍回互,適茲凋兩蓂。
水南花未放,水北柳渾青。
春物幾駘蕩,浮云俄變更。
念昨一笑適,愁分兩地情。
縹瓷舉桑落,醒醉醉還醒。
竟欲游梁苑,聊甘食楚萍。
談經謝紈袴,植髪愬槐庭。
著鏡髩毛改,橫空煙霧冥。
誰評貞曜謚,更謁退之銘。
君不能黃冠還鄉乞鑒湖,又不能拏舟送米煩胡奴。
白頭真負平生志,妙年毫端敵萬夫。
向來惡少虎負嵎,職當疾走編其須。
袴??不是老者事,腰間羽箭吾初無。
揮杯勸影古寺底,日有野老爭攜壺。
頗遭官長勸歸歟,婦能右擯兒左扶。
但令妻病足鹿脯,何憂兒寒止熨襦。
莼絲作羮塩未下,鱸鲙切玉秋不癯。
華亭自昔托鶴唳,蕙帳后夜聞猿呼。
不羨人間冶容子,團圓十五正當壚。
妙年英偉定楩柟,老大如樗百不堪。
黍飯奠孤元伯約,山夫豈有德公談。
棋無多算愧三北,詩要重論窺二南。
只恐尋芳嗟較晚,夜來風蘂落毿毿。
有客春來傳尺書,書詞字字敵瓊琚。
經時伏枕沉綿甚,異縣論交消息疏。
物外高情想三鳯,眼中何物當雙魚。
遙知小弟凄涼意,騎省歸來正望廬。
涉冬無一雨,玄冥阻驕陽。
上田塵沙飛,下田蒲稗荒。
鋤犁不入土,龍具掛壁墻。
村居巷無井,抱甕汲長江。
汲多恐流絕,無以飲牛羊。
昨宵天意動,浮云霾月光。
灑然潤物功,洗蘇及枯楊。
先帝劍弓冷,小臣涕淚滂。
屬聞建中號,謳歌騰路傍。
雨從膏澤沛,風與和氣翔。
山林獨何幸,預喜霑稻粱。
尚能賦時雨,激烈歌阜康。
經春十日雨,卻掃門無車。
伏枕夢鳴轂,淙琤行溜渠。
端坐發深省,妙香浮素裾。
盥濯披陳編,諷誦臨前除。
陳編為何誰,漆園傲吏書。
奇辭通諔詭,空語極虛無。
得意榮辱境,脫身憂患余。
胸中灌頂句,身上如意珠。
逍遙有妙處,領略歸一途。
塵影閱千世,風波連九區。
投足寄其間,鼎鼎一何愚。
儻同蓬蒿鷃,勿笑溟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