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其五 六月十三日,同官攜具,以予被薦
轉頭又是清秋近。晚風淅淅涼猶嫩。多謝客攜觴。空慚畫餅章。
中亭明月可。未要親燈火。十閱望舒圓。歸期在眼前。
轉頭又是清秋近。晚風淅淅涼猶嫩。多謝客攜觴。空慚畫餅章。
中亭明月可。未要親燈火。十閱望舒圓。歸期在眼前。
轉眼間又快到清秋時節了。傍晚的風淅淅地吹著,涼意還不那么濃烈。感謝同僚帶著酒來相聚。我只是空有被舉薦的虛名,實在慚愧。中亭的明月很是可愛,暫時不用點燈。已經過了十個月,回家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攜具:帶著酒食等器具。
被薦:被舉薦。
嫩:這里形容涼意還不深。
觴:酒杯,這里代指酒。
畫餅章:畫餅充饑的文書,指被舉薦但還未實現實際好處,有自謙之意。
望舒:神話中為月駕車的神,這里代指月亮。
從詞中可知創作于六月十三日,詞人被舉薦之時。當時可能官場有舉薦人才之事,詞人雖被舉薦,但可能尚未有實際的任用或成果,與同僚相聚時有感而發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圍繞詞人被舉薦后的復雜心情,既有對時光的感慨,又有對自身處境的自謙。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結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在特定情境下細膩的情感表達。
萬家砧杵秋城,重來何處尋門巷。三年一別,孤身作客,蠻江煙浪。綠幘榕城,金尊荔浦,慣陪牙將。自連天烽火,舞衫換了,亟為買,歸吳榜。
屈指當年儔侶,舊梨園、蜂惆蝶悵。或伴侯王,或成駔儈,或淪廝養。縱剩柔條,也應不似,灞橋模樣。趁啼烏乍歇,霜天漸曉,撥箏琶唱。
年年春色到瀛東,
爆竹如雷貫耳中。
鎮日消寒惟有賭,
一聲「恭喜」萬人同。
高臥山中寺,瞢騰過午鐘。
身間隨物化,意到與天通。
松閣云光入,山泉雨氣空。
焚香憶摩詰,興味頗相同。
汝有一對眼,我也有一對眼。
汝若瞞,還自瞞。
汝若成佛作祖,老僧無汝底分。
汝若做驢做馬,老僧救汝不得。
嘉約違攀躋,咫尺等楚越。
嵇生朝慵起,艷賦愛綺發。
向來識佛面,未曾計日月。
心知逗曉晴,雨到中宵歇。
小痾無足慮,頓悟笑所闕。
雪后變冬溫,蟄蟲催春別。
飛鴻看有時,佳興在冥蔑。
慢世緣多病,為郎故守玄。
題書天竟許,解纜雁先傳。
醉別燕山月,思悲蜀國弦。
猿啼巫峽路,楓落錦江船。
臛芋宜湔上,誅茅記壘邊。
何心榮負弩,詎說叩垂簾。
縱薄凌云賦,還來頌得賢。
薰風未破黃梅雨。葉展花開幾許。儼牡丹換紫,薔薇怯艷,芙蓉知妒。
淺深高下,錦標妍濕,瀼瀼朝露。把金杯浮白,醉面分紅,端陽日午。
攜壺笑上小三山,九日風光眼界間。
宰相聲名天地老,野儒襟韻水云閑。
翠鋪曲徑苔封綠,錦綴重巖菊點班。
落日樹頭飛鳥盡,兩肩擔月醉吟還。
絳景浮玄晨,紫軒乘煙征。
仰超綠闕內,俯眄朱火城。
東霞啟廣暉,神光煥七靈。
翳映泛三燭,流任自齊冥。
風纏空洞宇,香音觸節生。
手攜織女舞,并袊匏瓜庭。
左徊青羽旗,華蓋隨云傾。
晏寢九度表,是非不我營。
抱真棲大寂,金姿愈日嬰。
豈似愆穢中,慘慘無聊生。
片云南下孤臣淚,
碧血黃沙想見公。
宣武城頭天似墨,
思陵無路哭秋風。
菱葉荷枝貼水香,誰知五月此追涼。
一簾之外孤山寺,身在他鄉若故鄉。
燕頷多奇相,
狼頭敢犯邊。
寄言班定遠,
正是立功年。
烏鵲橋成不恨遲,隔秋相見豈無期。姮娥空傍月中去,嫁得星郎是幾時。
夜深閑把玉東西,月下樓空畫幕垂。人似天孫酒如玉,夢中猶憶少年時。
無限欄階月下兒,遙瞻星旆卻嫌遲。催教織女梳云髻,想得無心理杼絲。
夙昔游情作畫圖,居然今日到蓬壺。
四天涼籟松圍寺,十里煙光水滿湖。
日落鐘聲三竺近,風回鶴吹一山孤。
酒闌未遣催歸棹,月映波心縱所如。
豁然老眼新晴,戍樓下俯秋江遠。嚴關金鼓,西風彩幟,盈川鵝鸛。狎水黃頭,淩風畫鹢,銀濤怒捲。笑喧闐錯認,龍舟蓮舸,惹士女,傾城看。
瀟碧微涵鏡面。有周侯、廟臨溪岸。亂離重遇,英雄何在,登城長嘆。昔日波平,今朝浪駭,魚龍蒸變。漸日斜人靜,盈盈蘋蓼,弄陂塘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