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
披卻蓑衣翁自漁,
青荷包飯柳穿魚。
時歸坐在短篷底,
白占一溪云水居。
披卻蓑衣翁自漁,
青荷包飯柳穿魚。
時歸坐在短篷底,
白占一溪云水居。
一位老翁披著蓑衣獨自釣魚,用青荷葉包著飯,用柳枝串著魚。他時不時回到短篷船里坐下,獨自占據著這一溪有云有水的居所。
披卻:披著。
青荷:青色的荷葉。
短篷:指有篷的小船。
白占:獨自占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水鄉時,看到漁父的生活狀態,被這種閑適自在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這種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漁父悠然自得的生活。其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生動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生活的追求。
行云夢冷,神女生涯還在。又身現竿頭檐角,綠巧紅乖。一剪腰支,好風吹處盼陽臺。啼紅珠子,勞卿暗里,纖手親揩。一笑紫姑,年年彩勝,花下邀來。是仙伴誰家姊妹,箕帚當差。日出東邊,有情人影在君懷。阿儂羞矣,披云撥霧,都靠裙釵。
大野荒寒起夕陰,殘蟬幽咽亂清砧。虛庭宿露蒼苔滑,遠道秋風黃葉深。烽火未收三月信,田園空負百年心。多情好是西城月,時向愁邊照苦吟。
殘年百事過,閱世復何言。多病仍春草,全家豈故園。游絲風不定,亂雀日相喧。我欲從丹侶,青山靜掩門。
佳人何意悟禪那,夜誦金經數百過。窈窕相中疑大士,妖浮聲里半彌陀。還于女伴歌吟懶,自與尼師結拜多。謾道西鄰歸彼岸,此生無計渡恒河。
短船誰泊蒹葭渚。夜深遠火明漁浦。卻憶槿花籬。春聲穿竹溪。云山如昨好。人自垂垂老。心事有誰知。月明霜滿枝。
不知身事竟如何,無限春心負薜蘿。林岫鳥還知力倦,圃亭花發柰風多。閒搔短發從渠變,每得新詩秪自哦。憑仗一生忠信力,豈驚人世有風波。
長城在秦那在齊,齊山古寺春草萋。千載哭夫能變俗,至今猶說杞梁妻。
乘云何處去登仙,老淚雙揮袖欲穿。執紼謾懷千里外,修書猶記十年前。中州孤鳳東夷識,郢下陽春海內傳。多少情懷談不盡,憑誰傳報到黃泉。
風起塞云斷,飛花入戶香。孤城吹角罷,一鏡有愁霜。
庭訓墮渺茫,師授悖嚴誡。羌予不惑年,行己得夷隘。今歲客東魯,似為神所介。駕言逐秋風,得展闕里拜。遙遙魯甸馀,汶水走湍瀨。憑軾望云林,郁郁佳氣叆。齊莊趨兩楹,奠獻成孤酹。巋然三圣封,仰止高泰岱。恨生千年后,今夕備掃灑。披云睹天日,太極開一畫。彼蒼詎能言,諄諄圣為代。三綱與九法,范圍無內外。君臣以之定,乾坤以之泰。東周不可為,述作萬世賴。藐聆徇鐸音,元化雷雨解。敬想燕居容,金聲鏘玉佩。當時七十子,授受儼如待。鳳兮鳴幾時,諸子沸秋籟。一朱亂紅紫,百谷茷稊稗。愚者甘下達,誕者樂語怪。韞藏寶康瓠,斡棄清廟鼐。明倫得不泯,而有六經在。天高孰可階,一氣包厚載。茲游固難言,默契心有會。胸中九云夢,吞納失蒂芥。循循善誘辭,師也書諸帶。緬懷伯禽業,郁郁文獻最。三桓張公室,霸功熾而忲。一奢去無復,荒陵馀石獬。煌煌天乙孫,膚敏半冠蓋。德博慶自修,道大世能邁。金石貫元精,泗波來遠派。汪濊一圣海,不隨梁木壞。歸侍金絲堂,攝齊聞謦欬。恍如到帝所,鈞天廣樂備。洗我兩耳聰,肉味忘一嘬。詠歸寫遺音,風雅變鄘邶。一簞老東家,吾知其樂大。遲遲不忍去,寒日下蒼檜。
惠休老去謾論詩,圓澤西游未有期。但解留連元亮酒,不須料理玉川饑。
地土臨邊塞,城池壓古今。雖多壞宮闕,尚有好園林。綠樹攢攢密,清風陣陣深。日游仙島上,高視八纮吟。
行年已老擬何如,手植園林十畝馀。婢仆盡能修藥餌,兒孫親教讀經書。趨時徇俗誠為拙,守道安身未必疏。惟望多情蓬島客,偷閑時訪野人居。
父母續經多,田園不羨他。婦搖機軋軋,兒弄口??。拍手摧花舞,支頤聽鳥歌。誰當來嘆賞,樵客屢經過。
鐘殘水國夜初分,雪屋燈前夢見君。阮籍途窮隨處哭,杜陵詩好幾回聞。青山故國迷煙月,白首間情寄水云。苦恨東風不相識,吹人愁思轉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