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馬大夫辟佛五首 其五
貪真不去只談空,
近代禪林盛此風。
憂世最憐秦地老,
指迷端有洽中公。
貪真不去只談空,
近代禪林盛此風。
憂世最憐秦地老,
指迷端有洽中公。
貪戀真如卻不肯舍棄,只空談空性,近代禪林里盛行這種風氣。憂慮世事最同情秦地的老者,能指引迷津的正是洽中公。
貪真:貪戀佛教所謂的‘真如’(指永恒不變的實體),此處批評執著于玄理。
禪林:禪宗寺院,代指禪宗界。
秦地:指今陜西一帶,或泛指北方地區。
洽中公:對馬大夫(或所指對象)的尊稱,‘洽中’有調和、中正之意,此處指其能撥亂反正。
此詩為作者與馬大夫共同反對佛教流弊時所作。當時禪宗盛行空談‘空’‘真’等玄理,脫離現實,作者借詩批判這種風氣,同時肯定馬大夫(洽中公)能指引迷津、關注世務的務實態度。具體創作時間或與唐代中晚期儒佛論爭背景相關。
全詩批判近代禪林空談玄理、脫離實際的風氣,表達對民間疾苦的關懷,并贊揚馬大夫(洽中公)撥亂反正的作用,體現了儒家經世致用的思想,是‘辟佛’主題下的現實性詩作。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先生如蓍龜,萬事可告猶。勛業輕黃屋,得賢方解憂。念昔匯征日,民瘼庶有瘳。莫賦歸去來,袞衣或能留。
寒風動原野,密雪度層軒。素積長郊色,青馀遠岫痕。輕冰幽沼合,棲鳥暮叢喧。邊騎暗河洛,應無閉戶袁。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尚余遺孽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
鐙彩幻明霞。玉樹亭亭出絳紗。對坐調弦儂與婿,琵琶。鳳尾還將半面遮。舌底粲生花。唱得新詞句句佳。三笑留情原是妄,偏夸。妄事如真一笑嘩。
儒官冷落似村居,蒲艾葵榴色色無。卻有一尊春釀在,醉眠猶勝楚三閭。端陽正是獨醒時,閒坐難忘一酒卮。有客似憐官況冷,山童日午送戎葵。
公去吾道辱,公來吾道榮。生民系休戚,國勢隨重輕。先生如九鼎,坐折奸宄萌。天如欲平治,用舍若為情。
騁辨群英會上,揮豪大字堆中。老夫猶有少年風。不許光陰閒送。凍草已蘇新綠,微陰不礙春融。明年急務在耕農。學把芹泥翻動。
平時愛著游山屐,今到匡廬第一回。削壁插天星漢落,飛泉震壑石門開。村過五柳懷松菊,寺訪雙林憶草萊。此是人間清凈地,風高晶冷絕塵埃。
廣平鐵石清便賦,信國水墨橫斜枝。總是平生和鼎手,更憑誰寫簡齋詩。素衣喜不污緇塵,貞女江頭見似人。桃李門墻零落盡,江南猶有一枝春。
造物雖茫茫,至人自囂囂。雖稽具瞻意,欲全千仞高。富貴一敝屣,功名兩鴻毛。獨知退為樂,可憐夸者勞。
相逢獄里倍相親,共話雄圖嘆未成。臨別無言唯翹首,聯軍已薄沈陽城。
嬌梨嫩柳春煙暖。煙中有、雙飛燕。遠從遼地,近歸吳會,訝道林園都變。度香徑、花苑縈紆,倚雕欄、露臺高顯。乍掠清波側面。又呢喃、語窺窗眼。舊巢仍固,濕泥重綴,處處低徊留戀。嘆如此、家國無雙,竟連年、故人書斷。
采菊籬根蕊尚青,開門稚子喜新晴。笑翁錯料人間事,風雨如何不滿城。四壁寒蛩已可憐,一庭風露轉凄然。杜陵便是歸來早,也有荒閒負郭田。日日言歸未得歸,翻令兒女笑寒饑。而今已覺歸非遠,為報山猿野鶴知。
周公非汲汲,仲尼豈皇皇。吾道無若人,孰能相維綱。古今異倫軌,英風自相望。下民今喁喁,造物太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