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昂維那出嶺兼呈應庵 其二
云黃山下老禪庵,
凌蔑宗風罪過多。
君若到門深問訊,
看渠伎倆復如何。
云黃山下老禪庵,
凌蔑宗風罪過多。
君若到門深問訊,
看渠伎倆復如何。
云黃山下有那古老的禪庵,它輕視宗門風范,犯下諸多過錯。你如果到了那里深入問候探訪,看看他到底還有什么本事。
昂維那:人名,維那是寺院僧職。
出嶺:離開山嶺。
應庵:可能是某一禪僧。
凌蔑:輕視、蔑視。
宗風:禪宗的風范、傳統。
渠:他。
伎倆:本事、手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禪宗發展可能存在一些違背傳統宗風的現象,詩人對此不滿,便借送友人出嶺之機,讓友人去探查相關禪庵的情況。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違背禪宗宗風的行為。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態度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禪宗發展中的一些問題。
當年詞賦滿林皋,閥閱瑯琊擅俊髦。驥足暫紆龐統駕,雞群聊試呂虔刀。齊封魯甸驅馳急,郢雪秦云眺望勞。咫尺風期同調在,碧天河上首重搔。
海山荔子冠炎荒,頗恨遄歸不得嘗。猶喜容南三月里,輕紅初擘一枝香。
上林宮闕凈朝暉,宿雨清塵暑氣微。玉斧照廊紅日近,霓旌夾仗彩霞飛。錦翎山雉攢游騎,金翅云鵬織賜衣。宴罷天階呼秉燭,千官爭送翠華歸。
金銅仙人雨中立,鉛淚恰如辭漢時。傾心脈脈何所待,愿見白日光陸離。
歲歲年年一罪人,戚懷未得了吾真。日供糲米堪糊口,夜展羊裘足掩身。塞上風霜寒將士,天涯桎梏老孤臣。總然不計生和死,觸目紛紛也慘神。
君不見萬石君家相濟美,齊魯諸儒無所比。又不見德公隱鹿門,有子勛名世代存。刺史懸車三十載,寧教五馬家風在。謝階玉樹倚庭芳,鳳毛奮跡勝昭代。邇來張樂宴洞庭,九轉還丹次第成。盤間千寶蟠桃熟,海涌三山菡萏青。賤子詩成浮大白,為君群致謫仙客。朝拜崆峒廣成子,暮揖朱明浮丘伯。
吳子乘春東入吳,飛花獻舞鳥提壺。此去囑君多載酒,直收春色過西湖。
負弩前呼地起塵,炎風烈日正隨人。暫投茅舍支拳坐,卻是從前倦客身。荊扉茅屋水平流,竹簟棋盤局未收。無用詢他名與姓,忙閒有分不相投。臧孫御叔悉名卿,飲酒何妨傲雨行。未似驅車日當午,敢嫌高士笑勞生。
如公真不惡,種竹作人看。有酒對之飲,抱琴于此彈。但隨天旦莫,肯逐世炎寒。莫道無遺蔭,參軍且轉官。
一樹古梅花似雪,半臨驛路半臨溪。美人玉笛吹何處,零落空山鳥自啼。
群動夜已息,秋聲適何從。仰視天宇高,微云浩無蹤。明月在庭戶,河漢上橫從。既莫知所始,何由究其終。我獨弦我琴,微風入疏桐。寫作清商調,感激意無窮。
似橘未挾霜,青青照泉水。長安不相見,觸下寧不喜。如何洞庭實,忽吐茲山里。平生笑汝陽,涎流于曲車。乃知老饕心,不掩閑中跨。踞石覬大嚼,慰我燥且渴。童子擷得來,竟為蜇慘遏。取貌失子羽,信言迷宰予。把之行且看,于以懲其余。
我生不知幾何年。天帝名我為瑤姬。家住昆崙懸圃上。日與帝女相遨嬉。朝出共飲玉中髓。夕歸自餐雪里芝。笑說人間日月老。清鏡長照冰霜姿。帝念遠游乃吾心所喜。命我辭家遠主長江水。江水西源玉山頭。蜿蜒如絲東向流。憶從金沙放舲舟。輕帆一日來高丘。高丘秀出巫山陽。陽臺日上云流光。群神喜我始臨此。為我新設白玉床。風亦歡然過瑤席。飛花微著天衣香。江上峨峨十二峰。笑看何似鏡中妝。行云低徊為沐發。驟雨瀟灑能飛涼。山中花木四時新。我來不記若干千萬春。側身西望忽惆悵。膝前錦瑟空橫陳。隨風飄過瞿塘下。歸路渾忘淚盈把。孰知往時乘駕之舲舟。化作滟滪堆頭之石馬。陰崖清猿晝夜啼。曦月不見風凄凄。漁歌千載多苦調。藥客獨尋迷故蹊。含情來往峽江路。但見奔流如電赴。百丈牽舟泣舟子。黃牛三宿猶如故。我殊不樂重上征。群神皆睡莫相迎。十二碧峰寂無語。月明虛聽松風聲。松壑蕭寥入夢初。誰歌三峽出藍圖。江流他日化燈海。照夜無須明月珠。我返巫山時。彩云正入宿。玉衡今稍移。世變一何速。孰知靈境片時眠。乃是人間明月春秋千數百回圓。拂衣東向望江天。山下旌旗揚日鮮。群鑿三巴兩岸石。高筑巨壩橫奔川。黃牛石馬難長在。江山每隨時代改。我愿助人早日截斷大江流。攜手同登巫山絕頂觀燈海。
江城殘雪里,人發剡溪舟。花急風翻去,潮生水逆流。傷心憐去雁,幽興托盟鷗。寄語東蒙叟,春山擬共游。
今我病深重,瞀眩一何多。驚觀遍地豺虎,吮血巨牙磨。誰向森羅玉殿,斫破斑斕鐵鍵,罡氣走妖魔。紛掠嬰兒去,浩劫有余波。丘之夢,禹之謨,舜之歌。陵夷誰料,四海一蟹舞婆娑。千古材愚忠慝,都化蟲沙猿鶴,蠕簇受麾訶。廿五傷心史,讀到淚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