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山歌
湘山之高云山高,朱鳥回翮蟠云翱。
群仙握符顧九寓,翩然來下揮旌旄。
我聞石笈金扃在峰頂,綠苔不掩珠光炯。
邇來六百四十六春秋,紫金液老三花鼎。
鼎里刀圭人不識,懸待其人烹太極。
靜如止水?如云,即此金壺貯春色。
我欲從之君許否,愿酌紅泉為君壽。
松云蘿月數峰前,玉露凝香挹天酒。
湘山之高云山高,朱鳥回翮蟠云翱。
群仙握符顧九寓,翩然來下揮旌旄。
我聞石笈金扃在峰頂,綠苔不掩珠光炯。
邇來六百四十六春秋,紫金液老三花鼎。
鼎里刀圭人不識,懸待其人烹太極。
靜如止水?如云,即此金壺貯春色。
我欲從之君許否,愿酌紅泉為君壽。
松云蘿月數峰前,玉露凝香挹天酒。
湘山很高,但大云山更高,朱鳥回旋著翅膀在云間翱翔。群仙手持符節俯瞰九州大地,輕快地降臨揮動著旌旗。我聽說石制書箱和金屬鎖鑰在峰頂,綠苔也掩蓋不住珠光的明亮。近來已過了六百四十六個春秋,紫金液在三花鼎中已陳舊。鼎里的仙丹無人認識,正等著有緣人來烹煉太極。心境平靜如止水,溫和如云朵,就像這金壺中裝著春色。我想追隨群仙,您答應嗎?愿舀取紅泉為您祝壽。在松云蘿月映照的數座山峰前,承接凝聚著香氣的玉露,就像舀取天上的美酒。
朱鳥:神話中的南方神鳥,這里指神鳥。回翮(hé):回旋翅膀。蟠(pán)云翱:在云間盤旋翱翔。
握符:手持符節。顧九寓:俯瞰九州大地。旌旄(jīng máo):旗幟。
石笈(jí)金扃(jiōng):石制的書箱和金屬的鎖鑰,這里可能指藏有仙物的容器。炯:明亮。
紫金液:道教所謂的仙藥。三花鼎:煉丹的鼎。
刀圭:本指量藥的器具,后借指仙丹。烹太極:指進行高深的修煉。
?(xǔ):溫和。
紅泉:傳說中的仙泉。
挹(yì):舀取。
具體創作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濃厚的道教色彩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受到當時道教文化的影響,對神仙修煉之事感興趣。或許詩人曾游歷大云山,被其雄偉高峻的景色所震撼,從而引發了對神仙境界的遐想和創作靈感。
這首詩以大云山為背景,描繪了奇幻的神仙世界,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其主旨在于表達對神仙境界和修煉的向往。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古代詩歌中對道教文化的反映,豐富了詩歌的題材和內涵。
一塔倚云根,他山面面新。不須驚崄絕,自有定心人。
嶺圃逢君夕,春風食尚寒。不言別后事,先問圣躬安。存歿悲諸老,去留任一官。云林最深處,相對酒杯寬。
門外依然雨滴聲,萬般巧說爭如實。平生心膽向人傾,相見還同不相識。
西山殘雪在,返照萬家明。漢署賓初集,梁園賦欲成。門搖金馬色,樹走玉龍聲。暗溜還凝水,疏簾尚積霙。花輕含冷萼,草細折冰莖。寒櫪仍留騎,深更不算觥。璚樓驚曙雁,銀闕聽新鶯。紀瑞詞臣頌,祈靈圣主情。白云停絕唱,黃竹念蒼生。紬史書年異,看君繼二京。
色正中央世所奇,絳膺丹趾古尤稀。遠乘花雨辭滇水,高挹天香覲帝闈。上苑金鶯難并侶,碧霄黃鵠喜聯飛。信斯瑞物非徒致,惟我皇仁被九圍。皇仁廣被世雍熙,南服祥禽貢玉墀。菊羽煌煌金色燦,星眸炯炯碧光垂。致身幸際千年運,調舌能歌萬壽詞。好向丹山邀彩鳳,銜圖共獻太平時。
海上寒威迫,寰中戰氣酣。書來知病訊,詩好抵清談。世事誰消長,生涯歷苦甘。固園梅放未,醞釀一枝含。
窮岡岡上歐陽子,荷屋屋中常不輕。邂逅論詩儻相及,為言即日鬢霜生。
淚盡冬青樹上枝,田歌義等采薇詞。老為北客心猶壯,隱異南陽事可師。結屋不愁無隙地,荷鋤誰分枉清時。逸民曠發儒林藻,汗簡長留百代思。
宗社中興佐,廊廟黑頭公。故家喬木,十年風虎會云龍。三鎮上流藩翰,千里北門符鑰,何許在民功。刀劍還牛犢,饑饉化登豐。政成時,春明媚,日和融。壽觴如海,愿公一酌倒三松。移取活人心手,歸作調元勛業,談笑共平戎。還使十書老,直與古人同。
太華峰頭玉井蓮。移種曲欄前。綠衣笑擁,紅妝新艷,面面堪憐。珠寶蜂須照水鮮。宛宛洛波仙。含情勿怨,曉風披露,夜月籠煙。
曾聞瑤水上,千歲一開花。常有雙青鳥,何非阿母家。往來傍蓮塘,飛鳴不相離。比似兄弟心,相親不相棄。天香浮玉露,金色艷高秋。誰似雙棲者,相依共白頭。的的玉梅舒,啁啁翠禽哢。參橫月落時,惆悵羅浮夢。
游絲和絮亂,啼鳥戀花稀。長晝原如昨,春從何處歸。
一雨收殘暑,微涼發樹端。風清催早桂,氣潔媚幽蘭。曲沼波痕漲,平疇稻穎繁。詩成晚霽后,秋月逗煙巒。
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道。江南何所思?佳人委秋草。靈衣張空房,流塵積輀旐。穗帳明月來,豈若平生好!蔥蔥玉樹枝,凋摧亦已早。朝為艷陽花,夕暮成枯槁。人生少得意,得意難竟保。棄置勿復思,憂傷徒自老!
青冥通去路,誰見獨隨緣。此地春前別,何山夜后禪。石橋隱深樹,朱闕見晴天。好是修行處,師當住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