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浩然上人不遇
策杖叩禪扉,穿云入翠微。
虛堂人跡靜,深院俗塵稀。
談麈驚花落,風鈴怖鴿飛。
徘徊雙樹下,但見暮鴉歸。
策杖叩禪扉,穿云入翠微。
虛堂人跡靜,深院俗塵稀。
談麈驚花落,風鈴怖鴿飛。
徘徊雙樹下,但見暮鴉歸。
我拄著拐杖去敲禪院的門,穿過云霧走進青山深處??帐幨幍膹d堂里寂靜無人,幽深的庭院中世俗的塵埃稀少。清談時揮動的拂塵驚落了花瓣,風吹風鈴的聲音嚇得鴿子飛起。我在兩棵樹下徘徊,只看到傍晚的烏鴉歸巢。
策杖:拄著拐杖。
禪扉:禪院的門。
翠微:指青山。
虛堂:空蕩的廳堂。
談麈:古人清談時所執的拂塵。
雙樹:這里可能指佛教中象征涅槃的娑羅雙樹。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閑暇之時,懷著對禪意生活的向往去拜訪浩然上人。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宗教文化氛圍,人們對禪學、佛教有一定的興趣和追求,詩人也受到這種氛圍的影響。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尋訪上人不遇的經歷,突出了禪院的清幽寂靜。其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以景傳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禪意生活的關注和對清幽意境的追求。
相愛不能去,欲行還復留。
山川蕩行色,風雨結離愁。
紅日千山曉,清霜萬木秋。
回頭望車馬,目斷白蘋洲。
彼酒孰為之,湛然若天成。為之非草草,纖悉中度程。
其香匹幽蘭,色不減瓊英。采采白菊花,亦酌潭水清。
潭水取之源,擇菊廢枝莖。我將饗明神,乃獨以其精。
千里馳寄公,非將解公酲。祝公百年壽,多益不為盈。
想公初飲時,瑩徹顏微赪。幽吟倚巖石,緩步睨層城。
爰聞在陰鶴,載嘆出谷鶑。我聞至人心,萬物莫足攖。
存亡漫憂喜,泛然若無情。此理公得之,奚藉醪醴并。
天寒云不散,泱漭路猶迷。
烏雀飽棲屋,蒼鷹饑啄泥。
樂耕莘氏媵,敬馌冀人妻。
山色碧千仞,愿同君子躋。
山川不見石泉城,風日搖搖想旆旌。
鸑鷟老尋丹穴宿,驊騮饑上赤霄行。
隆冬霜雪傷萍泛,末路埃塵憶蓋傾。
父老祇知榮衣繡,鄉人未會貴登瀛。
征旆飛飛度夕陽,畫橈隠隠照溪光。
白云點綴千峰綠,青女摧殘萬葉黃。
林外小花留蛺蝶,岸邊深藻宿鴛鴦。
滄浪可愛須沉醉,詩老無疑緩報章。
東湖九日水如冰,畫舫還尋孺子亭。
雨后斷云歸冉冉,天寒孤雁去冥冥。
蘭苕散漫池塘遠,松竹參差島嶼青。
貪惜上恩歸未得,自憐雙鬢欲垂星。
鳥飛池曲冒塵埃,眼看蓮花葉葉開。
行李偶隨孤艇出,好風飄寄一枝來。
雨中秀色供吟眼,風外清香入酒杯。
半夜夢魂生枕簟,神仙無語下陽臺。
詩句飛華照彩牋,酒花浮綠動金船。
眼看世態嗟無益,心到天真喜自然。
盛德優容聞邵父,清才脫灑愛梅仙。
卻嗟風雨催行色,不得相從醉洞天。
是露復是電,非鈴亦非風。
應作如是解,無為彼所蒙。
世累不見累,真空亦非空。
欲知如是意,不在內外中。
立節秉心誠與俱,至誠少日慕顏徒。
榮名及祖親仍與,盛事超今古亦無。
番國山川元潤澤,吳園魚鳥亦驩虞。
冰翁星使詩酬唱,在昔嘗聞德不孤。
事賢如事親,敬長如敬兄。讀書如吃飯,近欲如近兵。百事總欲是,一言不可輕。汝能慎于初,更欲觀厥成。
仲兮舍予南,汝今復北去。南北牽我夢,終夕無定處。但寄兩眼淚,為君衣上露。會知老者心,從爾無早暮。
相約童稚間,遂成歲寒圖。
奈何離別多,各自東西隅。
我心明月輪,子志青松株。
明月千里光,豈為吳越殊。
青松四時心,豈為風霜枯。
相思不相見,作詩報區區。
萬竹紛紛光欲流,花亭況在竹林幽。
陰藏絕徑為深谷,風起炎天見早秋。
此地遂為千畝勝,吾儕非止七賢游。
清涼可愛無朝夕,無問昏鴉故未休。
寂寂碧窗下,業同詩酒歡。
暌違才一日,恨悵已千端。
無忽離群異,須矜會友難。
相望正展轉,行矣莫盤桓。
世味祇如此,消憂奚所娛。
心煩多惡酒,眼病頓捐書。
倦倚筇枝竹,寒圍木火爐。
公寧機械廢,我拙笑公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