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北窗二首 其二
水際柴荊晝不開,臥聽微雨雜輕雷。
春蠶滿箔眠初起,社燕爭巢去復來。
海檜屈蟠依怪石,山榴零落點蒼苔。
一樽及此風光美,車下長坡底用推。
水際柴荊晝不開,臥聽微雨雜輕雷。
春蠶滿箔眠初起,社燕爭巢去復來。
海檜屈蟠依怪石,山榴零落點蒼苔。
一樽及此風光美,車下長坡底用推。
水邊柴門白晝緊閉,我臥著靜聽微雨和輕雷交織的聲音。春蠶在蠶箔里睡足后剛剛起身,社燕忙著爭巢來來去去。海邊的檜樹彎曲盤繞在怪石旁,山石榴凋零的花瓣點綴著青苔。面對如此美好的風光,我飲下一樽酒,此時就像車下長坡,何須再費力去推。
柴荊:柴門。
箔:養蠶用的竹篩子。
社燕:春社時來的燕子。
海檜:海邊的檜樹。
山榴:石榴花。
樽:酒杯。
底用:何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是作者在初夏時節居于鄉村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詩人處于閑適的生活狀態,因而能細致觀察并描繪出鄉村初夏的景色。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初夏鄉村風光,突出了景色的生機與寧靜。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優美,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和對自然的熱愛。
西風過后,更無落葉作秋聲。錦機偏動幽情。萬里天涯路窄,何處月長盈。嘆滄波一片,輕換陰晴。凝眸短檠。渾未辨、舊時明。況又瀟瀟細雨,遙夜爭鳴。繁華夢久,怕相將、都付與云屏。愁玉女、立盡殘更。
鹿皮之翁擁腫馀,牧牛精舍方鄰虛,香爐茗盌同安舒。刳心楞嚴契妙理,不離一切根塵是。
價買江濱水草灘,兵民放牧各相安。馬肥足壯軍行色,蹂躪無虞賴長官。
嫩展旗槍,有靈根裊裊,亭亭斜倚。伶仃乍見,便是藐姑仙子。纖腰倦舞,又羅襪、踏波而起。休誤認,杯內靈蛇,負了雨前清味。天然一莖搖曳。愛云花霧葉,青蔥如此。擎甌細品,漫擬苦心蓮蕊。靈機偶動,又添得、喜花凝聚。應卜取、佳客連翩,桂舟共艤。
象胥周諭說,輶使漢方言。官失才難就,時窮學愈尊。崚嶒憐歲月,辛苦拄乾坤。老病滄江去,相期答圣恩。
竹西尺素使者還,錦囊什襲款我關。忽割紫云落書幾,已看青玉臨屏山。歙西龍尾深溪石,黼形縠理秋空碧。曾是嵐蒸露浥來,尚澄波蕩星涵色。記得銘題汴宋時,玉堂學士臣蘇軾。君今此硯羅紋光,拂拭猶似風字長。泗濱浮磬詎儔輩,藍田尺璧差等量。青州紅線銅雀瓦,吾家端巖羞雁行。金昆得此視眉子,陶泓毛穎歡一堂。故人清班扈丹陛,八千里外懷迢遞。磨鉛謂可箋蟲魚,涴壁未能成篆隸。何以報之永綢繆,茅齋四顧惟蘿薜。迂我已謝子墨卿,寄君欲寫華嚴偈。
天心復處是無心,心到無時無處尋。若謂無心便無事,水中何故卻生金。
參禪余事話纏綿,小劫人間七十年。窗外古梅花似雪,至今無復影娟娟。
飛旐嗔人眼,舟師諱莫言。但求歸骨肉,寧復吝行纏。百歲終同死,他生更結緣。惟應謝浮世,父子見重泉。晝夜同生死,達人垂大觀。彭殤均此氣,天地一圓棺。老境成癡夢,浮生過急湍。此心遠相送,長夜路漫漫。長途歸短柩,默默托諸侯。節照千山暮,帆開五月秋。鄱陽趨鏡水,章貢奪灘流。去去休驚恐,梅關近廣州。回生空袖手,送死謾題詩。腸斷南城外,舟催閘鼓時。鄉心飛野馬,身計絆殘棋。知汝英靈在,能無念父慈。
何處湘山望里悲,九疑千載有遺思。尋常一帶愁云鎖,不遣行人到更疑。零陵南去有珠丘,當日皇英湘水留。九處云山無路覓,至今瑤瑟使人愁。昔聞虞帝治垂衣,五月南巡遂不歸。當日夔龍誰護從,更無人挽翠華旂。
花開銀燈暗,花落銀燈明。黃昏人未睡,開落最關情。
疏林瘦竹。作萬種凄涼,寒夢難續。謾立闌干,遙攬春暉,天涯空自盈目。紅消翠減憑誰記,且傍這、小窗橫幅。任秋來、落葉無情,送盡玉蟬哀曲。猶喜庭前素羽,碧云明月里,顧影忘獨。料得融融,絲勝椒盤,仙骨露華香熟。簾前陣陣南來雁,莫寄與、離愁棖觸。算世間、一例春空,只有萼華凝綠。
潭邊春水碧于苔,為聽泠泠溪畔來。不耐顛風阻人興,漁舟欲上又吹開。
夏港元明最巨流,葫橋跨峙足千秋。洞環二十波瀾闊,疑是長虹一道浮。
解纓息塵駕,復此園田居。昊穹靳白日,后土成沮洳。今晨雨初霽,良懷浩然舒。玄蟬鳴灌木,高鴻淩太虛。飄風卷蓬藋,奇岑映吾廬。揮杯適真性,行歌隨所如。離離原上苗,混混隨流波。久無持祿資,所望良已多。農人速吾駕,及此風日和。南疇理荒穢,勞者相與歌。間關林中鳥,窈窕陌上華。生態足娛悅,豈憚重荷鋤。散步衡茅下,萬木環芳洲。白鷺矯其羽,清飆送回流。云何雨無正,雅違林與丘。肅肅天界澄,泱泱川潢收。庶物露其生,景風亦和柔。及辰盍朋好,濁醪相勸酬。清言閑長謠,冥會臻神幽。巍巍紫芝翁,千載相為謀。緬彼商山時,為樂有此不。委形宇宙內,縱浪將焉求。端居撫靈化,流幻成陰晴。晨雞奏天色,起覺衾綢輕。籓籬未云樹,溪壑浩已盈。抱獨有馀豫,焉知世上情。邂逅適所愿,丹葵耀其英。搖搖庭綠中,有鳥時一鳴。物色每如此,聊以觀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