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中即事
關門南北雜戎夷,
草木秋來即出師。
落日風沙長暝早,
自古邊功何不立,
漢家中外自相疑。
關門南北雜戎夷,
草木秋來即出師。
落日風沙長暝早,
自古邊功何不立,
漢家中外自相疑。
邊關南北混雜著戎夷等少數民族,草木入秋時就開始出兵作戰。落日時分風沙彌漫,天色早早昏暗。自古以來在邊疆建立功業為何難以成功,原來是漢朝內外相互猜疑。
朔中:北方地區。
戎夷:古代泛指少數民族。
出師:出兵作戰。
暝:天色昏暗。
邊功:在邊疆建立的功業。
中外:朝廷內外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在一個動蕩的時期,邊疆戰事頻繁,朝廷內部存在權力斗爭和相互猜忌的情況。詩人身處北方邊疆,目睹了邊疆的復雜局勢和戰爭給百姓帶來的苦難,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揭示朝廷內部矛盾對邊疆戰事的負面影響。其特點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個側面,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昔夢驂八駿,往赴明宮昭。朝發赤水陽,夕抵昆崙椒。恭陪瑤池宴,親聆白云謠。云來何英英,云去何飄飄。山川悵悠阻,樓臺空闃寥。想像云和笙,青鸞度秋霄。
吾儕生而有志在四方,胡越秦楚同一堂。盛年負劍去鄉國,縱橫八荒周五岳。君不見席不暇煖突不黔,千秋萬古稱圣賢。我生恨不逢二子,負書擔囊隨驥尾。騏驎局蹐同駑駘,老死櫪下真可哀。故人知我愛游走,遠札招邀來谷口。谷口秋高瓜滿園,思量窮老終閉門。今朝名山興無那,東行路打羅浮過。羅浮仙人為葛洪,相逢別去何匆匆。臨岐贈我雙白鶴,千里高飛到長樂。到時九月秋正寒,主人苜蓿供盤餐。飽食登高縱歸目,回首故山見茅屋。茅屋中間有阿誰,因風寄語遙相思。嗟哉人生豈得長麋聚,白日西馳水東去。去矣乎,去矣乎,天生我輩無賢愚,圣賢不學皆凡夫。凡夫圣賢何所學,覺即不迷迷不覺。一朝臭腐化神奇,典墳丘索成糟粕。我今垂出門,安知行路難。百里半九十,前路何漫漫。但須另刮一雙目,別來三日還相看。
獨行公夙愿,垂盡更何從。杞國但無事,九州仍朔風。鬢蒼時自失,鹿逝手誰空。飛燕承恩罷,將毋古淚紅。
一花香十里,更值滿枝開。承恩不在貌,誰敢斗香來。
招搖直雙華,河伯匯三秦。泰時神明地,宗周禮樂人。霞流明月滿,露浣白華新。不共千秋業,離居惜此晨。
十年行役厭間關,一第初收鬢已斑。重念此生難報處,君親恩德重丘山。
對景如何可遣懷,與誰江上共詩裁。江長景好是難盡,每自臨風愧乏才。
三五月明滿,三五月明缺。行人去未遠,忽若三年別。此時道路間,北風何獵獵。局促瘏馬悲,蕭條秋草歇。所遇非所歡,中懷安可說。不念故里閭,甘為苦霜雪。
小橋南北總春風,多少詩情杖屨中。高閣卷簾還坐我,天涯芳草更無窮。
內園停使節,地主敞華筵。釃酒黃粱薄,登盤紫芡圓。軍聲飛鳥外,鄉思捲蘆邊。向夕無探騎,平沙直際天。
君家叔父久登瀛,隨侍三年在帝京。學道青編窗下誦,還鄉綠酒馬頭傾。雪晴關塞猶聞雁,風暖郵亭未囀鶯。握手臨岐那忍別,陽關頻唱第三聲。
王生本靜者,郡邑少經過。家住清江曲,春來白鳥多。親庖余酒肉,官賦入菱荷。歲莫兼相憶,臨流獨詠歌。
坐籌紆廟略,立道是邊機。但拜封侯印,何曾著鐵衣。
丁年如昨夢,相見欲沾巾。廢蓼愁相向,歌薇老海濱。醉眠秋倦客,曉別月孤人。應念俱流落,交情一倍親。
千里暮山橫紫翠,一鉤新月破黃昏。兒童竊食不知禁,格磔山禽滿院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