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遍 閱江樓觀射,和唐人毛文錫韻
崧臺暖,斜日海天低。角弓齊。雁行陣里,風輪絲上,危樓百尺聽鳴鼙。
營帳北,女墻西。報道右晴初注,惝恍意猶迷。
遙嘶影,碧草趁霜蹄。靖蠻奚。何須鐵騎,一矢上云梯。
崧臺暖,斜日海天低。角弓齊。雁行陣里,風輪絲上,危樓百尺聽鳴鼙。
營帳北,女墻西。報道右晴初注,惝恍意猶迷。
遙嘶影,碧草趁霜蹄。靖蠻奚。何須鐵騎,一矢上云梯。
崧臺暖意融融,西斜的太陽讓海天顯得低矮。角弓一同拉開。在整齊如雁行的隊列里,在隨風轉動的絲旗上,我在百尺高樓上聆聽戰鼓聲響。營帳之北,女墻之西,傳來消息說天晴初霽,我卻仍恍惚迷茫。遠處馬嘶,駿馬踏著霜華在碧草上奔跑。要平定蠻夷。何須動用鐵騎,只需一箭就能登上云梯。
崧臺:地名。
角弓:以牛角裝飾的弓。
雁行陣:指排列整齊的隊伍。
風輪絲:指隨風飄動的絲旗。
鳴鼙:戰鼓的聲音。
女墻:城墻上的矮墻。
惝恍:恍惚。
霜蹄:指馬。
靖:平定。
蠻奚:古代對少數民族的稱呼。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詞中‘靖蠻奚’等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當時有邊疆戰事或少數民族沖突的時期,作者在閱江樓觀射時有感而發,借景抒情,表達自己對軍事、平定邊疆的看法和情感。
這首詞主旨圍繞觀射展開,表達了平定蠻夷的豪情。其特點是場面描寫宏大,情感豪邁又有微妙變化。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作者的文學才華和對軍事題材的關注。
誰教枝上火離離,水北山南盡一時。稚子村邊閒拍手,老僧橋上獨支頤。潮來帶雨風先覺,荇葉藏云水不知。欲問幽棲最幽意,紅霞深處竹枝詞。
寂寂村深路,人家盡掩扉。平沙縈鳥篆,疏樹絡云衣。無興從南去,多情向北歸。老年行履倦,宿不待斜暉。
本是一根出,相期同化龍。慎毋輕剪伐,云路定相從。
委質為臣不二心,當年龐德節千尋。叩頭于禁今安在,芳臭從前話到今。
□抽池上芳,燕含陌上泥。銜泥有時歇,銜苦無時離。
綠樹暗長亭。幾把離尊。陽關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淚浥羅巾。各自消魂。一江離恨恰平分。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秋雨何瀟瀟,五更滴紅葉。滴滴葉間紅,可以比啼頰。
華山山口云茫茫,尋君臺館玉泉傍。閒揮玉麈論秋水,莊襟老帶何清狂。朝邑美人善歌舞,荊州處士能壺觴。飛揚且任神龍性,溫柔何羨白云鄉。白云變化何時息,人生壽命有時極。努力讀書與好色,明星玉女日侍側。
蓬徑初延賞,空齋獨爾思。酒深寒夜酌,梅發早春枝。浦外流云裊,城闉上月遲。莫緣風共雨,長負此幽期。
客路逢君眼乍明,笑談差慰旅魂驚。世情真比黃河濁,詩句偏同綠酒清。蘇季揣摩知欲就,韓非孤憤正難平。男兒一上燕丹墓,肯羨黃金買駿名。
作屋不建瓴,雨從瓦罅滴。置盆以承之,須臾遂沿壁。無計但歸臥,一夜未遑息。天明起相視,滿室浮鞋屐。出戶望湯湯,平蕪成澤國。小舟搖我前,燒竹煮朝食。
宿世仙家十二樓,誤嬰時網未深愁。浮丘輩行如相覓,騎卻紫云歸去休。
霜臺御史迥名藩,氣象光陰動故山。此日郡中誇盛事,明朝堂上拜慈顏。御香持去仍輕別,天詔飛來即召還。南北唱酬皆勝絕,一窺方識豹文斑。雁樓南畔報來期,遠俗駢闐望錦衣。官府奉迎因直指,家庭喜樂是榮歸。款憑樽酌延談議,密獻囊封中事機。莫嘆宦游多闊別,九重深待弼予違。
四紀功名史筆香,老年猶記石田荒。江山萬里辭明主,行李半挑歸故鄉。溪上正逢鱸膾美,籬旁迎笑菊花黃。知君不是陶弘景,也愛松風一枕涼。
蘭若中流出,征帆四面游。瑤臺臨蜃氣,金地鎮鰲頭。波定形如畫,濤驚勢欲浮。興狂不覺晚,帶月泛歸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