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史何錫川使襄楚二藩便道省覲
受社新恩下未央,
詞臣頒冊路輝煌。
人如梅閣來何遜,
地是蘭臺對楚襄。
覽勝名都供作賦,
趨庭佳節會稱觴。
懸知別夢吟池草,
多在春卿署里芳。
受社新恩下未央,
詞臣頒冊路輝煌。
人如梅閣來何遜,
地是蘭臺對楚襄。
覽勝名都供作賦,
趨庭佳節會稱觴。
懸知別夢吟池草,
多在春卿署里芳。
接受新的恩命從朝廷出發,文學侍從奉命頒冊路途榮耀。您如才高的何遜從梅閣而來,所去之地有蘭臺般的文署面對楚襄。在名都游覽勝景可創作詩賦,趁佳節省親與家人舉杯同慶。料想別后夢中吟誦‘池塘春草’之句,詩名定在禮部官署中傳揚芬芳。
未央:漢代宮殿名,此代指朝廷。
詞臣:文學侍從之臣,多指翰林院官員。
何遜:南朝梁詩人,以詩文著稱,此處喻指何錫川才華橫溢。
蘭臺:漢代宮廷藏書處,代指文臣官署。
趨庭:《論語》載孔鯉‘趨而過庭’受父訓,后指子女省親盡孝。
稱觴:舉杯祝酒,此處指家人團聚慶賀。
池草:化用謝靈運‘池塘生春草’詩句,喻指詩思靈感。
春卿:周代春官宗伯掌禮儀,后代指禮部官員。
此詩為送別太史何錫川出使襄、楚藩國并順路省親而作。明代藩王就封需朝廷頒冊,翰林詞臣常奉命執行此類使命。詩中既體現對何錫川職責的重視,也呼應明代士大夫重孝道、尚文才的社會風尚。
全詩緊扣‘送使’與‘省覲’主題,以典雅筆觸贊美友人使命榮耀、才華出眾,祝福其行程順遂、家庭團聚,展現明代士大夫間的交游情誼與文學雅趣,是典型的應酬贈別佳作。
言詩卜子夏,作賦馬相如。
三十六字母,文公之四書。
知君便便中,自有一石渠。
以貌失子羽,諸公其慎諸。
三皇之世正熙熙,
烏鵲之巢俯可窺。
當日一般情味切,
初春天氣早晨時。
會面為難別更難,簡書頻促上征鞍。
贈言無計將何贈,官況同清笑此官。
未許青山當玉瀝,好從仙吏問金丹。
望君此后佳消息,如向晴云高處看。
一白渾無際,頓教徑路微。
江頭人獨釣,驢背與遄飛。
銀海澄千界,琪花燦四圍。
絮飄沈復起,鹽撒是耶非。
鳥覓巢多誤,鴻留爪尚稀。
荒黎悲轉壑,卒歲嘆無衣。
扶桑暖翅接金烏,韝上饑鷹待一呼。
懸滴梅梢珠璀璨,墮花檜頂粉模糊。
明年翠浪麥須好,何處青簾酒可酤。
萬里江山誰畫得,天開新樣雪晴圖。
柁折檣傾舟晏如,風濤淮口戒心初。跛行豈賴婁丞相,魚腹幾從楚大夫。平地人于看處愕,陰功神定暗中扶。道人無懼還無喜,斜日船頭自曬書。
燕南倦客江東去,一見澄江眼為開。紅日遠疑從地起,青山近欲傍人來。中流擊楫空懷志,南國持衡獨愧才。漸覺故鄉風物近,十年一到思悠哉。
崩崖百丈俯驚湍,未到先憂到卻安。夜枕江聲宜客夢,午窗山色任人看。欲尋往事空題壁,不廢公程且解鞍。眼底桑田與滄海,人間得失浩漫漫。
王氣東南日夜浮,畫船十只向神州。山當好處如曾識,江到平時只似游。兩岸人家從北固,六朝事業付東流。天風莫送征帆急,景物詩家要細收。
大江東畔小蓬山,山下時魚近可扳。蒼玉千年浮浩渺,白銀萬頃漱孱顏。諸天眼見虛無里,一葉身驚出沒間。不是舟人無次第,要將奇觀與人看。
白下秋風擢桂枝,桂枝今日豈吾司。鐘山宛宛行來見,淮水悠悠別后思。平市煙花應我識,前朝陵寢沒人知。道傍不用爭先睹,便是當初赴試時。
復閣周垣深復深,重門魚鑰夜沉沉。海潮忽涌囂聲動,山雨橫來筆陣侵。鏡出秦樓憐我沗,馬空冀野定誰任。悠悠淮水東邊月,十九年前此夜心。
未謂中秋今夕是,外簾瓜果特多儀。月侵屋入窺文卷,席趁檐斜閣酒卮。艷魄不辭忙里看,新寒先報客中知。燕山海月同誰賞,北望詩成有所思。
京城人馬簇如煙,秋榜何人看獨先。折桂也應懷此日,插花那復似當年。網羅麟鳳東南盡,坐應奎星上下聯。記得畫堂東畔席,和家衣缽定誰傳。
碧城睥睨斲山根,山勢東來聳獨尊。天上龍文成五彩,地中乾象應三垣。平成萬世功思禹,冠帶于今制改元。圣烈神謨三百冊,小臣瞻拜復何言。
三百六旬歲周,
一十二度月圓。
試問姮娥甲子,
和閏到今幾年。
古皇手造今山川,云斤月斧勞諸仙。
群魔忽撼天樞顛,鸞驚塵駭紛翩躚。
烏藏兔匿難高懸,海水上沒昆侖巔。
黑風滾滾吹腥膻,神州逼迫艱回旋。
微臣矢愿康逆邅,綠章排云奏九天。
上鼓雷鼓鞭電鞭,廣樂未散鈞天筵。
濛濛俯瞰齊州煙,末劫重轉龍漢年。
賜臣玉策策萬全,輔似仙力呼喬佺。
神勇凌厲方無前,赤縣奠定黑海鮮。
萬萬蟻命蘇顛連,群魔藉作驅除先。
虎熊狼豺供獵田,道高魔退完仙緣。
燒天劫火火不然,手持世界還圣賢,天樞八大仍高堅。
吁嗟乎!萬靈感頌吾皇功德真無邊。
有客有客吟澤畔,短墻缺岸蓬蒿亂。妖魚撥剌白蛇橫,橫皮塔下無昏旦。我生胡為在曠野,盲風夜號塵滿案。鹿門無妻獠奴走,皮骨空留腸已斷。嗚呼一歌兮思傍徨,高天為我零寒霜。
鷂子塢寒山鬼行,有冢累累黃蒿平。往年拾骨方家峪,攜母就父同隹城。朝廷雖頒兩道敕,塵車茅車空有名。幽宅一閉不復曉,夢中往往疑平生。嗚呼二歌兮歌似哭,白楊瑟瑟悲風木。
六月六日夜飛電,坐草畏風不敢扇。我行呼妹炊蘭湯,浴弟盆中看婉孌。長大有才實倍我,學字磨穿青鐵硯。口絕鹽醯恥共牢,相隨南北常相見。憐我無依在我傍,寒原幽谷同貧賤。嗚呼三歌兮歌樂饑,鹡鸰鴻雁霜洲飛。
大妹哭夫城東隅,小妹哭夫海昌廬。城隅淚干海昌濕,新鬼舊鬼爭冥途。買舟昨日吊新鬼,雉經暑月無完膚。牽衣頓足相向哭,弟妹失聲眼盡枯。三年不見語音改,是耶非耶燈前呼。可憐頭上榛半尺,良人一擲簪珥無。嗚呼四歌兮轉凄切,野田水澀寒聲咽。
雄雉單飛兩雌死,大夫歸來哭內子。楊家孤墳草蕭蕭,李家靈衣風靡靡。去歲長安笑語喧,今年晙帳煙塵委。霞帔新裁翟冠好,芳魂不去驚猶視。嗚呼五歌兮意難陳,鼓盆欲下還逡巡。
有女有女寄外家,伶仃飄泊空如花。采得雙柑不忍食,索人遠過投阿爺。陶令多情中郎苦,一形一影西日斜。愿汝出門鼓琴瑟,不愿去國悲胡笳。嗚呼六歌兮音轉細,晦日無光掩青桂。
白白袒免頭上繞,兩度三號哭年少。長夜幽林嘆一聲,山鳥驚飛虎倀叫。千里提攜多苦辛,十年夢寐空啼笑。病骨棱層影漸銷,莼香何日生秋廟。嗚呼七歌兮歌正哀,操戈揮日登荒臺。
剪燭西窗夜漏頻,旅懷遙想客中身。
土人舉火驚村鬼,閩客揚帆祭海神。
待月觀潮懸瀲滟,看山走馬踏嶙峋。
當年游屐存空匣,門掩瀟條懶是真。
小雨林塘凈碧羅,田田分得夜光多。
江姝唾逐天風落,仙掌晴分曙月過。
幸未贈來愁結佩,若為采去誤凌波。
蕩舟耶女休相妒,樂府虛裁《一斛歌》。
龍骨車鳴水入塘,
雨來猶可望豐穰。
老農愛犢行泥緩,
幼婦憂蠶采葉忙。
江南正月一尺雪,南郭門前春水生。柳條快染黃金色,待我放船溪上行。
今年臘前不見雪,開歲兩度白紛紛。平明推戶看庭樹,一色梨花都是云。
急霰打窗鳴不止,坐剪紅燭到三更。莫笑煮茶無小妾,也知掃雪小童清。
燈花巧綴蜻蜓眼,定有何人明日來。便借仙翁東郭履,溪南溪北看花開。
肯因冷澹怨年芳,
霜滿寒林月滿塘。
至白世間惟玉雪,
不如伊處為無香。
銜書授箓也休論,棲宿猶堪傍市門。何事空村來啄粟,可知挾彈有王孫。
昏目還應慮夕暉,春暄且趁短垣飛。無端一陣催花雨,濕透嘉賓褐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