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六十五首 其十九
日南長至,慶無不利。
石筍暗抽條,寒巖增暖氣。
東村王老半醉半醒,林下道人沒巴沒鼻。
日南長至,慶無不利。
石筍暗抽條,寒巖增暖氣。
東村王老半醉半醒,林下道人沒巴沒鼻。
冬至日來臨,慶賀諸事順遂。石筍暗暗地抽出新條,寒冷的山巖增添了暖意。東村的王老半醉半醒,山林中的道人說話沒頭沒腦。
日南長至:指冬至,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此后太陽直射點北移。
石筍:形狀像竹筍的石頭。
沒巴沒鼻:即沒頭沒腦,沒有緣由。
此偈頌為佛教禪語類作品。佛教偈頌多是禪師為了表達禪理、啟發弟子而作。創作時間和具體地點較難考證,當時佛教文化盛行,禪僧們常通過日常事物、生活場景來傳達禪意,這首偈頌可能是禪師在冬至時節,借景借人來傳達對自然變化和生活狀態的感悟。
這首偈頌主旨是借冬至時節的自然變化和人物狀態來傳達一種生機、自在的禪意。其特點是用平實語言描繪畫面,蘊含禪理。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頌豐富了禪文化的表達形式,以生活場景展現深刻哲理。
田頭老父話生平,不學終軍漫請纓。南畝未為遭遇晚,親逢天子問春耕。
幾處江山剩劫灰,幾家骨肉痛分離。開圖卻羨雙雛雁,猶得依依傍母棲。
山廬好,與物共閑舒。栩栩遽遽人是蝶,洋洋圉圉我非魚。或者不能如。
巍巍端拱圣曾孫,束帛如山賁遠村。千畝欲嚴宗廟禮,三推親屈帝王尊。
漫天風雪阻關山,菰米經冬欲覓難。愿與國人同此愿,各分溫飽與饑寒。
山廬好,小病也無名。螭殼窗間穿日淡,蝦須簾外逗風輕。一縷藥煙清。
昨日江頭晚雨天,一舟如葉可扁然。故人政自把鋤急,嘆想當時子在川。
九天毛羽落紛紛,獨向寒江寄此身。展紙幾回難下筆,可知我亦久離群。
山廬好,雨后稻苗肥。十畝橋頭鄰叟語,六弓灣口釣船歸。樹杪初斜暉。
一翻雨過艷陽天,桃李無言還寂然。解道春江斷橋句,舊時聞說徐師川。
船尾一輪月,船頭百里道。遙憐閨中人,遲我同清照。沉沉夜向闌,瑟瑟風漸峭。愿卿且安眠,我亦止凝眺。卿居東樓下,夜境尤靜好。玉蟲有雙花,金蟬無凄調。細風動素幃,遠客夢中到。殷勤訴契闊,執手相慰勞。歡言未及終,隔簾聞鵲噪。明朝我果歸,百念融一笑。誰云夢無憑,夢境情可造。
桃李紛紛落雨馀,愁看春色洗鉛朱。試憑髯許招徐邈,頗復能中酒圣無。
山廬好,耕讀慕商須。學稼艱難常有愿,勘詩風雨亦成圖。識字老農夫。
古香畫竹真是竹,大筆淋漓寫大幅。槎椏肝肺森開張,撐胸奇氣橫噴薄。蘭氣喜,竹氣怒。瑯玕十丈欲干霄,尊前更愛墨花舞。令人卻憶戚南塘,十萬狼筅恣掃蕩,鯨波濺血日無光。此君自有封侯相,愿與君家龍泉之劍永寶藏,指滅胡塵靖四方。
試憑溪鳥謝青山,莫遣愁霖礙往還。身是江南趨走吏,暫來能得幾多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