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東塔玙老
南寺上人禪學苦,
東岡老子法筵開。
遙知大設伊蒲供,
送汝挑包去撈齋。
南寺上人禪學苦,
東岡老子法筵開。
遙知大設伊蒲供,
送汝挑包去撈齋。
南寺的這位僧人修禪學佛十分刻苦,東岡的玙老開設了法會講經說法。我遠遠就能想到他會大擺素齋,我送你挑著包裹去那里蹭齋飯。
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法筵:講經說法的座席。
伊蒲供:指素食、齋供。
撈齋:到寺廟里吃齋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所處環境周邊有寺廟,且與僧人有一定交往。可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南寺僧人苦修、東岡玙老開法筵的場景,便有了送友人去吃齋飯的想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述寺廟生活場景,突出了佛門的氛圍和日常生活。其特點是語言質樸、風格詼諧。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能讓后人了解當時寺廟的一些生活狀況。
相逢知己向非無,
木未逢春一樣枯。
雙眼如君今有力,
困窮那得到狂夫。
問馬蹄,春風陌上走銅鞮;
誤被秦皇驅入海,玉勒金鞍不敢嘶。
龍媒自是波間種,何用天閑錦障泥!
絕巘寒藤垂古月,
秋江過雨濕仙花。
柴門幽興尤堪賞,
遍遣銀壺賒酒家。
弩為遠兵軍之鎮。其發有機。
體難動。往必速。重而不遲。
銳精分镈。射遠中微。
弩俞之樂一何奇。變多姿。
退若激。進若飛。
五聲協。八音諧。
宣武象。贊天威。
秋滿江亭生紫煙,
綸竿穩泛木蘭船。
多情只愛芙蓉水,
便得鱸魚不賣錢。
訶梨領子蝤蠐項。都倚在、斜橋望。指春竿、百尺隨風漾。早一對、春人上。
隊隊勾芒籠綵仗。狂煞了、六街鞋?。盡道打春歸,銀蠟底、家家唱。
金瓶連素綆,百尺汲寒漿。清泠滌塵垢,何減流霞觴。
城南新賜第,貴盛如金張。昔作騎都尉,今封右校王。
胭脂驕塞馬,芍藥艷吳娼。漢恩豈獨薄,天道終有常。
吾子抱忠信,誠為百鍊剛。沙頭且射虎,颯颯凌風霜。
茹荼甘若薺,慷慨荊蠻地。猛虎不忍射,愛彼爪牙利。
筑臺南岳陽,丹火流扶桑。仙人多劍俠,起舞佐霞觴。
填填豐隆鼓,咽咽右英簧。雙龍繞指柔,俄為掣電光。
驚風逐千里,澥水群飛揚。劃然君一嘯,為樂何洋洋。
我亦白猿儔,相逢聊翱翔。
卐字闌干低做冷。祝汝留春,不要勾春盡。人日花朝期未準。相逢又是清明近。
鈿約釵盟難記省。走近儂前,又礙旁人問。抵死共卿雙不瞑。簾波貼住鴛鴦影。
出帳雙蛾涌未掃。羞驗春痕,恁被檀郎笑。試黛為郎添窈窕。薄妝只道家常好。
湖上裙腰青一道。底事銷魂,曾艤樓陰棹。薄命傷心誰寫照。小青墳上紅心草。
那夕寶釵樓下路。月暗花籠,鴛貼無憑據。戲剝瓜仁親記數。舌尖甜愛心頭苦。
惻惻銀箏花下語。慣把春歡,來趁秋娘訴。我道然然卿否否。隔窗又聽芭蕉雨。
河陽花發簇紅云,莞爾牛刀卻在君。
琴鶴自應閑白晝,苞苴誰敢候黃昏。
故人年少留鳧舄,老我時違想鹿門。
未歷山城聽更鼓,篇詩憑寫略溫存。
萬物迎春兔目開,
亭亭圓影覆莓苔。
孤根信得全身地,
可待山中養不材。
化蜀歸來欲醉吟,君王又起福淮民。
旌旗光動遲遲日,鼓角聲傳盎盎春。
風采十州安撫使,典刑四海老成人。
屯田小試營平策,蚤晚論思從紫辰。
畫橋南北水西東,
高下花枝綠間紅。
殢得春風人盡醉,
獨醒誰似白頭翁?
虛空里揣出骨,
閃電中作窼窟。
有問妙喜家風,
此外更無別物。
田園尚少隱居難,
場屋勞勞未得官。
有酒羨君無一事,
馀糧猶足散孤寒。
孤青湖外幾時歸,想極吟孤落月知。身似南飛烏與鵲,歸來何處不相思。
多少人家好弟兄,不堪閨婦似吹笙。十年再拜如丘嫂,更盡劉郎故舊情。
老去今秋跡轉孤,憐君幼女似童烏。窮通何事關渠甚,便問明朝有試無。
南北東西語別頻,白頭何計作比鄰。便留久客如前度,無暇長年作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