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高庵荔枝園與同游諸君野服散坐并賦
歸來瀟灑厭緇塵,獨樂園中寄傲身。
自擬林泉求勝友,肯令風月負閒人。
荔枝叢里丁香信,癭木尊前漉酒巾。
身健心閒俱不偶,可能疏散任吾真。
歸來瀟灑厭緇塵,獨樂園中寄傲身。
自擬林泉求勝友,肯令風月負閒人。
荔枝叢里丁香信,癭木尊前漉酒巾。
身健心閒俱不偶,可能疏散任吾真。
歸來后瀟灑自在,厭倦了塵世的喧囂,在這如獨樂園般的地方寄托傲世的身軀。自己打算在山林泉石間尋覓志同道合的好友,怎肯讓清風明月辜負了這閑適之人。在荔枝叢中收到了友人的消息,在癭木酒尊前拿著漉酒的頭巾。身體康健、內心閑適卻都難遇,或許可以放任自己這般疏放自在,保持本真。
緇塵:黑色的灰塵,常喻世俗的污垢。
獨樂園:北宋司馬光的園名,這里借指荔枝園。
寄傲:寄托傲世的情懷。
丁香信:丁香花一般的消息,代指友人的書信等消息。
癭木尊:用癭木制成的酒尊。癭木,指樹干上的瘤狀物。
漉酒巾:過濾酒的布巾,典出陶淵明。
不偶:不遇,不逢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塵世的紛擾,渴望遠離世俗,在荔枝園這樣的地方尋求內心的寧靜和閑適,故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本真自我的堅守。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營造出高雅的意境,語言雅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野草幽花似纈斑,僧窗聊寄兩旬閑。衣冠行赴東都會,官府深嚴不在山。
五神萃止足精神,迅發風霆一欠伸。能事莫嫌相迫促,門前多少望霓人。
貪吏而可為而不可為。廉吏而可為而不可為。貪吏而不可為者。當時有污名。而可為者。子孫以家成。廉吏而可為者當時有清名。而不可為者。子孫困窮被褐而負薪。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貧。獨不見楚相孫叔敖。廉潔不受錢。
人言多技亦多窮,隨意文章要底工。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懷抱百憂中。
青山盡處樹邊頭,一片閑云學水流。愛此紫薇村上景,欲書招隱寄同游。
爭不愛秋光。樹樹丹楓染早霜。才待倚闌成小立,輝煌。一半高摟過夕陽。理盡九回腸。漫寫瑤箋寄遠方。天路正同人世險,蒼茫。一帶寒云斷雁行。
白發侵尋暮景來,掃除無策覆空杯。江山每與愁俱到,風雨不知花盡開。往事漫存元祐跡,少年何羨洛陽才。惟君于我過從近,稚子朝朝掃綠苔。
平章文事罷,枯坐卻如僧。占喜聽喧鵲,耽眠撲倦蠅。詼資殘酒助,倦向小欄憑。客況誰消得,香煙蔓石藤。
寂寂松涼月斜,客身何事滯京華。青燈落盡愁無盡,酒美燕山不是家。
瑞應宮前竹木蒼,邊鸞曾寫贈吳剛。一拳怪石疑瓊玉,空使詩人憶渭陽。
川鳧浴日金粼粼,垂楊馬嘶三月春。游蜂舞蝶總愛客,飛絮落花時近人。東風吹水入銀甕,芳草為我鋪綠茵。更催朝露染魏紫,舞袖一拂南山塵。
故人有孫宰,義均骨肉地。連為糞土叢,揮手灑衰淚。
錯向紅塵窺凈土。困縛雙丸,有夢皆囚罟。水便無心風自舞。翻波卷浪情何苦。倦履誰堪留一顧。粉黛三千,寂寞香如許。欲遣春歸春不語。蓬山已是多歧路。
皇寢居庸近,山深地轉饒。雄關三鎮鎖,幽府百靈朝。堡堠烽全息,屯兵甲半銷。帝心遙可識,終古絕天驕。
一尊相餞上桐江,客思撩人未易降。斜日掛帆風欲正,斷崖停櫓浪猶撞。通家義重金蘭契,逸興歌慚白雪腔。鐘鼎山林須努力,可堪分袂隔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