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殿院次公 其九
林氏家藏萬帙書,五船便可當五車。
別顧客舟施坐榻,更謀官舫作行廚。
寫時教子烘青竹,讀處呼童捉蠹魚。
悔不早知都借取,終身挾策灌園蔬。
林氏家藏萬帙書,五船便可當五車。
別顧客舟施坐榻,更謀官舫作行廚。
寫時教子烘青竹,讀處呼童捉蠹魚。
悔不早知都借取,終身挾策灌園蔬。
林家收藏著上萬卷書籍,五船書的數量就相當于五車書了。他另外安排客船設置坐榻,還打算用官船來充當移動廚房。書寫時教導兒子烘烤青竹來制作竹簡,讀書的地方呼喚童子去捉蛀書的蠹魚。我后悔沒有早知道這些書,真想終身拿著書策去澆灌園中的蔬菜。
萬帙書:上萬卷書籍。帙,書的封套,這里指代書籍。
五車:形容書很多,出自“學富五車”。
坐榻:供人坐的床榻。
行廚:移動的廚房。
烘青竹:古代制作竹簡時需烘烤青竹,使水分滲出,便于書寫和保存。
蠹魚:蛀蝕書籍的害蟲。
挾策:拿著書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拜訪林氏家族時,看到其豐富的藏書和充滿文化氣息的生活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重視文化和藏書,詩人自身對知識有強烈的渴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林家藏書的羨慕與遺憾。其特點是通過生活細節展現文化氛圍,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書籍和知識的重視。
寥落山城夢鷓鴣,紫荊花墮助蕭疏。行人萬里歲將除。歸日休勞亭燕問,塵心幸得岫煙舒。青云黃雀怎相如。
妾家住邯鄲,少小矜容顏。七歲畫娥眉,十歲垂髻鬟。十三刺繡人前坐,十五秦箏架上彈。紅粉樓高臨大路,自恃芳華立門戶。鸚鵡春眠芍藥闌,驕驄晚系垂楊樹。梅點香奩玉作鈿,蓮移羅襪金為步。朝歌暮飲綺羅叢,東園桃李斗春風。黛疑柳淺勻朝翠,朱訝櫻濃洗曉紅。燭圍錦帳宵常曙,香藹雕籠夕未空。秋月春花等閒度,誰憐窈窕迎新故。夜夜虛迷洛浦云,朝朝枉結陽臺雨。帶綰同心只自憐,枕期連理翻成誤。眼前相愛豈相知,彈指風光節物移。只道青春鎮長好,那知白發易如絲。容顏銷歇鶯花冷,歌舞凄涼鞍馬稀。昨日樽前雙淚落,誰似周郎情不薄。得配鴛鴦死亦判,愿諧魚水生相托。青鳥緘封書莫遲,秦樓腸斷夜烏啼。君卿豈羨東墻約,梁氏應同舉案齊。
車遙遙,遙遙復邁邁,望見秋塵起。不見車輪轉,知在秋塵里。
明府學既優,所聞今得施。四境已澄清,還以書自怡。西齋幾黃卷,治原俱在茲。百里有民社,古為子男國。茍有愛物心,稚老皆蒙德。為身不為人,鄙哉陶彭澤。孤樓雖不高,足以瞰四遠。餉婦陌頭歸,田夫桑蔭飯。策吏省追胥,勿令農事晚。索索夕風遒,瀼瀼朝露裛。啅雀裊寒枝,宿螢依敗葉。眇然秋興長,坐與江潮接。驛道苦車馬,田廬悲斧斤。誰栽官舍前,老朽完天真。所愿明府心,庇樹如庇人。村路煙欲暝,行人殊未稀。借問往來者,營營皆有為。乃知市朝客,趣務良可悲。高齋對秋山,平望殊不遠。雖違獨往心,蒼蒼長在眼。可嗟都邑游,終日紅塵滿。
西風獵獵轉紅旌,吹盡春霖點滴聲。曉送楚云歸隴去,夜看淮燒隔江明。舞狂恨我無長袖,句好從君得短行。擬為新晴歌一曲,誰將此調付鶯鶯。
樸訥翻疑質勝文,三千弟子卻憐君。關心休戚逾兒女,鍵戶探搜到典墳。采藥折肱宜壽世,謳詩換骨自超群。胸中要有真天地,莫為輕肥萬緒紛。
紫微天近九門開,玉漏聲殘禁鼓催。五色祥云依黼座,九重春色照金杯。輕風微逐鳴珂散,細柳低迎仗馬回。一曲《陽春》誰和得,鳳凰池上待君來。
巧拙分心亦易知,屈伸同術遂難思。本無傲骨時如傲,自有癡腸日就癡。憑此方人非復是,忽然問我信還疑??磥硎缆芬斯峦?,夢入虛舟尚遠期。
獨騎瘦馬破枯苔,要與高僧共茗杯。山閣云晴天上□,□帆潮緊日邊來。藤陰樹影東西缺,野色秋光左右□?!酢踔虚g無障礙,豁然宇宙一靈臺。每從水際上山巔,歷磴攀梯欲到天。北岱南嵩前后閣,東吳西楚去來船。詩牌字沒先朝蘚,梵磬聲飄下界煙?!酢醯桥R定分首,不知重會是何年。
清笳聲咽思裴回,漠漠凝云凍不開。寒入貂裘眠不得,通薪馀火撥成灰。北風作惡晚猶寒,征雁一聲云漢閒。歸夢暗隨天際月,清輝皎潔滿關山。
暗塵駑馬夕陽酣,凍路凌兢思不堪。徥侶徒行知捷徑,踏冰時過象坊南。
云澹月朦朧,人喧古廟中。山林無故舊,燈火聚兒童。宮闕鰲峰起,星河鳳輦通。奉陪思宿昔,錫宴萬民同。
呻吟不盡痛,夕枕傍慈幃。安得身長健,朝朝見綵衣。無膚臀奄赤,乍腫臂疑肥。睡過西廊月,寒空淡不輝。
征南幕府百蠻遙,擬勒功名寵圣朝。此日漢家銅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標。
斯世盡浮客,一城聊寄身。飲須求似我,炊自不因人。草色閉門老,菰香離水新。幾圓松際月,居此未知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