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雁字詩十九首 其十四
晴空不易得,欲示下方難。
黑月韋編絕,酸風蠹跡殘。
黃麻悲鷺序,白簡笑鷹彈。
獨吹青燐火,傳書乙夜寒。
晴空不易得,欲示下方難。
黑月韋編絕,酸風蠹跡殘。
黃麻悲鷺序,白簡笑鷹彈。
獨吹青燐火,傳書乙夜寒。
晴朗的天空難得出現,想要在下方展示雁字的形狀實在困難。昏暗的月夜,連編竹簡的皮繩都斷裂了;凄冷的寒風中,被蟲蛀的痕跡殘留著。面對黃麻詔書,為朝官行列的離散而悲嘆;看著彈劾的奏章,對如鷹隼般的彈劾行為感到可笑。獨自吹著青磷火,在深夜傳遞書信,只覺寒意侵人。
韋編絕:韋,熟牛皮;韋編指用熟牛皮繩編連的竹簡?!妒酚洝た鬃邮兰摇份d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此處形容書籍損壞嚴重。
黃麻:古代詔書用黃麻紙書寫,代指詔書。
鷺序:朝官按班排列如鷺鳥有序,代指朝官行列。
白簡:御史彈劾官員的奏章,因用白紙書寫故稱。
乙夜:二更時分,約晚上十點,代指深夜。
青燐火:磷火,俗稱鬼火,此處營造清冷氛圍。
《前雁字詩十九首》為系列詠雁字之作,此首或作于寒夜觀察雁群時。詩人見晴空難覓、雁字難展,觸景生情,結合自身對世事的觀察(如詔書、彈劾等),借雁字傳遞之難,抒發深夜傳信的孤寂與對信息溝通不暢的感慨。
全詩以“雁字難示”為核心,通過多組意象的對比與典故的運用,既描繪了自然環境的艱難,又暗喻世事的復雜,語言凝練含蓄,情感深沉,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敏銳觀察與細膩的情感表達。
句讀從朱老,經書本釋翁。
于藍青所出,他石玉堪攻。
文啟吾鄉秀,心知百代崇。
推尊非茍合,議論自難同。
名節道鄉峻,詞章淮海雄。
諸公交贊譽,此老定磨礲。
舊祀儒宮側,新祠佛寺東。
開山猶別子,傳缽許宗風。
俎豆干戈后,詩書煨燼中。
千年期勿壞,印印此心通。
林下青衫卸,尊前白發欹。
少年行樂事,暮景感傷時。
煉藥嫌長嬾,觀書悔已遲。
惜花心性在,時復一吟詩。
又見王師下海夷,書生筆硯自非宜。
風塵宇內成百戰,花塢山中自四時。
故舊凋零今已矣,江山寂寞子何之。
籃輿載雨怱怱去,一飯無因話別離。
我欣牟莟重,君喜菜花黃。
露浥虀菹味,風搖餠餌香。
均為資食品,乍可少羹湯。
若論充冬蓄,何如續夏糧。
書生有定祿,百罋亦須嘗。
初識東塘路,言尋槜李船。
魚鹽千古地,吳越一家天。
夢覺何為者,行藏不偶然。
半溪疏竹影,相送海云邊。
住處村非遠,別時山更多。
花風起晴浪,草露落明河。
世事老休問,故人今幾何。
朝來新酒禁,煮餠臥巖阿。
世故相驅入市藍,無情公用亦難堪。
溫乎此豈神人肯,群也其如祖父慚。
午夜天狐搖北斗,東風雨射滿江南。
青山白疊仙吟處,豈不酣酣戰阿三。
老子廬東信手栽,今經亂后實累累。
天風暗拽云裳褪,曉日濃潮酒臉回。
向上可憐無佞處,從旁只恐有偷來。
清晨笑摘枝頭熟,且獻千年王母杯。
翰苑臺邊拂舊題,歲華荏苒壯心違。
看萸喜得親長健,對菊猶慚令未歸。
秋水一江鷗共瘦,云山千里雁初飛。
宦情有暇無風雨,把酒相酬此會稀。
??群揭秋淺,吹醉行山阿。
不放菊花開,無奈秋風何。
三甃函冽髓,與山為清涼。
路人汗如雨,秋壟方驕陽。
天雷夜劈山,暍死意猶在。
平原如可作,世事松聲外。
客上高樓春已非,山花無語野禽啼。
未論老子從前事,且看涪翁以后題。
汴水悠悠云盡處,襄州漠漠月明西。
登臨豈是為行樂,試倚長風聽鼓鼙。
挾冊東臯下,從人笑未玄。
傳真秧馬帖,參透牧牛篇。
列岫窗前月,平湖塢外煙。
似蒙稽古力,鐘鼎豈其然。
仙棲固多名,世但知蓬萊。
九州復九州,廣大莫可該。
翩翩牧鶴童,巧笑如嬰孩。
授我紫玄章,歸路玉笛哀。
蒼寒不可覓,但有清風來。
偪仄寧久居,浮生多塵埃。
午陰云弄日,水漲浪侵磯。
小港漁舟聚,深村酒戶稀。
牛閑童自睡,蠶熟客方歸。
隔岸人家近,繅聲出翠微。
病覺腰金重,君恩報已辜。
發從秋后落,花向雨中疎。
詩禮堪誰倚,山川頼有圖。
百年心里事,漁釣老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