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詞 內廷
百草斗馀欣令月,五絲縈后祝遐年。洞房風暖垂靈艾,神沼波深競綵船。
披風別殿地無塵,辟惡靈符自有神。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
由來佳節載南荊,一浴蘭湯萬慮清。仙苑此時收百藥,鍊丹飛石保長生。
一一雕盤分楚粽,重重團扇畫秦娥。宮闈百福逢嘉序,萬戶千門喜氣多。
百草斗馀欣令月,五絲縈后祝遐年。洞房風暖垂靈艾,神沼波深競綵船。
披風別殿地無塵,辟惡靈符自有神。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
由來佳節載南荊,一浴蘭湯萬慮清。仙苑此時收百藥,鍊丹飛石保長生。
一一雕盤分楚粽,重重團扇畫秦娥。宮闈百福逢嘉序,萬戶千門喜氣多。
百草爭奇斗艷之后欣逢這美好的端午時節,五彩絲線纏繞后祝福長壽萬年。內室暖風輕拂懸掛著靈驗的艾草,神異的水池中彩船競相劃行。披風別殿地面潔凈無塵土,驅邪的靈符自有神靈護佑。九子粽香氣撲鼻仙酒已釀熟,眾人共仰帝王尊顏祝愿千秋萬春。端午佳節由來起源于楚地,沐浴蘭湯可讓萬種煩憂盡消。宮廷苑囿此時采收各種藥材,煉制丹藥飛石以保長生不老。雕刻精美的盤子里分盛楚地粽子,層層團扇上繪制著秦地美女。宮闈之中百福齊聚恰逢美好時節,萬戶千門都洋溢著喜悅之氣。
令月:美好的月份,指農歷五月端午所在之月。
五絲:五彩絲線,端午習俗中用于纏繞手臂以祈福。
靈艾:有靈性的艾草,端午懸掛艾草驅邪的習俗。
神沼:宮廷中神圣的水池。
辟惡靈符:驅邪的符咒,端午佩戴或張貼以避災。
九子粽:端午特有的粽子,由九個小粽相連組成。
仙醴(lǐ):指宮廷中釀制的美酒,喻其珍貴如仙酒。
宸(chén)極:指帝王,代指皇帝。
南荊:指楚地(今湖北一帶),端午起源于楚地的說法。
蘭湯:用蘭草煮的水,端午沐浴蘭湯可除穢祈福。
雕盤:雕刻精美的盤子,用于盛放節日食物。
秦娥:指秦地的美女,此處形容團扇上的美人圖。
嘉序:美好的時節,指端午。
此詩應為宋代宮廷端午節時的應制作品,描繪內廷慶祝端午的盛況。宋代宮廷重視端午習俗,詩中反映了當時掛艾草、劃彩船、佩靈符、食九子粽、浴蘭湯、收百藥等節日活動,體現皇家對傳統習俗的遵循及對吉祥安康的祈愿。
全詩以端午為背景,細致描繪宮廷內外的節日場景,融合民俗與宮廷特色,既展現了端午文化的豐富內涵,又傳遞了對帝王、宮廷及百姓的美好祝福,是宋代宮廷端午文化的生動記錄,語言典雅,內容充實。
西山景色近如何,
猶記當年愛國歌。
噩耗屢傳余仍健,
殷切申請薩婆訶。
白草荒煙淡,蒼山古道斜。
雁將天作路,雀以樹為家。
日暮樵歌返,秋成社鼓撾。
村民性淳樸,留客話桑麻。
斷木才脫粟,
濕薪空爆竹。
朝餐動及午,
柰此雷鳴腹。
往日孫陽翟,才可任遺補。
擊強如摧枯,食檗不知苦。
屬者缺諫垣,時論或未許。
儻可假一邦,使民作鄒魯。
素無出門緣,少得稱意時。亦欲勉為好,隨復有敗之。
長短不相補,事過然后思。安能免悔吝,空自長嗟咨。
緬懷古至人,婉婉靜女姿。動靜無留閡,鉛朱得所施。
悠然游于世,誠哉丈夫師。
人生亦何貴,但得與人平。失意難為妍,乘時易為名。
無情任去來,愛彼水上萍。
依依夕風起,淡淡春波生。
美如耳馀交,惡如黡澤爭。事奇終有反,不如退為榮。
太平處處是優場,
社日兒童喜欲狂。
且看參軍喚蒼鶻,
京都新禁舞齋郎。
遲明騎馬謁朱門,
安得梅花入夢魂。
慚愧高人眠正熟,
一生知不受人恩。
誰寫江南雪后枝,疏花冷蕊玉參差。頻迦也管西來意,啼到青天月上時。
雪壓南枝凍未消,山禽和夢立寒梢。分明一片黃昏月,留向禪床伴寂寥。
花中萼綠夙稱仙,特立亭亭斷俗緣。
綃帳乍開晴飏雪,羽衣初化曉浮煙。
生成孤瘦依檐下,收盡高寒到檻前。
最愛林間清意味,片云流地月當天。
蕉葉飄零桂葉枯,
東歸片影嶺云孤。
春風桃李新陰滿,
待補山城種樹圖。
春雨桃花,見前夜、苕溪初漲。喜良友、東來雙漿,布帆無恙。白雪詩歌行笈里,青霞笑語吹臺上。更舉杯、邀月有江鱸,樽堪餉。
樊川夢,情難漾。旗亭句,人空唱??从畏鋽_擾,蜜為誰釀。燕市漫彈高士筑,鄧林本是仙人杖。問何年、乞得鑒湖歸,臣無狀。
秋老苕川,故人來、雨窗橫膝。念往日、歡場勝事,而今非昔。阮叟尚能矜曠達,盧郎未便稱榮適。但錦囊、佳句字頻探,金壺漆。
詩酒計,誰能得。山水約,應無失。想心期有素,亮予非飾。剡雪且須留棹住,杜陵不礙將絲乞??赐じ?、落木亂離悰,真堪惜。
好友經過,客同住、蕭齋促膝。更羨是、殷勤投贈,慰予從昔。名士誰能過衛玠,詩人偏愛隨高適。較當年、杜義更如何,睛如漆。
傾蓋處,君相得。棹舟來,吾未失。信風流蘊藉,無煩修飾??癫葜表毴咕殞?,新詞不用巾綃乞。想五陵、裘馬正當時,時應惜。
旸谷升朝曦,靈巖發晴光。巒峰削金碧,林木流蔥蒼。延暉入琳宮,影落浮圖長。孝子葵藿心,傾向亦皇皇。
巨浸不可測,群山繞其潯。夜深上圓景,天水光相侵。風帆照遠近,沙鳥明浮沈。徹底年年清,照見哀哀心。
山寺延倒景,煙霏坐來深。殘紅斂杰閣,浮翠迷遙林。歸鳥晻靄中,高塔亦陰陰。瞑色欺淚眼,猶聞鐘磬音。
山川有佳氣,飛飛滿穹窿。變態既靡常,間色亦匪同。隨時作霖雨,贊此化育功。凝睇不可休,疑親在云中。
天平帶晴嵐,蒼翠彌巒岡。松筠既叢茂,泉石亦幽芳。先正百世人,廟食山之陽。眷言慕遺德,至孝能顯揚。
海云近佳城,佳樹特連理。英英著冬花,壘壘屏障起。紅芳冒冰雪,羞與桃李比。元勛光舊廬,吾慕逃虛子。
禪林茂脩篁,翠影蔭玄室。清風入林杪,鏘鏘奏金石。六逸不可招,七賢已陳跡。感古重傷今,游魂竟何適。
廟古松亦古,居人不知年。直干凌碧落,深柯入黃泉。上有白鶴巢,下曾見牛眠。殷勤筑禁步,勿使根株連。
平疇萬頃馀,多稼垂秋成。農人畢收穫,坐見百室盈。比屋既足食,公家亦寬征。孝子薦時羞,取以供粢盛。
伏龍來東南,蜿蜒氣凝結。孝思卜先隴,神人指真穴。登高佇遐瞻,暮景慘分列。髣髴見親容,長吁淚成血。
記取風流年少時,蹁躚旋舞斗腰肢。
南朝舊恨馀豐韻,六代新愁付雨絲。
情緒依依空有憶,輕盈漠漠不勝吹。
靈和殿里堪惆悵,欲把柔條寄所思。
老去神情非叔寶,
向來眉目比文淵。
惟詩尚有新新意,
匹似幽花晚更妍。
雞鳴催客起,帶夢走江鄉。
竹似嫌人俗,山應笑我忙。
兩溪分燕尾,一徑轉羊腸。
不是勤民事,何緣破曉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