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聰上人 其一
定中觀自性,趺坐已多年。
為了齋僧愿,來尋結眾緣。
心空涵水月,境寂見人天。
若問西來意,忘言得妙詮。
定中觀自性,趺坐已多年。
為了齋僧愿,來尋結眾緣。
心空涵水月,境寂見人天。
若問西來意,忘言得妙詮。
在禪定中觀照自己的本性,你結跏趺坐已經多年。為了完成齋僧的心愿,前來尋求結下眾人的善緣。內心空明能包容水中之月、天上之月,環境寂靜能悟見人天之理。若問達摩祖師西來的旨意,忘卻言語才能得到精妙的詮釋。
定:禪定,佛教修行方法。
自性:指人的本性。
趺坐:即結跏趺坐,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
齋僧:以食物供養僧人。
人天:指人法與天法,佛教用語。
西來意:達摩祖師從西方來中國的旨意。
妙詮:精妙的詮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來看,應是作者與聰上人交流佛法感悟時所作。當時佛教在社會有一定影響力,作者可能受此氛圍感染,對佛法有深入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聰上人的修行境界,突出了禪宗“忘言悟道”的思想。它體現了禪詩的特色,在文學史上豐富了詩歌的題材和表現形式。
隋家堤畔柳如煙,玉勒金羈俠少年。聞道劉生能結客,春光應在酒壚前。
芳意滿,一架紫藤陰亂。陌上柳花吹不轉,玉關人更遠。寒盡畫簾長卷,遲日頻停針線。燕剪剪春愁未剪,寄情雙翠管。
籬菊答,清香數日還飄颯。縱使人生鬢易華,猶見黃花開幾匝。
圣謨七十許懸車,況著斑衣早遂初。萬石君多賢子弟,二疏老更惠鄉閭。陰濃桃李新培渥,代盛簪纓厚澤馀。自是傳薪好家世,皋比位重共稱譽。
天如今大儒,讀書究根實。汎愛引中上,綜時相文質。世史闡天官,肇階僅庶吉。腹馳董相獵,家續延陵繘。王惻珍遺文,沒哀綿筑室。湛湛江上楓,秋風自蕭瑟。
志公停錫處,縱屐遍攀尋。白鶴有禪意,蒼松無雜音。泉流山腹暗,云影井中深。閒憩石牛洞,泠泠彈素琴。
笙歌聲里駐行舟,丁字沽前暮靄收。兩岸人家多在水,一天煙月正登樓。遠帆歷歷津門樹,平渚昏昏海國秋。為報周南留滯客,無心我已學間鷗。
若木寧忘拂,羲和底易傾。百年如此日,孤抱欲誰明。野暮愁風色,湖寒斷雁聲。可堪良友共,衰老慰吾情。
華發秋生,故園天闊,涼飆幾日驚心。潦倒登臺,南魚北雁沉沉。聽猿欲下懷人淚,況城頭、夜半笳音。問前朝何事,長亭輕自分襟。巫山巫峽蕭森。便兼天波浪,接地風陰。憔悴難堪,空閑匣劍囊琴。江頭楓葉停車看,抵來時、紅杏春深。夢中行家山易到,隔斷聞砧。
邀朋盡日踏春苔,剝筍烹蔥小宴開。山色翠籠汀樹密,江風清送海帆回。天空鷺下眠閑渚,云凈鴉歸點落梅。食玩自應遲路晚,滿窗星月共徘徊。嶺南海國荔枝洲,日暮歸漁聚上頭。玉笛橫吹千里月,歌聲雜答百家秋。風來水面龍鱗細,星打波心象眼流。幾欲尋幽耽野興,謾攜尊酒亦同游。丹崖赤壁木森森,倒影池塘百尺深。雨滴明珠魚誤餌,煙籠謝葉樹包金。青青弱柳人之意,密密蒼松我夙心。世界清平渾無事,何勞刺史惜分陰。村南村北慶年豐,村釀家家一樣同。吏部不嫌甕底冷,山房何憚嶺頭紅。青簾高掛梧桐月,烏帽須防楊柳風。莫道謫仙人已遠,謫仙今又在其中。隆冬誰謂地無冰,陰氣凝寒放曉零。小澗化為銀玫帶,層崖換作玉圍屏。收藏孤鷺沙邊白,埋沒蒼松嶺上青。便欲尋梅須踏雪,不妨擁氅上高亭。城頭撾鼓尚紛紛,僧扣蒲牢到處聞。驚落西山金頂月,摧開白石嶺頭云。缽林未發懸河論,玉麈先揮聽法勤。早坐禪臺塵慮靜,何須法外問華勛。百尺金身倚景星,景星時與月齊明。景星得月禪房靜,月蘸景星貝闕清。玉鏡光懸上塱底,菱花香散北岡屏。山僧有意相留款,漏盡更殘始過城。怪石巉巖釀碧天,一泓流處瀉瑤泉。風飄楊柳條條線,露下珍珠顆顆圓。靜聽弦琴來小澗,遙看瀑布掛長川。耽游到此情無極,坐老襟懷自剨然。
每飯意不忘鉅鹿,眼前魏尚翻為戮。少年不自惜功勛,垂老對人羨蒲谷。蒼頭特色黔中黔,太守益陽與薰沐。潁川罵坐雄萬夫,酒失豈真棄心腹。一為楚將亦冠軍,遷地為良敢雌伏。屯兵堅城勢欲絀,連營百里氣轉蹙。忽驚地道隳垂成,四百兒郎糜血肉。即今豐碑龍脖子,空使詩人嘆同谷。破敵收京誰第一,再接再厲瘡痍復。沖鋒讓前受賞同,公等因人何碌碌。當時大樹恥言功,今夕灞陵還止宿。文吏刀筆錯鑄鐵,幕府文書罪罄竹。誰知東海又傳箭,矍鑠據鞍更蹋鞠。不侯枉自矜長臂,再植何堪擬群木。飄零草疏訟陳湯,鼙鼓聞聲思李牧。白首忘年悵較遲,奮筆成詩助張目。行空甲馬如有聞,我有長歌方當哭。
玉輦瑤車具,飄飄銀臺路。群姬擁蓋羽,太真衣縞素。夜宴瓊花圃,玉郎騎鶴赴。翠衣凍欲仆,芳信誰傳付。無夢高唐賦,酒闌散香霧。
長卿壁四立,杜老茅三重。茶山窮次骨,憩寂以長松。直干以棟宇,清陰自帡幪。山泉落高處,審聽是松風。客至引幽步,步及松風亭。問亭何當作,笑視何足聽。俗論鬨蛙黽,市聲殷雷霆。時來一洗耳,兩眼為君青。有客過茅宇,煮茶坐松風。問亭果安在,笑指十八公。君看梁與棟,豈不深且雄。何必用斤斧,然后成帡幪。回環數株松,老干極落落。清風一披拂,竽籟自然作。喧囂世俗事,秖使人意惡。誰能洗耳來,相與憩寂寞。
柳橋槐市暫經過,飄泊汀洲得意多。夜月已忘吳主恨,畫船空有采蓮歌。
大旗風卷唱鐃歌,草澤英雄盡綺羅。外府玄黃收玉馬,中原荊棘沒銅駝。保民誰建濟時策,避地難尋安樂窩。整頓河山須武力,師貞原不在兵多。天外傳來尺素書,痛言作事太粗疏。大兒此日悲文舉,盟主當年笑本初。漫詡域中曾逐鹿,誰知湖上好騎驢。功成自古居非易,落日荒荒吊望諸。大江東去海云黃,十萬旌旗耀日光。朝向山頭望廷尉,夜來江上指天狼。樓船飛度彭郎浦,烽火燒殘石子岡。鐵聚六州誰鑄錯,瀟瀟風雨滿潯陽。亂極天生濟世才,幾時堪慰下民哀。流傳白石空填海,聞道黃金又筑臺。雞犬喧呼征馬過,田園寥落野花開。誰憐病叟憂時淚,灑向風前話劫灰。只期從此靖烽煙,復睹黃農皞皞年。四海同心觀七政,五洲注目立三權。策商富庶須加教,吏舍循良豈曰賢。要使人民知愛國,誠開公布貴無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