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試風雨聞雞
不為風雨變,雞德一何貞。
在暗長先覺,臨晨即自鳴。
陰霾方見信,頃刻詎移聲。
向晦如相警,知時似獨清。
蕭蕭和斷漏,喔喔報重城。
欲識詩人興,中含君子情。
不為風雨變,雞德一何貞。
在暗長先覺,臨晨即自鳴。
陰霾方見信,頃刻詎移聲。
向晦如相警,知時似獨清。
蕭蕭和斷漏,喔喔報重城。
欲識詩人興,中含君子情。
雞不會因為風雨而改變習性,品德是多么堅貞。在黑暗中它總是先有所察覺,臨近清晨就自行啼鳴。陰霾之時它依然守信,片刻也不會改變啼鳴聲。到了傍晚它好像在發出警示,知曉時節仿佛獨自保持著清醒。它的啼鳴聲與斷斷續續的漏聲相和,喔喔聲傳遍重重城池。要明白詩人的興致所在,其中蘊含著君子的情懷。
雞德:雞的品德,古人認為雞有五德,即文、武、勇、仁、信。
一何:多么。
詎:豈,怎。
向晦:傍晚。
斷漏:斷斷續續的漏聲,漏是古代計時工具。
興:興致、意趣。
此詩為府試之作,府試是古代科舉考試的一個環節。詩人在考試中以‘風雨聞雞’為題進行創作,可能是為了展現自己對品德、操守的理解,以符合當時選拔人才注重品德的標準。
這首詩主旨是借雞贊美君子品德。其突出特點是托物言志,以雞喻人。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品德修養的重視和借物抒情的創作傳統。
開元遺逸士,終老紫陽樵。
市上人猶說,山中隠可招。
乾坤雙草履,日月一花瓢。
堪笑騎鯨者,相逢弱水遙。
誰似當年召信臣,天教來此活疲民。
水鄉怕旱相傳古,甘澍隨車總是春。
坐看豐登成樂歲,只將愷悌對明神。
已聞宣布形歌詠,賓主殷勤用意新。
在昔臺州守,先人事分多。
通家能記憶,上冢每來過。
老我病未死,送君情奈何。
賢哉幸有子,健翮看云摩。
山脈鐘云氣,新晴散紫霞。
玉藏云里石,金落水中沙。
瘦鶴依疏竹,饑蜂戀落花。
臨池看洗硯,知是右軍家。
我陟匡廬山,想像淵明廬。
我游永嘉郡,康樂茲佩魚。
學詩六十載,鉆仰二老且。
白首恐無成,嗟哉腹空虛。
邇來擺百務,糲飯幾無蔬。
朝吟極摹倣,夜詠加勤渠。
不必一字工,意味但舒徐。
比陶似不足,方謝尚有余。
舉世無人識,歸歟吾歸歟。
鞅掌徒勞耳,人皆羨子閑。
惟甘寄市隠,勿苦憶家山。
街鼓晨眠穩,丹田夜氣還。
蕭然無一事,意已出區寰。
望之有若船,其實止一亭。世情作風濤,平地有滄溟。
中裁宮室制,外肖舳艫形。片帆可萬里,眇視蛟龍腥。
吾友汪定翁,積世家海寧。海寧亦海陽,難考山海經。
季子棟此宇,世皆稱寧馨。乘桴否運革,作楫良辰丁。
漳饒兩分教,奕葉家氈青。記者弘齋老,文辭搖斗星。
不慕蓬萊島,不求楚江萍。野水無人渡,何時一揚舲。
云山千萬疊,身事恨悠悠。
客鬢秋風急,鄉心夜雨愁。
蛩鳴鄰寺壁,雁過隔湖樓。
目送千帆遠,長江空自流。
雙徑聞鐘罷,而今夜熟眠。
事須紅日上,身在白云邊。
古貌應違俗,高吟不礙禪。
爐頭煨芋火,相對各欣然。
世間春暖此間寒,萬樹陰陰萬竹攢。
驄馬來游人不避,畫龍誰寫我頻看。
余生久已忘三黜,高會猶容預四難。
閑賞孤山梅五絕,樽前剩愛一枝酸。
當年持餉自襄東,共載尤憐翠色濃。
莫向壺頭疑薏苡,要從華頂看芙蓉。
諸郎自是階庭秀,此物聊堪筆硯供。
卻笑仇池無與伴,圖中悵望九奇峰。
魯語第一篇,子曰即次有。
有子與曾子,專美孔圣后。
乃知古學者,尊師復重友。
君之師友何,殆不止韓柳。
尚記當年薦寢園,百官分賜荷恩淵。
帶青絲籠空余夢,搔白頭人苦不歡。
詩老夸稱作崖蜜,野翁驚看瀉銀盤。
南山見說紅千樹,鳥雀兒童任入闌。
童奴從長耳,萬風聲蕭騷。
歸從半山路,問字良亦勞。
臥聞饑虎嘯,喚醒平生豪。
前山忽涌月,始覺所見高。
頎然有遠孫,載酒江湖敖。
胸中湛水鏡,邂逅得所遭。
古月還相照,了不隔秋毫。
但憐露草濕,時復暮蟲號。
風卷珠簾客珮清,杜鵑啼老送春聲。
水浮亭館花間出,船載笙歌柳外行。
千里夕陽歸夢遠,六橋飛絮馬蹄輕。
欄干倚遍暮天闊,煙樹一鉤新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