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齋吳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詩各次韻 其一
朝陽鳳咮更誰同,回首啾啾笑候蟲。
洛下二龍閑馬呂,建中兩豸數鄒龔。
呼來伯雅聊排悶,叱去奴星莫送窮。
華發未交衰颯甚,敢鳴破釜答編鐘。
朝陽鳳咮更誰同,回首啾啾笑候蟲。
洛下二龍閑馬呂,建中兩豸數鄒龔。
呼來伯雅聊排悶,叱去奴星莫送窮。
華發未交衰颯甚,敢鳴破釜答編鐘。
像朝陽中鳳凰嘴般杰出的人還有誰能與之相同呢,回首看看那些如啾啾鳴叫的蟲子般平庸之人,只覺可笑。在洛陽有二龍般的賢才,還有馬援、呂范這樣的人物;在建中年間,有像鄒容、龔勝那樣如獬豸般剛正的官員值得數說。叫來美酒暫且排解煩悶,喝退那象征窮鬼的星宿,莫要再送窮。我頭發雖已花白但還沒到極度衰颯的地步,怎敢用破釜之音去回應編鐘之響呢。
鳳咮:鳳凰的嘴,比喻杰出的人。
候蟲:隨季節而生或發鳴聲的昆蟲,這里比喻平庸之人。
洛下二龍:可能指洛陽有兩位杰出人物。馬呂:可能指馬援、呂范等有才能的人。
建中:可能指某個年號。兩豸:豸是傳說中能辨曲直的神獸,這里指剛正的官員。鄒龔:可能指鄒容、龔勝等剛正之士。
伯雅:酒器名,后指代酒。
奴星:傳說中主窮困的星宿。
華發:花白的頭發。
破釜、編鐘:破釜聲音低沉,編鐘聲音洪亮,這里用破釜和編鐘對比。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確切知曉具體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看到當時社會賢才與庸人并存的現象,結合自身經歷和心境創作此詩。或許當時詩人處于一種既感慨時光流逝、自身有所衰老,又不甘沉淪,渴望有所作為的狀態。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賢才的肯定和對自身的激勵。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和對比,增添詩歌的文化底蘊和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復雜心境。
緇客幽棲常苦吟,水邊松下靜愔愔。 有時一室焚香坐,不以詩情廢道心。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夢怕愁時斷,春從醉里回。凄涼懷抱向誰開?些子清明時候被鶯催。 柳外都成絮,欄邊半是苔。多情簾燕獨徘徊,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
積雪山陰馬過難,殘更深夜鐵衣寒。 將軍破了單于陣,更把兵書仔細看。
玉臺掛秋月,鉛素淺、梅花傅香雪。冰姿潔,金蓮襯、小小凌波羅襪。雨初歇,樓外孤鴻聲漸遠,遠山外、行人音信絕。此恨對語猶難,那堪更寄書說。 教人紅消翠減,覺衣寬金縷,都為輕別。太情切,消魂處、畫角黃昏時節,聲嗚咽。落盡庭花春去也,銀蟾迥,無情圓又缺。恨伊不似馀香,惹鴛鴦結。
小雨分山,斷云鏤日,丹青難狀清曉。柳眼窺晴,梅妝迎暖,林外幽禽啼早。煙徑潤如酥,正濃淡遙看堤草。望中新景無窮,最是一年春好。 驕馬黃金絡腦。爭探得東君,何處先到。萬盞飛觴,千金倚玉,不肯輕辜年少。桃李怯殘寒,半吐芳心猶小。謾教蜂蝶多情,未應知道。
團玉梅梢重,香羅芰扇低。簾風不動蝶交飛。一樣綠陰庭院、鎖斜暉。 對月懷歌扇,因風念舞衣。何須惆悵惜芳菲。拼卻一年憔悴、待春歸。
長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復見,千崖暮如曉。 漁翁寒欲歸,不記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燒痕慘淡帶昏鴉,數盡寒梅未見花。 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說里數千家。 澄江繞郭聞漁唱,怪石堆庭見吏衙。 昔日愚溪何自苦,永州猶未是天涯。
曉夢鶯呼起。便安排、詩家廚傳,酒家行李。點檢花邊新雨露,春在萬家生齒。道官似、錦溪清駛。但便有人耕綠野,正不妨、鼓吹頻來此。方覓句,且夷俟。 畫橋西畔多春意。記年年、曾來幾度,落花流水。行到水窮云起處,依約輞川竹里。興未屬、王孫公子。料想明年端門里,有傳柑宴罷黃封醉。肯回首,萬杉底。
晚來江闊潮平,越船吳榜催人去。稽山滴翠,胥濤濺恨,一襟離緒。訪柳章臺,問桃仙浦,物華如故。向秋娘渡口,泰娘橋畔,依稀是、相逢處。 窈窕青門紫曲,茜羅新、衣翻金縷,舊音恍記,輕攏慢捻,哀弦危柱。金屋難成,阿嬌已遠,不堪春暮。聽一聲杜宇,紅殷綠老,雨花風絮。
七月交秋未變秋,輕輕一葉下枝頭。 君王不在當時悟,直到凋殘后始愁。
方平不見再來游,惟說麻姑去海洲。 人世田桑今幾變,蔡經家在寺西頭。
東風細雨,斜陽外、芳草未曾休。奈錦纜牙檣,香車寶馬,還春舊例,誰事清游。聊爾爾、去攜金谷酒,來泛木蘭舟。云腳垂青,煙梢漲淥,吟魂欲斷,望眼頻收。 長堤共搔首,看晚山無數,圍住閑愁。度盡籃輿徑里,柳岸橋頭。看三分詩料,一肩林影,兩行歸客,幾曲春洲。人逐飛鴉爭渡,月在中流。
浣花溪上春風后,節物正宜行樂時。 十里綺羅青蓋密,萬家歌吹綠楊垂。 畫船疊鼓臨芳漵,彩閣凌波汎羽卮。 霞景漸曛歸櫂促,滿城歡醉待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