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張帶川送荔枝
虛傳大苑種葡萄,不及君家荔子高。
玉貌肯將風味減,冰肌偏耐烈炎熬。
仙人海上安期棗,王母天邊朔子桃。
瓊苑祇今推第一,松喬擬頌續(xù)王褒。
虛傳大苑種葡萄,不及君家荔子高。
玉貌肯將風味減,冰肌偏耐烈炎熬。
仙人海上安期棗,王母天邊朔子桃。
瓊苑祇今推第一,松喬擬頌續(xù)王褒。
空傳說大苑種植著葡萄,比不上您家的荔枝優(yōu)良。荔枝有著如玉的外表,風味絲毫不減,它那如冰的果肉偏偏能耐受炎炎烈日的煎熬。它就像仙人海上的安期棗,王母天邊的朔子桃。如今在瓊苑之中它堪稱第一,我仿佛看到赤松子和王子喬要續(xù)寫王褒的頌文來贊美它。
大苑:即大宛,古代西域國名,以產(chǎn)葡萄著名。
荔子:即荔枝。
玉貌:形容荔枝外表美好。
冰肌:形容荔枝果肉晶瑩。
安期棗:傳說中仙人安期生所食之棗,很大。
朔子桃:可能指傳說中西王母的仙桃。
瓊苑:皇家園林,這里泛指美好的地方。
松喬:指赤松子和王子喬,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王褒:西漢辭賦家,曾作頌文。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張帶川送荔枝給詩人,詩人有感而發(fā)寫下此詩,當時可能處于相對閑適的生活狀態(tài),對友人的饋贈感到欣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荔枝,通過對比和聯(lián)想突出荔枝的珍貴。其特點是語言優(yōu)美,富有神話色彩。在文學上展現(xiàn)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敏銳感知和生動表達。
燕市勞歌頻對酒,章臺垂柳拂征鞍。中朝專席名家子,三輔行春漢使冠。芳草送人江路永,煙蘿歸夢石窗寒。彩衣舞罷庭闈日,華省思君共握蘭。
流鶯偷入未央宮,望斷昭陽信不通。寂寞雨聲寒食夜,一枝香淚泣東風。
香徑蘚花生,陰檐藤葉綠。日長不耐閑,行溪看鷗浴。
江頭曉日方曈曈,仆夫喘汗天無風。茅檐汲井洗塵土,野寺煮餅燒油蔥。平生憂國寸心赤,在處哦詩雙鬢蓬。村民喜識長官面,樹陰可坐毋匆匆。
愁生白露日,思起秋風年。竊悲杜蘅暮,攬?zhí)榈蹩丈健B淙~下楚水,別鶴噪?yún)翘铩箽怅幉粯O,日色半虧天。酒至情蕭瑟,憑樽還惘然。一聞清琴奏,歔泣方留連。況乃客子念,直置絲竹間。
鼓枻溪頭動曉行,衣裳潤浥露華清。東風移帆浪花起,幽鳥避人霜羽輕。片玉峰寒松倚秀,草堂春早柳含情。山人領鶴之何處,惆悵歸來雨滿城。
節(jié)是三元夜,家同萬石君。賓筵元自羙,眾樂總堪群。授簡多吟雪,當歌尚遏云。笳聲何處急,莫向此中聞。
別自金溪二十秋,春風忽起草堂幽。兩行西服仍青野,一臥東山遂白頭。廊廟合興新揖讓,衣冠爭羨古風流。遙知今夜懷人地,應在江南勝槩樓。
公子臨行出翠鬟,新歌能解唱陽關。不嫌杜牧三觥后,生怕周郎一顧間。紈扇芙蓉隔秋水,枕屏云雨自青山。燭花影里銀箏畔,誰見驚鴻向月還。
蘿里過三春,悲思淚澈巾。月沉珠浦女,花墮玉樓人。絹上容顏舊,奩中翰墨新。有兒在文葆,孩笑向誰親。
轉徙知吾拙,平陂信有天。卻憐蓬矢奮,差少羽書傳。攬翠依金閣,烹云近玉泉。干戈如永偃,高枕故廬邊。
難得高僧對茗談,石林不惜此重探。火分破灶煙猶濕,泉入齋廚味轉甘。到處泥牛隨分納,他年木佛許同參。夜堂莫訝無言說,月滿長空水滿潭。
不管家居四壁空,琢成佳句有神工。謫仙會有金鑾召,莫道詩人命不通。
日者誇八字,不絕而生生。未知了盡處,六合安能繩。多壽人多辱,多壽人多憎。尼僑人欲殺,遠大何足徵。不如生我心,生生合天靈。即是無窮門,何必求廣成。
曾子尚憂三者失,自言日致省身功。如何后學不深察,便欲傳心一惟中。用功事上實根源,三省真?zhèn)魅氲篱T。理即是心隨事顯,事能盡理始心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