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鑄鼎原
黃帝修真萬國朝,
鼎成龍駕上丹霄。
天風乍起鶴聲遠,
唯留古跡寒原在,
碧水蒼蒼空寂寥。
黃帝修真萬國朝,
鼎成龍駕上丹霄。
天風乍起鶴聲遠,
唯留古跡寒原在,
碧水蒼蒼空寂寥。
黃帝修煉真道使萬國來朝拜,鼎成之后他乘龍飛升至云霄。忽然間天風吹起,仙鶴的鳴聲漸漸遠去,只留下這古跡在寒冷的原野,碧水茫茫,一片空蕩寂寥。
修真:修煉真道。
萬國朝:萬國來朝拜。
鼎成龍駕:傳說黃帝鑄鼎成功后,有龍垂下胡須迎接他,黃帝便乘龍升天。
丹霄:指天空。
乍起:突然興起。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路過鑄鼎原,鑄鼎原相傳是黃帝鑄鼎之處。詩人面對古跡,聯想到黃帝的傳說和歷史的變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黃帝升仙傳說為題材,主旨是感慨歷史的興衰和時光的流逝。其特點是借助神話傳說,營造出神秘悠遠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題材的獨特表達。
鐵鶴亭前醉碧陰,金牛洞里睡云深。明年袖裹東風去,喚得天邊杏滿林。
城根吐廣場,偕尋忘南北。碧草連無垠,日氣翻野色。籬落轉花徑,叢菊自成國。方塘鵝鴨喧,圈牛雜白黑。暖風流未高,萌穎待滋息。學稼通化工,茫茫呼后稷。隔泥古松在,摩撫撥荊棘。離披倒山影,掛枝悟寫墨。承平題句處,魂痕不可拭。車音蕩長墻,飛唾接歸翼。
碧霄靜風露,纖翳久已滅。清輝滿瑤臺,素影流銀闕。蒼茫九萬里,皓若冰玉潔。天步夜迢迢,但見疏星列。高懷自無欲,對此方洞徹。
清磬數聲月滿天,碧云散盡夜無煙。山僧莫把山門閉,女伴還來拜佛前。
草欲忘憂蔓更滋,望云長在蜀天西。蕭蕭風木添新恨,謄錄精神答噬臍。
虛心勁節本通材,氣味時時近草萊。太息熱中如火熾,醉心熏得黑如煤!
夜色蒼蒼,酒滿芳樽恨轉長。那堪聲沉玉漏,香盡金爐,燭冷銀缸。離情才說兩三行。檐前卻早雞三唱。休題起行裝。卻早把、殘魂銷盡,不須到灞陵橋上。
紫金山外柏臺端,霜月同經一歲寒。仕路莫爭遲速異,鄉情偏覺別離難。迢迢驛路三千里,隱隱舟航十八灘。此日龍南暫回首,風云行見出泥蟠。
日長院落迥無人,忽悟猶馀此老身。只擬一時都忘了,放教桃李四時春。
搖落人間六十年,補天失計共憂天。浮家湖海余心跡,報國襟期逐口禪。爾我一生曾九死,夫妻不老證何緣。寒荒萬里獨探獄,恰在今朝三載前。
與么寒,何處避。冰棱上,深雪里。有來由,沒巴鼻。丹霞燒木佛,院主眉須墮。
橫戈躍馬控雕弓,繞冢千群尚向東。鑿破驪山民力盡,亡秦空說是胡童。
寺門長日對靈渠,清到蓮花氣可噓。鐘磬千秋傳正法,茶禪一味得真如。僧思蜀鄙云中訪,豆向南山雨后鋤。藜杖歸來人半醉,野風何似太元初。
艤棹黃陵岸,虔趨帝女祠。奠椒隨楚俗,拂石讀韓碑。北渚來何遠,南巡事莫追。凄然鼓靈瑟,起舞想馮夷。地接熊湘尾,天開龍壽山。精藍依石峽,遠岫點煙鬟。青草渺茫外,黃陵顧盼間。攀緣尋古跡,足倦不知還。
來來去去無千里。屏風萬疊青山里。流水賽流霞。桃花夾杏花。蕪平芳草短。一望春如剪。回磴是回程。鶯聲報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