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伯兄文明精舍 其一
圖書東壁映文昌,展卷悠然欲坐忘。
側見晴峰揮彩筆,曉看初日吐扶桑。
夢回池草春同麗,祝遍庭槐秋正蒼。
誰道子云甘寂寞,漢庭還擬獻長楊。
圖書東壁映文昌,展卷悠然欲坐忘。
側見晴峰揮彩筆,曉看初日吐扶桑。
夢回池草春同麗,祝遍庭槐秋正蒼。
誰道子云甘寂寞,漢庭還擬獻長楊。
書房里的圖書如東壁星般輝映著文昌星,展開書卷悠然沉醉幾乎忘卻自我。不經意間看見晴朗山峰似揮動彩筆,清晨觀賞初升太陽從扶桑升起。夢中醒來如謝靈運夢到池邊春草般美好,祝愿庭院里的槐樹在秋天依舊蒼綠。誰說揚雄甘愿寂寞,漢朝廷還等著他獻上《長楊賦》呢。
東壁:星名,傳說主天下圖書之秘。文昌:星官名,古人認為它主文運。
坐忘:道家語,指端坐而物我兩忘,此處形容沉浸于書卷。
扶桑:神話中日出的地方。
夢回池草:化用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典故,形容美好意境。
子云:揚雄字子云,曾閉門著書,后作《長楊賦》諷諫朝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兄長的精舍中,被書房氛圍和周圍景色所感染,結合自身抱負寫下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文人有一定的創作和發展空間,詩人心懷壯志,渴望有所成就。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讀書生活的享受和進取之心。其特點是景與情交融,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柳老黃鸝遷別樹,花殘粉蝶繞空林。道人不管春光去,看了紅芳有綠陰。
濯足夜灘急,晞發北風涼。吳山楚澤行遍,只欠到瀟湘。買得扁舟歸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滄浪。蟬蛻塵埃外,蝶夢水云鄉。制荷衣,紉蘭佩,把瓊芳。湘妃起舞一笑,撫瑟奏清商。喚起九歌忠憤,拂拭三閭文字,還與日爭光。莫遣兒輩覺,此樂未渠央。
山郭籠寒霧,江波浴遠天。長風雄鼓角,斜日送樓船。文事將軍解,名家武略專。相期樹勛業,博取漢貂蟬。
肥腯之牲,既析既薦。郁鬯之酒,已酌已獻。祝辭亦陳,和奏斯遍。享禮具舉,徹其有踐。
阿閣棱層羃曉陰,扶桑涼影映疏林。燕山北擁天都大,瀛海中涵月殿深。仙女乘鸞吹紫玉,才人騎馬勒黃金。壯游偶結高陽客,無復臨風動越吟。
一塊蒼頑石,頹然半水濱。可憐閻立本,徒寫五湖真。
妙處常存道豈高,個中得意自陶陶。空堂寂寞豐碑在,觀里何人復種桃。
虎頭癡絕自不癡,丹青妙處手得之。石巖戲畫幼輿了,酒狂更貌黃冠師。一人坐睡真被酒,二人杯杓不停手。一人回面愁不釂,二人直視開口笑。上有醉墨書者誰,翰林手題獨酌詩。題詩真識醉時味,畫圖如寫詩中意。珍藏不換一斛珠,李詩顧筆今世無。
眾喧不妨寂,獨往偶成游。閱世人將老,登臺月已秋。蒲荷叢暮氣,星宿沸清流。何事單衣客,悲歌起飯牛。
小步空庭夜色涼。迢迢銀漢掛天長。兒童愛唱月光光。幾點流螢飛野草,數聲啼蟀出東墻。西風消息費思量。
苦竹湓江宅,黃山秋浦亭。猿聲作頭白,客淚對衫青。笑爾悲鳧脛,知吾寄水萍。時時賴嚴尹,小隊出郊坰。
朝懸鵲印坐長楊,鋒鏑平銷一劍霜。射虎乍聞過灞岸,飛龍猶憶賦河梁。丹心自照論兵地,青眼頻輸結客場。獨有夷門舊賓從,偏從長揖問容光。
試問梅花,自逋仙后知音少。還又向、石林深處,結清邊友。心事歲寒元不改,一生清白堪同守。歷冰霜、老硬越孤高,精神好。心太極,天機早。閑共索,巡檐笑。只消他香影,都吟不了。五蕊三花才衍數,從頭只數花為壽。管年年、南極照南枝,杯中酒。
浮云開合晚風輕,白鳥飛邊落照明。一曲彩虹橫界斷,南山雷雨北山晴。
今夕復何夕,此地過中秋。賞心亭上喚客,追憶去年游。千里江山如畫,萬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頭。玉界擁銀闕,珠箔卷瓊鉤。馭風去,忽吹到,嶺邊州。去年明月依舊,還照我登樓。樓下水明沙靜,樓外參橫斗轉,搔首思悠悠。老子興不淺,聊復此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