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年伯京兆招飲園亭留詠
招游忽漫問名園,把酒偏憐北海樽。花徑芳菲通近沼,竹籬宛轉護高軒。三春澮水煙光遠,一曲芒山夜色繁。盡醉不妨歸去晚,幾將時事坐中論。
廿年幽賞寄丘園,謝傅東山道益尊。楊柳風來春繞砌,梨花雨過夜開軒。坐看蘭玉前庭秀,仰視星河北闕繁。京兆新承明主詔,白門煙月正堪論。
招游忽漫問名園,把酒偏憐北海樽。花徑芳菲通近沼,竹籬宛轉護高軒。三春澮水煙光遠,一曲芒山夜色繁。盡醉不妨歸去晚,幾將時事坐中論。
廿年幽賞寄丘園,謝傅東山道益尊。楊柳風來春繞砌,梨花雨過夜開軒。坐看蘭玉前庭秀,仰視星河北闕繁。京兆新承明主詔,白門煙月正堪論。
忽然被邀請游覽這著名的園林,手持酒杯更喜愛像北海孔融那樣的熱情款待。花叢小徑彌漫著芳菲香氣通向附近的池塘,竹籬曲折環繞守護著高大的亭軒。暮春時節澮水的煙光悠遠,芒山的夜色一曲間顯得繁華。盡情沉醉不必擔心回去晚,還在座位上談論著時事。二十年來我將幽情雅趣寄托在田園,就像謝安隱居東山聲望愈發尊崇。楊柳風拂來春天環繞著臺階,梨花經雨在夜里開放,推開軒窗。坐著看前庭的子弟如蘭玉般優秀,抬頭仰望星河北邊宮闕的繁華。京兆您剛承受了明主的詔令,白門的煙月正值得細細評說。
忽漫:忽然。
北海樽:用東漢孔融好客的典故,孔融曾任北海相,常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高軒:指高大的亭軒。
澮水:河流名。
芒山:山名。
廿年:二十年。
丘園:田園。
謝傅東山: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后出山為太傅。
蘭玉:指優秀子弟。
北闕:皇宮。
京兆:指邀請作者的黃年伯,當時任京兆官職。
白門:南京的別稱。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作者受任京兆的黃年伯邀請,在其園林中宴飲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作者與友人相聚,既有對田園生活的感慨,也關注著時事。
此詩主旨圍繞園林宴飲展開,展現了園林美景、主客情誼和對時事的思考。詩中融合了田園與京城元素,對仗工整,用典自然,體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
黃雀風微不滿梳,斜頭深對白芙蕖。
道人自喻忘機趣,國事羞看相斫書。
斜日閒云憐出岫,殘宵急雨任鳴渠。
平生憂患終何益,拌付清詩與掃除。
手種疏梅已發妍,今年春色勝常年。
一枝清峭臨荒岸,輸與漁人系釣船。
十年重覯珠江寺,
碧玉樓頭接太虛。
為問樓居諸學士,
龍頭高會近何如。
大道青樓望不遮,年時系馬醉流霞。
風前帶是同心結,杯底人如解語花。
下杜城邊南北路,上闌門外去來車。
匆匆覺得揚州夢,檢點閑愁在鬢華。
奇云挾雨至,迫以千里風。
乾坤白浩浩,萬馬鳴空中。
我居實湫隘,譬彼笯與籠。
陰氣動破壁,薜荔青濛濛。
自傾一壺酒,磈壘難銷镕。
夢中窺海日,意氣始得雄。
馳驅別丘壑,太息問孤城。地水師中吉,天山咸五貞。尋源雖未逮,擇里幸同聲。相見為歡日,差忘離亂情。
亂離云壑淺,草草漫謀生。我病因貧劇,君懷到老清。何期值茲日,寧暇問浮名。雖有還丹日,馳驅恐未成。
出塞將炎月,辭家屬早春。間關諳異地,辛苦悵征塵。
莫訝臨邛客,多慚入洛人。筑宮虛碣石,開閣渺平津。
少日耽詞藻,窮搜笑等倫。瀾期回砥柱,源欲溯江岷。
實類三都拙,渾忘陋巷貧。端居昧生理,雅志在經綸。
竽瑟違齊好,璠玙閟楚珍。登臨諧夙抱,攀陟此良辰。
轅下仍歌鳳,臺邊想獲麟。黃河流浩淼,泰岱勢嶙峋。
行路難猶昔,干時數益屯。含愁非衛玠,不樂似崔骃。
敢信文堪賣,懸知德有鄰。句吳才挺出,華省筆如神。
白璧何論價,銀章已至身。長卿終侍從,方朔豈沈淪。
貢墨隃糜貴,花箋側理新。群公追正始,夫子獨深醇。
待漏陪青瑣,薰香覲紫宸。朝回接風素,坐次豁天真。
兼肯酬支遁,還疑類許詢。談空恒亹亹,持論轉循循。
后起看承蓋,前賢嘆積薪。泛舟殊訪戴,投轄幸依遵。
京國招攜罷,關山入望頻。更嚴凄觱篥,谷險怯車輪。
大漠原趨漢,長城直控秦。防秋余壘在,避暑故樓湮。
雕鶚分屯戍,鴛鴦問水濱。時平紓北顧,歲遠記西巡。
惜別雖千里,睽違只幾旬。從軍寧我愿,草檄久無因。
河朔劉松酒,江東張翰莼。仙郎儻相憶,慷慨報情親。
蕩漾虛明寫浪圓,浸涵秋色更年年。
波沈皓魄疑雙月,影倒長空有二天。
夜漲風驚鷗鷺起,舟回人伴荻蘆眠。
獨憐東注無還日,嗚咽常聞古渡邊。
浮空巨鎮海云齊,七點鯤身踞水犀。
潮趁去來分順逆,風乘朝暮便東西。
空城一任生禾黍,老將應知厭鼓鼙。
戰舸如山烏在幕,千檣影靜夕陽低。
荒涼橫浦郡,頗稱冷官居。為甚更清睡,冬來不讀書。
梅花亦何奇,偏便幽人愛。清寒風雪夜,一枝靜相對。
竹枝雙翡翠,縮頸照寒水。驀見渡溪人,一聲忽飛起。
庭蘭尚牢落,庭草已勾萌。草與蘭何似,東風亦世情。
豈不謀數椽,吾力苦未足。破屋儻支撐,尚堪燈火讀。
學詩不能神,得句常草草。儻可寄吾懷,豈必人稱好。
天高寒云輕,日瘦秋氣老。驅車出郭門,枯槐夾古道。
細雨濕征鞍,風來颯然好。偃仰群牛羊,累累藉衰草。
霜凌百物殘,茲游苦不早。爽塏亦足樂,何用怨枯槁。
古寺郁嵯峨,涂餓雜丹黼。伊誰實經營,莊嚴供千佛。
老僧出迎門,導我入禪室。語以種植能,至理亦超軼。
蒔花何必多,往往有寄術。
夏日實可畏,開函生清涼。秀句誰所持,饋我西里黃。
平日鉛山胡,績學夙頫望。葺廬惟貯詩,蕭然一身藏。
獨行追前脩,風彼爭奪場。世敝道亦喪,殷憂未渠央。
年來畏文字,隱幾甘嗒忘。流沫誦君詩,蹶起勞疲牂。
屬和復引慚,乞君為平章。
一樹寒梅白玉條,
傍巖隈石韻蕭蕭。
詩孱無柰陳橋月,
月照清香太易消。
并門閉目奈愁生,幔捲簾垂兩不平。
百歲回頭三月雨,萬端到耳一聲鶯。
貫休死愛香風吹,和靖難忘疏影橫。
刪抹艷根須有此,荷絲雖鎩也相縈。
望入秋江意盡寬,
江頭風景足盤桓。
偶因送客牽詩興,
一路吟秋過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