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樹
不借東風力,還因劫火新。聯翻天不夜,亂落地皆春。片片霞光幻,枝枝寶色勻。誰云花頃刻,人世總非真。
煖艷圍紅玉,偏宜月下逢。輝煌侵夜色,雕鏤失天工。長養非關雨,飄零豈待風。莫疑枝葉異,玉樹本青蔥。
疑是乘春氣,瑩瑩萬朵繁。樓臺靈蜃現,庭院燭龍翻。士女喧良夜,笙歌滿上元。漫矜饒艷麗,桃李本無言。
不借東風力,還因劫火新。聯翻天不夜,亂落地皆春。片片霞光幻,枝枝寶色勻。誰云花頃刻,人世總非真。
煖艷圍紅玉,偏宜月下逢。輝煌侵夜色,雕鏤失天工。長養非關雨,飄零豈待風。莫疑枝葉異,玉樹本青蔥。
疑是乘春氣,瑩瑩萬朵繁。樓臺靈蜃現,庭院燭龍翻。士女喧良夜,笙歌滿上元。漫矜饒艷麗,桃李本無言。
它不靠東風助力,卻因劫火而煥然一新。燈火相連,讓天空如同白晝,紛亂落下仿佛處處是春天。每一片都似霞光變幻,每一枝都寶色均勻。誰說花的美麗只是短暫的,人間之事本就不真實。溫暖艷麗的紅色光芒環繞,尤其適合在月下相逢。它的輝煌照亮了夜色,其精巧連天工都難以比擬。它的生長與雨無關,凋零也不待風來。不要懷疑它枝葉的不同,它本就像青蔥的玉樹。懷疑它是趁著春氣,晶瑩地綻放出萬朵繁花。樓臺如靈蜃出現,庭院里似燭龍翻騰。男女在這美好的夜晚喧鬧,笙歌聲響徹上元節。不要只是夸耀它的艷麗,桃李雖不言卻自有其魅力。
劫火:佛教語,指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這里可理解為某種特殊的引發變化的力量。
聯翻:連續不斷。
煖艷:溫暖艷麗。
上元:指上元節,即正月十五元宵節。
靈蜃:古代傳說中能吐氣成樓臺的蜃。
燭龍: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這里形容燈火如龍般閃耀。
漫矜:不要只是夸耀。
此詩可能創作于上元節期間。在古代,上元節有張燈結彩的習俗,火樹銀花是節日的典型景象。詩人在這樣熱鬧的節日氛圍中,看到絢爛的火樹,有感而發,既為節日的繁華所感染,又由此引發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以火樹為主題,描繪了上元節火樹的絢爛景象。主旨既贊美節日的熱鬧美好,又蘊含對人生虛幻的感悟。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語言華麗,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詩人對節日場景的生動描繪和對生活的深刻思考。
天正朔旦開新歷。吾家伯父長生日。蘭玉傍庭階。稱觴特地來。 后年逢七十。今歲瞻南極。南極壽星宮。分明矍鑠翁。
喜登群玉訪幽奇,步步瓊瑤力不疲。 拂拭棠陰留石刻,天然仙境豈人為。
天涯路,荒荒野日黃云暮。黃云暮,年年笳吹,征衣如故。 君恩不到邊庭戍,鄉心空結將軍樹。將軍樹,平安烽報,翠圍深固。
千峰秀色倚天開,萬壑春流繞地回。 太子坡前一雙鶴,迎人飛過石橋來。
秦亡草昧,劉項起吞并。鞭寰宇。驅龍虎。掃欃槍。斬長鯨。血染中原戰。視馀耳,皆鷹犬。平禍亂。歸炎漢。勢奔傾。兵散月明。風急旌旗亂,刁斗三更。共虞姬相對,泣聽楚歌聲。玉帳魂驚。 淚盈盈。念花無主。凝愁苦。揮雪刃,掩泉扃。時不利。騅不逝。閑陰陵。叱追兵。鳴暗摧天地,望歸路,忍偷生。功蓋世,何處見遺靈。江靜水寒煙冷,波紋細、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益傷情。勝負難憑。
貼鬢香云雙綰綠。柳弱花嬌,一點春心足。不肯玉簫閑度曲。惱人特把青蛾蹙。 靜夜溪橋霜薄屋。獨影行歌,驚起雙鸞宿。愁破酒闌閨夢熟。月斜窗外風敲竹。
凄涼繡嶺,宮殿倚山阿。明皇帝。曾游地。鎖煙蘿。郁嵯峨。憶昔真妃子。艷傾國,方姝麗。朝復暮。嬪嬙妒。寵偏頗。三尺玉泉新浴,蓮羞吐、紅浸秋波。聽花奴,敲羯鼓,酣奏鳴龜。體不勝羅。舞婆娑。正霓裳曳。驚烽燧。千萬騎。擁雕戈。情宛轉。魂空亂。蹙雙蛾。奈兵何。痛惜三春暮,委妖麗,馬嵬坡。平寇亂。回宸輦。忍重過。香痙紫囊猶有,鴻都客、鈿合應訛。使行人到此,千古只傷歌。事往愁多。
杏花好、子細君須辨。比早梅深、夭桃淺。把鮫綃、淡拂鮮紅面。蠟融紫萼重重現。煙外悄,風中笑,香滿院。 欲綻全開俱可羨。粹美妖嬈無處選。除卿卿似尋常見。倚天真、艷冶輕朱粉,分明洗出胭脂面。追往事,繞芳榭,千千遍。
上楚山高處,回望襄州。興廢事,古今愁。草封諸葛廟,煙鎖仲宣樓。英雄骨,繁華夢,幾荒邱。雁橫別浦,鷗戲芳洲。花又老,水空流。著人何處在,倦客若為留。習池飲,龐陂釣,鹿門游。
寒日臨清晝,寥天一望時。未消埋徑雪,先暖讀書帷。 屬思光難駐,舒情影若遺。晉臣曾比德,謝客昔言詩。 散彩寧偏照,流陰信不追。馀輝如可就,回燭幸無私。
因心克孝,位震遺芬。賓天道茂,軫懷氣分。 發祗乃祀,咳嘆如聞。二歌斯升,以詠德薰。
哀哉戰死國門邊,忠孝千年獨兩全。 蓋有完軀保妻子,誕謾奏凱說麋捐。
人定朱門尚未開,初星粲粲照人回。 此時寒食無煙火,花柳蒼蒼月欲來。
蒲團清坐道心長,消受蓮花自在香。 八萬四千門路別,誰知方寸即西方。
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 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