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蘆雁絕句十八首 其十
書人欲倦曳波長,
一幅皚皚側理光。
盡捲丹墳歸竹素,
不留之繞待雌黃。
書人欲倦曳波長,
一幅皚皚側理光。
盡捲丹墳歸竹素,
不留之繞待雌黃。
書寫的人感到疲倦,筆鋒如在波光上拖曳,潔白的紙張閃耀著光澤。把所有的典籍都收入書卷之中,不留下那些繁瑣等待后人評改。
曳波長:形容書寫時筆鋒在紙上如在波光上拖曳。
皚皚:形容紙張潔白的樣子。側理:紙的代稱。
捲:同“卷”。丹墳:泛指古代典籍。竹素:指書籍。
之繞:此處可能指繁瑣的文字等。雌黃:古人校書時涂改文字用,后引申為評論、修改。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確切知曉創作時間和地點。但從詩中對書籍、書寫的態度推測,可能作者處于一個重視文化、有豐富藏書的環境,創作時心境寧靜,專注于對知識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知識典籍的重視和整理留存的意愿。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意象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文化傳承的一種態度。
寶釵分股合無緣,魚在深淵日在天。
得意紫鸞休舞鏡,斷蹤青鳥罷銜箋。
金杯倒覆難收水,玉軫傾攲嬾續弦。
從此蘼蕪山下過,祗應將淚比黃泉。
得樂湖海志,不厭華辀小。
月中拋一聲,驚起灘上鳥。
心將潭底測,手把波文褭。
何處覓奔車,平波今渺渺。
婆娑只三尺,移來白云徑。
亭亭向空意,已解凌遼敻。
葉健似虬須,枝脆如鶴脛。
清音猶未成,紺彩空不定。
陰圓小芝蓋,鱗澀修荷柄。
先愁被鷃搶,預恐遭蝸病。
結根幸得地,且免離離映。
磥砢不難遇,在保晚成性。
一日造明堂,為君當畢命。
誰遣酒旗耀,天文列其位。
彩微嘗似酣,芒弱偏如醉。
唯憂犯帝座,只恐騎天駟。
若遇卷舌星,讒君應墮地。
東吳遠別客西秦,懷舊傷時暗灑巾。
滿野多成無主冢,防邊半是異鄉人。
山河再闊千余里,城市曾經一百春。
閑與將軍議戎事,伊蘭猶未絕胡塵。
萬樹影參差,石床藤半垂。
螢光雖散草,鳥跡尚臨池。
風雅傳今日,云山想昔時。
感深蘇屬國,千載五言詩。
輕如隱起膩如飴,除卻鮫工解制稀。
欲寫恐成河伯詔,試裁疑是水仙衣。
毫端白獺脂猶濕,指下冰蠶子欲飛。
若用莫將閑處去,好題春思贈江妃。
鸞辭舊伴知何止,鳳得新梧想稱心。
紅粉尚存香幕幕,白云將散信沈沈。
已休磨琢投泥玉,嬾更經營買笑金。
愿作山頭似人石,丈夫衣上淚痕深。
吳王厭得國,所玩終不足。一上姑蘇臺,猶自嫌局促。
艅艎六宮鬧,艨沖后軍肅。一陣水麝風,空中蕩平淥。
鳥困避錦帆,龍跧防鐵軸。流蘇惹煙浪,羽葆飄巖谷。
靈境太蹂踐,因茲塞林屋。空闊嫌太湖,崎嶇開練瀆。
三尋??石齒,數里穿山腹。底靜似金膏,礫碎如丹粟。
波殿鄭妲醉,蟾閣西施宿。幾轉含煙舟,一唱來云曲。
不知闌楯上,夜有越人鏃。君王掩面死,嬪御不敢哭。
艷魄逐波濤,荒宮養麋鹿。國破溝亦淺,代變草空綠。
白鳥都不知,朝眠還暮浴。
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
歘從山之幽,??斷云根移。
勁挺隱珪質,盤珊緹油姿。
葉彩碧髓融,花狀白毫蕤。
棱層立翠節,偃蹇樛青螭。
影澹雪霽后,香泛風和時。
吾祖在月竁,孤貞能見怡。
愿老君子地,不敢辭喧卑。
羲皇有玄酒,滋味何太薄。
玉液是澆漓,金沙乃糟粕。
春從野鳥沽,晝仍閑猨酌。
我愿葬茲泉,醉魂似鳧躍。
蹉跎遠入犬羊中,荏苒將成白首翁。
三楚田園歸未得,五原岐路去無窮。
天垂大野雕盤草,月落孤城角嘯風。
難問開元向前事,依稀猶認隗囂宮。
舊嘗游處徧尋看,覩物傷情死一般。
買笑樓前花已謝,畫眉窗下月空殘。
云歸巫峽音容斷,路隔星河去住難。
莫道詩成無淚下,淚如泉滴亦須干。
龜山下最深,惡氣何洋溢。涎水瀑龍巢,腥風卷蛟室。
曉來林岑靜,獰色如怒日。氣涌撲炱煤,波澄埽純漆。
下有水君府,貝闕光比櫛。左右列介臣,縱橫守鱗卒。
月中珠母見,煙際楓人出。生犀不敢燒,水怪恐摧捽。
時有慕道者,作彼投龍術。端巖持碧簡,齋戒揮紫筆。
兼以金蜿蜒,投之光焌律。琴高坐赤鯉,何許縱仙逸。
我愿與之游,茲焉托靈質。
笠澤多異竹,移之植后楹。
一架三百本,綠沈森冥冥。
圓緊珊瑚節,釤利翡翠翎。
儼若青帝仗,矗如紫姑屏。
槭槭微風度,漠漠輕靄生。
如神語鈞天,似樂奏洞庭。
一玩九藏冷,再聞百骸醒。
有根可以執,有??可以馨。
愿稟君子操,不敢先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