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過湘漢即事寄友人
南去遠驅逐,三湘五月行。
巴山雪水下,楚澤火云生。
向野聊中飯,乘涼探暮程。
離懷不可說,已迫峽猿聲。
南去遠驅逐,三湘五月行。
巴山雪水下,楚澤火云生。
向野聊中飯,乘涼探暮程。
離懷不可說,已迫峽猿聲。
我被遠遠地驅逐向南而去,在五月時節踏上三湘的行程。巴山的雪水滾滾而下,楚地的湖澤上升起火云。我在郊野隨便吃了點午飯,趁著涼爽繼續探尋傍晚的路程。心中的離愁別緒無法言說,而那峽中的猿猴聲已聲聲逼近。
驅逐:這里指被貶謫而遠行。
三湘:湖南一帶的泛稱。
巴山:泛指四川東部的山。
楚澤:泛指楚地的湖澤。
火云:熾熱的云,形容天氣炎熱。
聊:姑且。
離懷:離別的情懷。
推測詩人是在被貶謫的情況下創作此詩。在古代,官員被貶往往要前往偏遠之地,詩中‘南去遠驅逐’表明詩人是被迫向南遠行。五月的三湘之地,炎熱且路途艱辛,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觸景生情,寫下此詩寄給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被貶南行的離愁別緒和旅途艱辛。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自然之景烘托內心之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十分著名,但也反映了古代被貶文人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梅枝正壓垂垂雪。梅梢又上娟娟月。
雪月與梅花。都來作一家。
也知人世暫。有聚翻成散。
月落雪消時。梅花剩幾枝。
浮生飄泊走關河,落日平湖水不波。
沙鳥漸隨帆影減,炊煙都雜海云多。
漁家有圃栽松竹,樵徑無人長薜蘿。
烽火年來未銷歇,江鄉何日靖干戈。
齋中五月暑太甚,縱到天南知不如。豈是衡山移岱岳,東蒙分與祝融居。
作書海上訊龍公,耐可停舟烈日中。天外洗塵須法水,波心清暑借離宮。
家住江南古帝城,江風長夏繞門生。不知頭白緣何事,兩月官舟觸夜行。
迎風觀上天如水,寒露臺前月似霜。好待甘泉新賦就,持歸此地獻君王。
原塵勃勃草全稀,林木炎炎鳥不飛。縱酒須逃十日飲,乘風那掛一絺衣。
赤云西擁火為峰,紅日東驅燭作龍。聞道峨眉多積雪,若為飛去蔭長松。
周武殷湯在眼中,今王圣德古人同。禾枯即灑桑林雨,道暍仍噓柳下風。
西照人家晝掩門,船窗渾是暑風屯。清川沸作湯池熱,涼樾蒸為火樹繁。
云中夜滴金莖露,天上冬藏玉井冰。安得九重憐肺病,一時傳賜解炎蒸。
葵扇桃笙湘竹床,捲簾高臥汗如漿。何如赤鯉澄波冷,不及玄蟬密樹涼。
故人敦宿好,殘歲合馀歡。
節序從渠暮,交盟不爾寒。
風前憑玉樹,霜際浥叢蘭。
吟動先春興,清觴未可乾。
大舜西巡后,茲山天下聞。門高森畫戟,碑古失遺文。松桂垂青雨,峰巒隱白云。春秋嚴祀典,應荷圣明君。
閒游西岳廟,太華入遐觀。石印仙人掌,峰如司寇冠。松風侵座響,桂雨到窗寒。瞻望情無極,何時再倚闌。
黨論廬陵語似偏,南人宋室相無緣。
未回鸚鵡天家夢,已見牛羊日歷編。
削籍生前書柏墓,易名地下痛桑田。
年年避壽游蕭寺,此意能知賴后賢。
年來多病愛棲禪,
寶鑒慵將照丑妍。
卻憶南湖孤頂月,
定回金磬落巖前。
月上侵衣薄,風來颯鬢秋。
有觴寬偪仄,無意計沈浮。
誰念千山底,深懷二老游。
更闌竟忘寢,詩就不成謳。
有弟皆分散,家貧苦宦卑。
君聽鴻雁響,深負鹡鸰詩。
半頂梳頭白,啼痕滿面垂。
哀哉兩決絕,搖蕩菊花期。
窺檐蟾影白,
照坐燭花紅。
契闊高禪久,今朝詣竹林。
門回秋水遠,徑折白云深。
自得定中趣,因成物外吟。
夕陽發歸興,何日再相尋。
彈鋏功名易白頭,歸歟未辦五湖舟。
送君與我皆為守,到處逢山且縱游。
薄日連云千幛曉,斜風吹雨一江秋。
買魚斫鲙垂虹上,更為今年好景留。
上古八千歲,才是一春秋。不應此日,剛把七十壽君侯。看取垂天云翼,九萬里風在下,與造物同游。君欲計歲月,當試問莊周。
醉淋浪,歌窈窕,舞溫柔。從今杖屨南澗,白日為君留。聞道鈞天帝所,頻上玉卮春酒,冠佩擁龍樓。快上星辰去,名姓動金甌。
茫茫塵海隔靈槎,身世蜉蝣日已斜。
李杜文章名濫竊,皋夔事業愿空奢。
金門偶駐王喬舄,笙鶴如瞻緱嶺霞。
借問秘函玄妙訣,春風消息到梅花。
月放冰輪傍絳河,相期寶婺夜經過。嫦娥不惜宮中桂,乞與天香分外多。
碧天如水月如鉤,金露盤高玉殿秋。青鳥潛來報消息,一時西望九花虬。
漢殿初呈楚舞時,月臺風榭鎮相隨。如何牛女佳期夕,又待鑾輿百子池。
月露庭中錦繡筵,神光五色一何鮮。世間工巧如求得,四至卿曹亦偶然。
銀河耿耿露漙漙,彩縷金針玉佩環。天媛貪忙為靈匹,幾時留巧與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