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 十一 陳簡討獻章 晚酌
日?風微柳匝溪,分明莎徑未須迷。
鶯聲過澗還如近,蝶翅因花亦屢低。
心跡同原聊共賞,乾坤雙歇恰單提。
芒鞋是處尋春好,不揀蒼苔與沁泥。
日?風微柳匝溪,分明莎徑未須迷。
鶯聲過澗還如近,蝶翅因花亦屢低。
心跡同原聊共賞,乾坤雙歇恰單提。
芒鞋是處尋春好,不揀蒼苔與沁泥。
陽光溫暖微風輕柔,柳樹環繞著溪流,那清晰的莎草小徑不必擔心會迷路。黃鶯的叫聲穿過山澗好像還在近處,蝴蝶的翅膀因為花朵也屢屢低垂。內心與蹤跡如同原野般開闊,姑且一同欣賞,天地仿佛都停歇下來,此時只專注于這眼前之景。穿著草鞋無論到哪里都是尋春的好地方,不管是長滿青苔之地還是濕潤的泥土。
?(xùn):溫暖。
匝(z?。涵h繞。
莎(suō)徑:長著莎草的小路。
心跡:內心與蹤跡。
原:原野。
乾坤:天地。
芒鞋:草鞋。
沁泥:濕潤的泥土。
《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是詩人模仿明代諸家風格而創作的組詩。此詩模仿陳獻章風格,陳獻章是明代思想家、詩人,主張自然為宗。該詩創作時間難以確切考證,但從內容看,應是詩人在春日漫步鄉村時有感而發,體現了對閑適自然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春日自然景色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古代詩人風格的學習與借鑒。
壞墨殘縑閱幾春,灞橋風味尚如真。
摩挲只可夸同社,裝飾應難奉貴人。
舊向集中窺一面,今于畫里識前身。
世間老手惟工部,曾伏先生句句新。
入境少人煙,寒江碧際天。
小留因買石,久立待呼船。
笛起漁汀上,鷗飛縣郭前。
若無州帖至,令尹即神仙。
芋魁菜甲必同食,石田茅屋不忍析。
有時對床聽風雨,有時共燈窺簡冊。
大兄獨抱古人道,群季各修弟子職。
一門和氣常如春,紫荊花開庭草碧。
宛然生在舞雩時,又若坐于明道側。
吾嘗三復棠棣詩,周公千載有慙色。
共梨分棗能幾何,摘瓜煮豆堪太息。
區區錐刀未足讓,伯夷遜國采薇吃。
君能聚族真卓行,余亦為兄愧涼德。
莫年有意觀廬山,因作春風堂上客。
命拙躬耕逢歉歲,旋營水菽度晨昏。
晴天田舍禾歸窖,臘日山家酒滿盆。
護竹短墻修復壞,澆花小井汲來渾。
早知不是封侯相,蓑笠何因肯出村。
瀑映梅華何所似,蚌胎蟾彩浴寒江。
夢回東閣頻牽興,吟到西湖始樹降。
雪屋戀香開紙帳,月窗憐影掩書釭。
若將漢晉間人比,不是淵明即老龐。
祝鮀非是佞,莒仆未為兇。
鬼谷從橫舌,終南詭秘蹤。
斷無麟在藪,獨有鼠穿墉。
千古誰儔匹,依稀似敬宗。
經行愛此人煙好,面俯清溪背負山。
半??何妨呼渡去,小橋不礙負薪還。
遠聞清磬來林杪,忽有朱欄出竹間。
深處安知無隠者,卜鄰容我設柴關。
西北名山未徧經,詎宜倚杖立竛竮。
脈通氣數醫難曉,病在皮膚藥易靈。
昔走戰場??v靶,今居內屋更施屏。
平生受用嵇康論,欲獻公為座右銘。
一峰疊三洞,迺似弘景樓。
下洞初俯入,蘚室寒颼颼。
中洞忽躍出,有逕通玄幽。
豁然崖谷判,萬態誰??鎪。
或如植寶幢,或如綴珠旒。
或如鯤鯨飛,或如龍麟游。
石橋狀天臺,木棧疑蜀州。
稍憇大士巖,遂經羽人丘。
力窮至上洞,身載云氣浮。
未畢山水緣,勉為塵世留。
平生避地心,茲焉宜菟裘。
長斧樵青壁,短蓑耘綠疇。
獨恨汲路遠,溪澗皆背流。
會當逢異人,卓錫成靈湫。
嶠南氣候異中州,多病誰令作遠游。
瘴土不因梅亦濕,颶風能變夏為秋。
方眠壞絮俄敷簟,已著輕??又索裘。
自嘆幻身非鐵石,天涯豈得久淹留。
不覺離鄉久,南來驛使疎。
羈臣一掬淚,慈母兩行書。
租稅聞輸畢,田園說歉余。
何時真宦達,處處奉潘輿。
珍重邛山鶴膝枝,十年南北慣攜持。
扶登石壁寧嫌峻,拄過溪橋肯避危。
昔涉畏途麾不去,今行平地棄如遺。
主人尚要防衰老,會有重拈入手時。
要識君操履,全如字畫真。
病能妨獻賦,窮不廢修身。
月旦推先輩,春官失此人。
如聞埋玉速,里巷共酸辛。
山形若覆奩,潭面如拭鏡。
奇哉幾案物,千古棄荒敻。
了無扳躋勞,坐愜幽野性。
泉源黑難窮,崖色碧相映。
闖深畏龍蟄,窺淺見魚泳。
可憐風水聲,空山誰來聽。
我欲買茲丘,掃跡逃囂競。
未言葺茅齋,先可理漁??。
圣賢自牧極卑謙,后學才高膽力兼。
悔賦不妨排賈誼,謗詩遂至劾陶潛。
取人最忌規模狹,絕物常因議論嚴。
君看國風三百首,小夫賤隸采何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