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尊師宅看牡丹
洞里仙春日更長,
翠叢風翦紫霞芳。
若為蕭史通家客,
情愿扛壺入醉鄉。
洞里仙春日更長,
翠叢風翦紫霞芳。
若為蕭史通家客,
情愿扛壺入醉鄉。
仙洞之中春光無限,白晝顯得格外漫長。翠綠的花叢中,春風如剪刀裁剪出紫色云霞般芬芳的牡丹。要是能成為像蕭史那樣與仙家有交情的人,我甘愿扛著酒壺沉醉在這美好的境界里。
牛尊師:一位道士。
洞里:指牛尊師居住的道觀,有仙境之意。
紫霞芳:形容牡丹像紫色云霞般芬芳。
蕭史:傳說中春秋時的仙人,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于庭,后與秦穆公之女弄玉乘鳳飛升。通家客:世代交好之家的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拜訪牛尊師時,看到其宅中的牡丹盛開,被美景所吸引,聯想到神仙的生活,從而創作了此詩。當時社會可能道教氛圍較濃,文人雅士多有與道士交往的情況。
這首詩主旨是借賞牡丹表達對閑適仙境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優美,運用典故增添韻味。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自然美和精神追求的表達。
一到平橋上,蕭然浄客心。
兩邊風細細,四面竹森森。
更喜清流駛,寧容畏暑侵。
我來歸不去,日永鎮長陰。
諦觀天地間,物物無非易。有情洎無情,與我固真一。
伏羲未仰俯,卦象已先畫。乾坤易之門,神機盡開辟。
周文魯仲尼,傳授何太密。古今元共處,心心印空寂。
展編韋三絕,門人豈語詰。曾高本愚魯,超然入于室。
子思中庸篇,孟軻仁義術。于易初不言,此道皎如日。
寥落余千載,學者空陳跡。條葉競尋采,幾人擷其實。
盤根有仙李,靈芽一枝出。衣缽自家傳,獨智探圣域。
契茲三圣書,羹墻面相覿。雅懷親炙愿,進退終跼蹐。
達人具大觀,胸次吞溟渤。斐章露肝膽,猶愧多言失。
儻許接玄談,平生事已畢。
奔走塵埃內,拘攣筦庫間。
是心能曠適,何地不清閑。
有客勸投紱,無錢堪買山。
尚憐耽寸祿,理亂亦相關。
游從無俗調,我輩鐘此情。
高談傲羲黃,豈復念功名。
嗟哉夸奪子,役役勞其生。
得失動中懷,寵辱多自驚。
形化心亦爾,闔棺竟無成。
我本丘壑姿,脫巾為謀食。隨牒幾推遷,銅章領巖邑。
初期竊余閑,焚香弄書冊。文法何苦多,日力不暇給。
訟紙秋葉翻,使符星火急。自憐拙追科,難復濟繁劇。
秋毫殊未試,直道聊抆拭。白眼已紛紛,丹心猶汲汲。
要令四萬家,實惠涓塵及。怒罵奚足云,此意天應識。
西齋靚且深,于焉少游息。幽獨誰相對,古壁蒼崖立。
高人喜過從,玄論揮八極。世情一笑休,欲語不如默。
小房藏曲折,客至不譍門。
種竹無多地,分蘭卻數盆。
禪心初默契,道學更深論。
世路悲流浪,因君一反源。
野豁長江外,人家各自村。
水光秋蘸樹,云色晚封門。
引眺頻搔首,行吟只斷魂。
可憐新月上,煙靄又昏昏。
人日訪山寺,春風能借溫。
柳橋通一水,柏徑隱重門。
泉竇來何處,梅花別有村。
從容尋后約,假榻臥云根。
幾下陳蕃榻,常窺孔氏墻。
玄通融釋老,廓落傲羲皇。
永祝千齡壽,從今一瓣香。
玉枝長不汗,莫問鬢邉霜。
世道交相喪,古風邈悠悠。真純化浮偽,士俗日以偷。
公生寂寥后,慨然跋前修。奧學窮根柢,高文謝雕鎪。
壯歲拾科目,回翔四十秋。孝弟可移官,所至人歌謳。
處巳務恬退,馳騖吾所羞。臨民本慈惠,擊搏吾所咻。
俯仰無愧怍,言行何悔尤。邦符與使節,異乎人之求。
可憐貪殘子,快意乏遠謀。報應捷影響,坐致無邊愁。
儻如西方說,寧逭鐵圍囚。不知公英靈,久矣清都游。
奸諛同一轍,舉世誰與歸。溪山有佳趣,此樂知者稀。
悠然遠罾弋,魚潛鳥高飛。不作無根云,蒼狗變白衣。
使君見幾早,萬事已覺非。拏舟漾清波,策杖登高崎。
逍遙興未已,煙霞收夕霏。身從麋鹿游,心與塵垢違。
惜哉經綸手,把釣渭水湄。冷眼笑紛紛,甘貽肉食譏。
強敵猶張王,屠滅煩天威。要取虞淵日,咸池浴明暉。
愿君投緡竿,風云起苔磯。雍容坐帷幄,密勿旋樞機。
莫學西山臥,窮年空采薇。
蠟炬高花半欲摧,斑斑小雨學黃梅。
有時燕寢香中坐,如夢前村雪里開。
披拂故令攜袖滿,橫斜便欲映窗來。
重簾幽戶深深閉,亦恐風飄不得回。
矯矯明天末,誰將絳帳供。
陰云收薄翳,晴日放先鋒。
道路看行旅,田疇驗老農。
乾坤今日意,群目散愁容。
學易不識日月魂,盲人展轉誤銅盆。
分陰分陽發天秘,羲文孔子同一門。
頭童習之老鬅鬙,熙熙未夢春臺登。
一朝索得乾坤蘊,豈但潛龍及履冰。
與君細評寶花紛,只恐鬼神潛聽聞。
佳人秋水遠,思憶破晨昏。
酒尚無同把,文誰與細論。
心交神自契,目擊道先存。
他日如尋訪,柴扉水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