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三首 其一
表賀赤烏白兔,
韋布披襟巨題。
定價堪提鰲嶺,
逢辰不讓龍溪。
表賀赤烏白兔,
韋布披襟巨題。
定價堪提鰲嶺,
逢辰不讓龍溪。
上奏章恭賀赤烏白兔的祥瑞之象,平民百姓坦誠相商共議重大事宜。評定的價值足以媲美神鰲背負的仙山,恰逢良機絲毫不遜于龍溪的祥瑞之地。
赤烏:古代瑞鳥,赤色,象征吉祥,典出《尚書中候》載周室興盛時“赤烏銜丹書”。
白兔:古代瑞獸,象征王者敬老,《瑞應圖》稱“王者敬耆老則見白兔”。
韋布:借指平民,韋為熟牛皮,布為粗布,代指平民粗陋服飾。
披襟:敞開衣襟,比喻胸懷坦蕩、真誠相交。
鰲嶺:傳說中神鰲背負的仙山(如蓬萊),代指崇高或重要之地。
逢辰:遇到好時機,典出《后漢書·班固傳》“逢辰之謂也”。
龍溪:或指有祥瑞之氣的地方,具體所指需結合創作背景。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待考,推測可能為古代祥瑞(赤烏、白兔)出現時,文人作詩歌詠,既表對祥瑞的祝賀,也反映民間對時勢的積極評價。
全詩通過祥瑞意象與平民共商、地域媲美等內容,贊美時世吉祥,肯定民眾參與,彰顯地域價值,語言簡練而內涵豐富,體現傳統祥瑞文化與文人對時政的關注。
云深別有深庭宇。小簾櫳、占取芳菲多處。花暗水房春,潤幾番酥雨。見說蘇堤晴未穩,便懶趁、踏青人去。休去。且料理琴書,夷猶今古。誰見靜里閑心,縱荷衣未茸,雪巢堪賦。醉醒一乾坤,任此情何許。茂樹石床同坐久,又卻被、清風留住。欲住。奈簾影妝樓,剪燈人語。
梨云撩夢送輕寒,異地逢春作客難。何處烏衣尋故壘,獨教紅粉泣南冠。閑調宮羽傳新恨,更檢縹緗結古歡。一卷琳瑯題詠遍,錦囊歸去壓雕鞍。
山頭斗柄掛寒芒,煙水浮空正渺茫。坐久不知江月落,滿身風露濕衣裳。
流離避地歸不得,門巷重過傷婦家。東郊上冢更凄絕,風景猶昔驚年華。舒青柳眼已無賴,方塘淺水初鳴蛙。難尋山陰萬株雪,時見幾樹檀香花。松風古寺一泉冷,悤悤不暇評僧茶。當年春郊斗游騎,關朱群季何紛拿。長堤飆忽三十里,桃林袖底翻紅霞。戲撞鐘鼓動僧眾,少年意氣如驚麚。死生交情倏灰燼,況益變亂相乘加。乃知一身撫陳跡,亦如望古徒興嗟。崇岡佳城尚蔥郁,急趨展拜當日斜。何年重來際世定,偕同孤女攜甥娃。零丁困苦滯海角,姥老反哺酸慈鴉。愁心掩抑不可訴,掛眼一塔時呈遮。
享年八十三,而不七十九。嗚呼夏相公,萬古名不朽!
晴日氛暄埽,都人祓禊初。湛恩施雨露,清宴集冠裾。風織波紋細,晴牽柳線舒。太平多盛事,恩許樂于胥。
池上尋詩繞百回,何須東閣對官梅。靜中賞識人知少,一個山螢度水來。
旭日上清穹,明堂坐圣聰。衣裳承瑞氣,冠冕蓋重瞳。花木經宵露,旌旗入仗風。何期于此地,見說是神工。
靈之來下,擴景乘光。靈之回御,景龍以驤。鑒我休德,降嘏產祥。大田多稼,以惠無疆。
十里不同云,五里不同雨。天公白茫茫,乃爾多肺腑。人言蛟龍神,象類可以取。蛇蟲當此時,行路誰敢侮。飛騰信有術,忍待號者苦。咄哉神禹功,浩蕩流萬古。
復閣耿蒼煙,斜暉掛木末。卷帆何處船,危檣待明發。
寒雪盡垂空,玉色粲萬瓦。默默行五牙,郁靄望黃野。
帝恩猶戴天,臣土無一寸。哀哀種樹辭,百爾疇能聽。嗚呼我先皇,沒世幽憂圣。怛惻在人心,愛護逾畏敬。天也實不諒,深宮落幽阱。群兇禍滔天,致寇九廟震。極亂國不亡,豈不由位定。嗚呼我先后,投艱晚彌甚。啼朝誦先君,至德成讓遜。經年錮南山,倉皇事未竟。內府千萬資,貪人食之罄。露寢渴金棺,雨泣離宮殯。是時賊氛惡,行暴議尤橫。尊親誼所同,疇敢私室論。投袂起孤臣,誓銜微木徇。不濟將無歸,親知挽不瞬。窮冬梁格莊,康衢無人徑。二三老司香,世隔孰過問。減數及朔羊,守衛少馀馂。犯冰跫然來,驚迎淚交迸。雨露三百年,獲報惟此僅。薦饗當隨班,例格仍敬慎。孤蹤聞九重,與祭特頒令。明發趨崇階,遙瞻黃幄映。魄動見前和,慟哭長河亙。降階焚祭辭,天地痌孤奮。毅力無艱難,至誠終格應。義激將作臣,集事效速迅。合沓萬靈趨,奔走百執駿。哀哉蒼梧葬,娥皇終袝舜。薄海動悽愴,百國赴觀臨。坎閉空靈輿,匍匐臣力盡。璨璨翠玉珰,遺佩承懿訓。豈意遠小臣,寵錫絕貴近。嗣皇念精忠,臨軒召入覲。松柏旌其廬,郁律天章勁。巍峨金粟堆,有待貞柯蔭。帝日種樹職,直節惟汝稱。殊恩出阽危,九死寧足殉。向來昜代初,戎馬率蹂躪。掘發理無完,遑問樵采禁。我朝秉忠厚,遠駕百代勝。監護明諸陵,備禮無缺剩。三祖逮八宗,恭儉自天性。視民每如傷,何罪于百姓。土崩古未有,瓦全豈彌恨。昔人表冬青,辛苦悲至行。今茲備榮哀,天人稍可證。煌煌萬年碑,悠悠四時運。拱把望參天,敢阻霜雪盛。抱木暫未枯,長镵以為命。
何以定交契,贈君高山石。何以保貞堅,贈君青松色。貧居過此外,無可相彩飾。聞君碩鼠詩,吟之淚空滴。
五帝三皇主,蕭曹魏邴臣。文章惟返樸,戈甲盡生塵。諫紙應無用,朝綱自有倫。升平不可記,所見是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