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雜感十首 其七
為臧為否兩蹉跎,搔首乾坤踏踏歌。
萬事拼同駢拇視,浮生無奈繭絲多。
頻年蹤跡隨波活,大半光陰被墨磨。
匣里龍泉吟不住,問予何日斫蛟鼉。
為臧為否兩蹉跎,搔首乾坤踏踏歌。
萬事拼同駢拇視,浮生無奈繭絲多。
頻年蹤跡隨波活,大半光陰被墨磨。
匣里龍泉吟不住,問予何日斫蛟鼉。
做對做錯都虛度了時光,我撓著頭在天地間踏歌而行。把萬事都看作多余無用,無奈人生瑣事如繭絲般繁多。多年來行蹤隨波逐流,大半光陰都耗費在筆墨之中。匣子里的龍泉寶劍不停地低吟,問我何時去斬殺蛟龍鱷魚。
臧否(zāng pǐ):好壞、得失。蹉跎:光陰白白地過去。
駢拇(pián mǔ):指腳的拇指與第二指相連成一指,比喻多余無用的東西。
繭絲:比喻人生的瑣碎事務。
龍泉:寶劍名,泛指寶劍。
斫(zhuó):砍、殺。蛟鼉(jiāo tuó):蛟龍和鼉龍,比喻兇惡的敵人。
此詩為曾國藩所作。當時他仕途不順,雖有報國之志,卻難以施展。在歲暮之際,回顧過往,感慨時光虛度,功業未成,遂寫下這組雜感詩,此為其中第七首。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抒發自己壯志未酬的苦悶。其特點是情感深沉,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它展現了曾國藩詩歌中對人生和理想的思考,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普遍心境。
憑高一以眺,萬象忽驚呼。江漢全通蜀,荊涂半入吳。鷲峰云外矗,蜃閣霧中孤。試問慈航渡,能超彼岸無。
萬卷胸開萬里游,好山都屬錦囊收。黃龍雪滿秦城接,金馬祠空漢月流。書買逐臣楊子宅,灰尋馀骨孟王邱。離情兩地遙相憶,朔漠炎方天盡頭。
聽雨湖頭,看花日下,兩年多少閑情?一卷離騷,有人和我吟聲、而今往事難追省,淚如絲、不透重扃。把深杯、酬向遺編,易傳元經。仙人聞說遼東鶴,問歸來丁令,可識湘靈?海闊山高,千年幾許冤魂。傷心欲奏招魂賦,怕夜臺、猿狖還驚。請看他、怨雨悲風,鎖住愁城。
屈指金陵路,馳驅二十秋。山光看不足,暑氣未全收。旅夢驚黃葉,虛名誤白頭。乘風掛帆去,臥聽大江流。
見說南樓秋氣多,夜涼槐竹影婆娑。滿樓風月成辜負,奈此青州從事何。
競道東來盟友。都贊王姑身手。卻敵仗雙槍。保家鄉。為我南人生色。賽過西方貞德。至竟保家鄉。世無雙。
珠箔隔輕寒,鸚鵡玲瓏語。悄喚鎖重門,莫放春歸去。桃李可憐生,各自啼紅雨。點點帶愁飄,吹入春江住。
吾官學佛幾經秋,夢里書空醒便休。會得三吳滅門句,也須親到百花洲。
美人昔未見,彼此天一方。姿容瑩冰玉,德音流輝光。忽朝裁素書,青鸞遠傳將。蒼黃拆題封,羅列云錦章。相思意無極,約誓言何長。感慨復感慨,駕言命飛黃。自從邂逅間,一笑傾衷腸。相期瑤臺端,雜坐飛瓊觴。笙簧散好音,喤喤協宮商。光風于時至,物意同春陽。膠漆既云固,歡樂奚可量。言念君子心,此情永難忘。
靈辰過了,愛微黃新月,隔簾初上。星影闌干云數點,引得吟情搖飏。街柝才傳,庵鐘乍歇,空外箏弦響。小歡微醉,算來不負清賞。恰好倦枕琵琶,北窗企腳,天際真人想。從此清輝看漸滿,留客細傾佳釀。鐙蕊銷紅,茶煙裊碧,墨泛空明浪。夕陽西下,笑他鄰女猶唱。
一畝閑云獨自耕,草廬寂寂誦黃庭。又言辟谷歸山后,月夜時聞鐵笛聲。
踏盡層巖見稔畬,煙巒雞犬若仙家。公亭客過開生釀,石室僧來判種花。竹下簿書閒草偈,山中人使學烹砂。高槐影靜莎庭里,香散屏空放早衙。閒將公事了尊罍,郭外青山探幾回。從事也因流水出,長官多為踏花來。印文長日封蒼蘚,簿筴經年長蠹灰。身是嘉祥舊令尹,東西歷盡始知才。
父今為令系,號泣不停聲。彼令亦人耳,而寧不我矜。
才到邊城氣即粗,高巾猶似魯中儒。自言曾習陽冰學,百尺狼煙篆得無。受降城在黃河畔,東去山川接大寧。可恨何年陷沙漠,憑君圖寫上明庭。
消息江湖斷,天涯悵盍簪。琴書高閣迥,風雪夜堂深。蠟淚銅盤膩,苔紋石齒侵。誰憐倦游客,醉墨此題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