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幽居偶題四首 其四
朱櫻羊酪喜新嘗,碧井桐陰轉午涼。
書幾得晴宜試墨,衣篝因潤稱熏香。
枯龜自覺支床穩,老馬安能試草長。
半世學騷終不近,空馀清夢上沅湘。
朱櫻羊酪喜新嘗,碧井桐陰轉午涼。
書幾得晴宜試墨,衣篝因潤稱熏香。
枯龜自覺支床穩,老馬安能試草長。
半世學騷終不近,空馀清夢上沅湘。
欣喜地品嘗新鮮的櫻桃和羊酪,碧綠井邊桐樹的陰影帶來中午的清涼。書桌在晴天適合試墨寫字,衣籠因潮濕正適合熏香。我如那枯龜自覺支撐床腳安穩,又似老馬哪能再去試吃嫩草。半輩子學習《離騷》終究難以企及,只留下清夢飄上沅水和湘江。
朱櫻:紅櫻桃。羊酪:用羊奶制成的奶制品。
碧井:指清澈的井。桐陰:桐樹的樹蔭。
書幾:書桌。
衣篝:熏衣用的竹籠。
枯龜:指用作支床的龜殼。《史記·龜策列傳》有“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馀歲,老人死,移床,龜尚生不死”的記載。
騷:指屈原的《離騷》。
沅湘:沅水和湘江,是屈原流放之地。
此詩為陸游晚年所作。當時他隱居鄉間,生活相對閑適,但心中仍懷有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壯志未酬的遺憾。在初夏的寧靜時光里,他寫下此詩,抒發自己復雜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初夏幽居的生活場景,抒發年老體衰、壯志難酬的感慨以及對屈原的追慕。其特點是將閑適的生活描寫與深沉的情感抒發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晚年詩歌風格更加沉郁頓挫、質樸自然。
鼉鼓三通放午衙,題名粉壁字如鴉。一番曉露滋蘭草,最后春風到楝花。
命數于今知倚伏,文章自古有瑜瑕。寸心得失吾能了,未要交游眾口嘩。
儒生濟濟列青袍,次第勻排似六爻。畢竟有人居末席,豈應惟我占前茅。
諸公指日鶯遷樹,秘閣他年鳳占巢。玉尺量才親手握,可能甲乙總無淆。
憶前盟。為共憐薄命,不是世問春。健士青衫,幽姿紅袖,天意教作愁人。一番見、論心繾綣,兩番見、生別淚盈巾。我亦男兒,卿尤奇女,未信終分。
漫道風波可畏,倘風波不隔,不顯情真。月莫重圓,花休再放,判卻兩地傷神。又還笑、清談有分,何曾向、夢里覓行云。但得同心天涯,總是相親。
龍馬圖猶在,麒麟使亦傳。羲皇心不死,孔子夢難圓。
折柳系離船,船行柳條短。賴有枝上花,飄泊隨君遠。
采蓮莫采花,采花損空房。留房結青子,種作明年香。
匆匆采桑女,花雨濕襜袖。春風十二弦,生世未觸手。
浣衣輕浣布,布縷不如絲。□堅猶易穿,布弱從可知。
佳人買明鏡,意重輕千金。結以雙羅帶,欲照蕩子心。蕩子渺不歸,鏡影春云深。
賤妾燕子身,銜泥巢君房。游子黃鵠志,辭家獨南翔。
采花為誰容,襲蘭為誰香。安得小心風,寄子雙明珰。
難與時流道,憂心常悄悄。古道貴平易,今人□機巧。好古而居今,每飯不能飽。
來往無嫌猜,□知愛沙鳥。百川畢東注,兩丸盡西頹。二物常汲汲,未嘗少徘徊。短生亦如斯,逝者良可哀。
自昔青云士,皆為黃土堆。何如大覺仙,無去亦無來。
吉兇本由人,往事皆可覆。禍人還自禍,福人還自福。于公果傳世,李斯竟夷族。豺狼不知寤,紛紛方擇肉。達者識幾微,為之先痛哭。
福禍遞隱伏,榮辱相因依。賢達素知此,不肯如脂韋。青門工種瓜,首陽甘采薇。清風彌萬世,斯人諒堪晞。
谷風扇春和,卉木皆敷芬。貞松但如故,高標在煙云。君子守常性,時榮非所欣。亦有孤鳳皇,不與眾鳥群。
逝川常東流,白日易西沒。悠悠天地間,二物何飄忽。促迫于生人,綠鬢成華發。昧者不自知,終朝常汩汩。利欲沈厥身,其本已先蹶。孰若繕真性,以自固靈骨。
老梅何偃蹇,雪時方始花。自守歲寒性,不肯隨春花。隱人適然見,移植溪水涯。瘦影無陽艷,清香絕淫邪。閒靜如隱人,隱人心所嘉。樵牧無見侵,以詒隱人嗟。
西風殺氣遒,暝色滿高樓。
獅夢先驚破,魚書入望愁。
雄心爭霸業,壯志瞰全歐。
一別相思苦,東西隔二洲。
淮海皆平壤,隆然片石支。中央居混沌,明德鎮阽危。不共羅山合,還同息壤遺。媼神唐日觀,江水漢家祠。
永永尊文命,湯湯罷怨咨。霉形猶帶瘦,高棟反如卑。柏翳承虛寢,狂章待玉墀。風云生恍惚,土木出恢奇。
憶昔鴻荒遠,寧安婦子熙。神奸渾不辨,人獸互相欺。枯步窮乾粵,方祇駭地維。蛇操何蚴蟉,鰲抃更躨跜。
林出刑天舞,巖藏貳負尸。應龍飛有翼,精衛溺堪悲。博物推中壘,傳芭望少姨。兒坪終古詫,母石至今垂。
經可百蟲證,功堪四載追。解裳嗤適裸,鑄鼎訝逢魑。定括河圖象,徒聞太史疑。規摹非近事,指點立多時。
六月當初降,千村走禱祈。笙鏞應間作,巫覡尚謳思。瓜蔓前年決,魚頭萬室為。空紆謁者策,屢費大農資。
呵壁吾將問,搴茭且補痍。牙須雄此輩,秘怪孰攸司。落照明低塔,寒飆響女陴。惠之前有塑,靖節后無詩。
沃野居難卜,丹丘到未遲。如聽赤絳使,歷歷話幽姿。
湖南幾曲石橋底,細雨濛濛暗碧溪。
欸乃漁歌聲不斷,參差桑樹望中迷。
花田香散泥初濕,柳圃煙深鶯亂啼。
此地千年多買犢,耕男誰復怨征鼙。
錦幕怯春寒。金鴨煙沈曉月殘。一色花痕清似雪,漫漫。著意相憐起早看。
拍遍玉闌干。似絮愁腸畫出難。多謝傳神雙管筆,珊珊。顧影何須換骨丹。
浣紗江畔女兒身。苕艷窈無鄰。誰人窺巧笑,獨自惜微顰。
無奈君王薪膽、催人去,遣作館娃春。
紅蘭草草吳宮事,空傳鸞、霧疑神。
還可念,蒼茫一舸五湖濱。無賴唯馀石上、青苔跡,千載解愁人。
虬須公子真奇物,曾把英靈寄此山。
鼓鬣掀髯天上去,空留遺跡在人間。
汲黯剛純社稷臣,
張湯巧詆更平津。
賢人所貴忠邪異,
惜對君王論未伸。
當時秦鹿走中原,
猶有東南一尉存。
今日霸圖何處是,
冷煙荒草舊城垣。
紫煙縹緲接云霞,
亭下連甍十萬家。
想見當年關尹子,
已占柱史入京華。
老至難為別,何當路八千。
臨歧猶昨日,望遠倏經年。
宦況清如水,朋游散若煙。
羊城與雁塞,魂夢兩相牽。
梅華驛路送征驂,詩思離情兩不堪。宦跡幾曾經海畔,花時何忍別江南。生徒染翰邀人住,父老持觴勸客酣。一種消魂南浦意,江淹作賦未曾諳。
新開學舍枕江干,白袷青衿玉佩珊。問字我慚一日長,研經君耐九秋寒。南徐文物推人藪,北固江聲走筆瀾。一語臨歧須記取,科名容易立身難。
群山壁立水安流,風俗敦龐愛潤州。比戶詩書研午夜,萬家機杼織新秋。煙花不染維揚習,金粉終為白下羞。此去清河三百里,歲民無恙有傳郵。
我愛韓亭好,文公像逼真。音容雖已往,英概恍如新。
我愛韓亭好,天遙眼界寬。引觴延勝友,笑語出云端。
我愛韓亭好,霜空宿藹收。望中江入海,應有濟川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