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出游三首 其二
平生與世曠周旋,惟有清游意獨便。
小灶炊菰山市口,束芻秣蹇海云邊。
春融恨欠舒長日,秋爽已悲搖落天。
首夏清和真妙語,為君誦此一欣然。
平生與世曠周旋,惟有清游意獨便。
小灶炊菰山市口,束芻秣蹇海云邊。
春融恨欠舒長日,秋爽已悲搖落天。
首夏清和真妙語,為君誦此一欣然。
我一生與世俗疏遠,只有自在出游最合心意。在山市口用小灶煮菰米,在海邊用干草喂跛腳的驢子。春天暖和時遺憾沒有漫長的日子,秋天清爽時又悲嘆草木凋零。‘首夏清和’真是絕妙之語,為你誦讀此詩我滿心欣然。
曠周旋:疏遠,不常往來。
清游:清雅的游覽。
菰: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莖可作蔬菜,果實可煮食。
束芻:一捆干草。
秣蹇:喂跛腳的驢子。
首夏清和:初夏天氣清爽平和。
此詩為陸游所作。陸游一生仕途坎坷,對世俗官場多有不滿。他喜愛游山玩水,這首詩可能創作于其閑居時期,在初夏出游時有感而發,以表達自己遠離塵世、享受自然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清游生活的向往和對初夏的喜愛。其特點是情景交融,以質樸的語言描繪出閑適的生活場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題材的多樣性,展現了他對日常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感悟。
朝來山雨暗平皋,間倚岑樓思郁陶。龍虎氣蒸云霧峽,馬牛風截石江濤。秋生衾枕詩懷瘦,路繞峰巒箐戍高。自信防身雙寶劍,不須持贈呂虔刀。
崧臺歷歲任沈浮,老友邀同羊石游。牡蠣墻高知近市,荔枝陰合一維舟。駕風海舶來東島,入夜蠻商遍酒摟。古寺最多官最冷,與君耐可度清秋。
一本論瓜瓞,連枝喜最親。推恩先邇室,略分講家人。盡洗膏粱習,須教學業醇。股肱兼耳目,屬望更諄諄。
八十二翁長閉關,為尋知己到名山。巖頭云走如迎客,谷口花開似解顏。鐘磬聲來天地外,樓臺色入有無間。老僧欲我留詩句,松月滿空鶴未還。
竹下流泉枕上聽,瑯玕細繞玉琤琤。都猜爾祖仍騎鶴,夜夜來吹月下笙。籀也長愁宿墨棲,相將洗硯鑿鵝池。今添竹塢新生水,盡蕩松煙舊死螭。
石廩峰高直插天,芳名耿耿舊流傳。好推佳惠敷寰宇,始信人間大有年。
黃葉溪頭兩板扉,十年計與素心違。談兵客厭殘棋局,被褐吾慚老布衣。水闊魚龍騰浪早,天長鴻雁拂云稀。江神識我應相惜,微祿何求久不歸。
釋迦滅度耶穌死,猶太沈淪印度亡。不信偉人難救國,宗風反化兩重洋。
海邊憔悴多情客,想見一枝寒玉色。愿君攀折贈馀香,勿使隨風自狼籍。
溪山雖好政須人,終日倀倀此水濱。試并欄干一回首,祇馀鷗鳥似相親。
繡屋銀屏,生小連枝開取。笑昭陽、合德空傳,雙絕二喬,傾國輸他未字。林下標風致,論才貌、誰甘第二。閨中費、幾許平章,連普添枝上花史。只數排行,難分娣姒,紅顏總相似。便成都眉樣,裝成一色,回心詞艷,香分何處。惱亂探花史,原只合、花間序齒。殊非是,十八封姨,花信知同乳。
一代詞章世共珍,文成九錫句尤新。石麟本是梁家瑞,不瑞梁家卻瑞陳。
朔風凜凜掃寒林,葉落歸根露赤心。萬派朝宗船到岸,六窗虛映芥投針。本成現,莫他尋,性地閑閑耀古今。戶外凍消春色動,四山渾作木龍吟。巢知風,穴知雨,甜者甜兮苦者苦。不須計較作思量,五五從來二十五。萬般施設到平常,此是叢林飽參句。谷之神,樞之要。里許旁參,回途得妙。云雖動而常閑,月雖晦而彌照。賓主交參,正偏兼到。十洲春盡花凋殘,珊瑚樹林日杲杲。皮膚脫落絕方隅,明了身心一物無。妙入道寰深靜處,玉人端馭白牛車。
松根攜弱弟,展墓淚頻傾。白發人何在,空山歲幾更。彌留繞床夢,瞻拜闔家誠。幾味饤盤冷,聊申返哺情。
大義開田創祖基,分明書契示傳持。兒孫不肯遺先業,乞食年年役路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