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其二七二
未濟終焉心縹緲,
百事翻從缺陷好。
吟道夕陽山外山,
古今誰免馀情繞?
未濟終焉心縹緲,
百事翻從缺陷好。
吟道夕陽山外山,
古今誰免馀情繞?
事情未完成終究讓人心緒恍惚,世間萬事反而因有缺陷而美好。吟誦著‘夕陽山外山’的詩句,古往今來誰能擺脫未盡的情思纏繞?
未濟:《周易》卦名,象征事物未完成、未成功。
縹緲:形容心情恍惚、若有所失的狀態。
翻:反而,反倒。
夕陽山外山:化用常見的夕陽遠山林木意象,暗含對悠遠、未盡之景的聯想。
馀情:未盡的情思、牽掛。
此詩為龔自珍《己亥雜詩》組詩之一,寫于1839年(道光十九年己亥)。龔自珍因不滿朝政腐敗辭官南歸,途中感慨人生、社會諸事,組詩內容涵蓋時事、哲理與個人心緒。此首聚焦對‘缺陷’與‘余情’的思考,與詩人半生不得志、屢遭挫折的經歷相關,是其對生命體驗的深刻總結。
詩中打破‘圓滿為美’的常規認知,提出‘缺陷好’的獨特視角,借‘夕陽山外山’的悠遠意象,點出古今之人皆為余情所繞的普遍規律,語言凝練而哲理深刻,體現了龔詩‘清深雄奇’的風格特點。
未覺林陰密,時聞暮角哀。傷心那敢問春回。只共桃花商略幾時開。故意難輕訴,多情復自猜。疏香冉冉襲人懷。不道屋邊猶放一枝梅。
離離宮樹出重云,促漏銅街入夜聞。寒露漸高仙掌色,繁星遙動羽林軍。歌傳白雪應難和,坐引青藜喜共分。卻倚東籬成獨醉,誰將文似薦明君。
夜夜待月明,每被浮云苦。今夜天無云,月明本如古。
檿弧箕服。實亡周國。
萬青一色擁柴門,九曲六流同繞村。山水不知行客老,年年芳草游王孫。
鄱陽同事九十日,尊酒相呼恨不多。送別六詩詩似杜,絕勝劉子竹枝歌。
秣馬章臺下,微波驟目成。寫芳蘭葉細,流韻竹枝清。百折心仍俠,千杯態始生。情緣久不作,茲復解憐卿。
日暮西風急,黃塵撲馬頭。村藏平野樹,酒記舊家樓。候館聽雞發,征鞍對月收。已忘從役苦,行路不曾愁。
昔日從游處,舒州阿那邊。寧親依故國,辟地到何年。月出潮平渚,江深樹接天。同門知己在,應問孝廉船。
一夜新秋風雨。客恨客愁無數。我是臥云人,悔到紅塵深處。難住。難住。拂袖青山歸去。
隔水遙相見,清風若許長。全憑詩酒力,消遣簿書忙。大雅崇昭代,新聲薄晚唐。野人扣牛角,為爾和康浪。
貢來獅子看曾真,養在西城十四春。更欲乞看云不可,昨朝攫碎菜園人。
蚨蝶何翩翩,一名鳳凰子。鳳凰久不來,見爾寧不喜。
山近西臺易夕煙,東臺占得夕陽偏。貪看歸鳥過林隙,不覺奇峰墮眼前。土灶夜燒松葉火,石盆曉漱菊花泉。丹梯橫絕青山路,勸子先參鳥道玄。
書如嘉殽要知旨,區區太沖空詠史。百年能掛幾牛角,火急編摩時亹亹。柳家文類今無遺,可忍行事空違之。此書真是群玉府,事辭所不遺毫釐。子不見劉協書成要人定,豈但令人愈頭病。偶向車前問沈公,果符夢里隨先圣。兩詩入手喜生春,從今護持知有神。便可繕寫持獻御,注解不須煩五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