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淮亭和君錫并簡敦復 其二
煙波何處是汀洲,
白鳥歸來且下樓。
木落更隨寒雨盡,
山空仍帶夕陽愁。
詩筒去是蘭亭事,
客棹來非剡水游。
我問兩人同榜彥,
仕方行義若為羞。
煙波何處是汀洲,
白鳥歸來且下樓。
木落更隨寒雨盡,
山空仍帶夕陽愁。
詩筒去是蘭亭事,
客棹來非剡水游。
我問兩人同榜彥,
仕方行義若為羞。
煙波浩渺,哪里才是水中的小洲?白鳥歸巢,暫且走下樓來。樹葉飄落,更隨著寒雨消失;山巒空寂,仍帶著夕陽的愁緒。詩筒傳遞,如同蘭亭雅集的韻事;客船駛來,卻非剡溪尋友的雅游。我詢問兩位同榜的才俊:為官踐行道義,有何可羞?
汀洲:水中或水邊的平地,常指江南水濱。
詩筒:古人傳遞詩稿的竹筒,此處指文人雅集唱和。
蘭亭事:指東晉王羲之等在蘭亭的雅集,以詩會友的典故。
剡水游:典出《世說新語》王子猷雪夜訪戴逵,后指乘興訪友的雅事。
同榜彥:同榜考中的才俊,指詩題中的“君錫”“敦復”。
仕方行義:為官時踐行道義。
此詩為詩人與友人君錫、敦復在“望淮亭”唱和之作。創作時或值秋日,詩人望景生情,借自然之景與文人雅事典故,表達對同榜友人仕途行義的關切,反映宋代文人以詩會友、互相勸勉的交游傳統。
全詩將秋景描繪與人事關切結合,通過典故與設問,含蓄傳遞對友人堅守道義的期待,體現宋代文人詩“以景載情、以文化心”的特點,情感真摯,意蘊深遠。
公無渡河,公無渡河, 止公不已將柰何。九淵噴雪舞饞鱷, 百里吼雷翻怒鼉。平地往往猶風波, 況此瀰漫秋水多。
夜來采石渡頭眠。月下相逢李謫仙。歌一曲,別無言。白鶴飛來雪滿船。
平明霧靄雨初晴。兒子敲針鉤成。香餌小,繭絲輕。釣得魚兒不識名。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離愁 一作:離情)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隆暑赫炎曦,門弧慶左垂。 東君來山世,西斗降臨時。 二子麒麟種,三孫鸑鷟兒。 稱觴門下士,愿祝壽期頤。
河上微風來,關頭樹初濕。今朝關城吏,又見孤客入。 上國誰與期,西來徒自急。
天山積雪凍初融,哈密雙城夕照紅。 十里桃花萬楊柳,中原無此好春風。
金僊子便是師師,高道寧容世網羈。 浩浩心田龍可擾,飄飄行止鶴應知。 塵機擺落超三界,古篆沉研冠一時。 莫怪伊余苦珍重,白蓮花社有心期。
鴛鷺行中已著名,頒條暫慰遠民情。 道途行去乘軺貴,鄉里過時晝錦榮。 鈴乘積曉江月滿,戟枝寒照雪峰明。 知君游刃多余暇,莫忘新詩寄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