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承郭陳袁王四翁丈邀飲龍津飛云園林 其六
野曠林爭出,春深景倍和。
草嘶山簡馬,波浴右軍鵝。
鷺渚翻荷蓋,鶯枝擲柳梭。
風光不相負,泉石且婆娑。
野曠林爭出,春深景倍和。
草嘶山簡馬,波浴右軍鵝。
鷺渚翻荷蓋,鶯枝擲柳梭。
風光不相負,泉石且婆娑。
原野空闊,樹林競相生長;春深時節,景色更加和暖。春草間似有山簡的醉馬嘶鳴,水波中如見右軍的白鵝嬉戲。白鷺在小洲翻動荷葉,黃鶯在枝頭拋動柳絲如梭。這美好風光不負期待,且與泉石共賞這婆娑春意。
山簡馬:用晉代山簡典故。山簡任征南將軍時,常醉飲高陽池,此處借指春日宴飲的閑適之趣。
右軍鵝:右軍指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其性愛鵝,曾以書法換鵝,此處以“波浴”狀春水解凍、鵝戲清波之景。
荷蓋:指荷葉,因形似傘蓋得名。
柳梭:形容柳枝細長如穿梭的梭子,呼應春日柳絲飄拂之態。
婆娑:原指盤旋舞動,此處形容泉石與春光相互映襯的靈動景象。
此詩為春日詩人受郭、陳、袁、王四位長輩邀請,于龍津飛云園林宴飲時所作組詩的第六首。創作背景為春日郊游聚會,詩人與友人共賞園林春光,因景生情而作。
全詩以“春深景和”為核心,通過動態的自然描寫與典故點綴,展現春日園林的蓬勃生機。詩中景中含情,既贊春光之美,亦表與友同游之樂,是一首典型的春日即景抒情之作。
湖上清光泛綠漪,沖虛觀里讀殘碑。瑤臺人去空留像,鐵井云深好對誰。眼底何年看瑞草,心中無地種交梨。浪傳石穴藏丹訣,鴻寶由來事可疑。
朝登西北樓,遐景舒我懷。熹微晨光動,窈窕春增華。草木罕悴色,山川一何佳。悠然斜川意,千載與我諧。及茲春服成,言詠樂無涯。此理將不泯,棄之良可嗟。日出群動作,雞犬亦復喧。渺渺孤舟發,翩翩棲鳥遷。先師有明訓,政在善利間。結發事詩書,於今益可憐。況茲去古遠,淳風未易還。吾行亦聊爾,一覽可忘言。
飲馬橋頭聽鳴珂,飲馬橋下雪始波。自從道人琴佩至,想得衡門車馬多。樓外青山橫獨鶴,枕邊柔櫓響雙鵝。我來疑是揚雄宅,夜燭藜光諷九歌。
自汝林居將一月,我心不寧長惙惙。郊寒歲暮風色苦,曠野無鄰天雨雪。亟欲載酒往問子,冰路難行畏蹌跌。豈無輕裘與快馬,玉也視之如敝幭。此道于今識者稀,勸弟寬懷慎藥物。
侵宵猶帶雨聲殘,曉日長橋一倚闌。浩渺東湖添綺色,蕭森北地念春寒。空憐遠道傳書數,欲慰沈哀下筆難。寄語京華憔悴客,莫從桑海較悲歡。
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訊遠槎風,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紅瓷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云天氣。幾回殢嬌半醉,剪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謾惜余薰,空篝素被。
松孤梅冷竹空虛,此地惟堪著老臞。守類宋株從笑拙,幽同齊谷合名愚。烏瞻好屋猶將母,燕賀新堂亦引雛。富貴不來行樂耳,莫嫌三復詠山樞。
君家海上如棲遁,食魚飯稻應無悶。興來滿酌任天真,醉后忘言亂方寸。古貌清嚴軀干微,隱侯體弱不勝衣。昂霄聳壑皆先代,樗散空疏無是非。賢郎藻思今希有,古詩誦得三千首。跡遠誰同方寸交,心知豈在杯中酒。客里相逢兩度霜,對君無計學佯狂。自憐落拓鐘情者,愛君父子情俱忘。
大漠連千里,平沙峙兩城。昔聞赪土筑,今見綠莎生。重譯來羌卒,聯營列漢兵。華戎俱混一,無復請長纓。
日長鍊藥坐空齋,遠荷高情枉騎來。兔搗玄霜天上劑,蟻浮清露掌中杯。春云覆屋丹初熟,暮雨鉤簾鶴自回。千歲崆峒未華發,喜瞻南極近三臺。
熙朝多盛事,最著是良謀。方叔推元老,新田詠壯猶。蕭侯加劍履,召虎拜圭卣。一時班絕席,百尺看巍樓。
天風九萬里,直下大江東。海波十千丈,總令三山濛。龍螭趨巨壑,蛟鱷舞陰空。陵谷須臾變,高深那可馮。此時愁坐客,天水日堪同。披襟依雪浪,接瞬隱蒼穹。煙云無定色,氣勢轉相雄。擊楫今焉取,垂綸力所窮。我懷惜陰意,苦遭靈曜懵。仰看羲轡落,或恐地維汎。自憐昏與旦,飄搖似轉蓬。寄語布帆人,此際莫匆匆。
還著小坡隨長公,天葩未吐孝經通。青襟誰不羨童子,白發我徒成老翁。曝日家聲從此大,凌云氣魄蓋人雄。曲江清獻鄉先達,敢道后來無此風。
六出霏霏餞歲華,終宵撩亂撲窗紗。未言造化工夫巧,且看乾坤景象奢。□□□□□□□,□□□□□□花。明朝正旦常年別,瓊戶瑤階一樣誇。歲已云除四日春,正嗟無雪慰農心。重衾夜覺十分冷,平地朝看一尺深。剡曲舟雖無月載,灞橋景更有誰吟。今宵拚飲椒花酒,醉后烹茶自賞音。天教滕六下良宵,恰值人間正頌椒。萬屋高低皆玉潔,四山遠邇絕塵囂。蒼髯鐵面亦華發,直節虛心也折腰。可惜梅花無覓處,祇應低亞小溪橋。
風乍起,月溫然。蓮花瓣落大如船。乘之欲渡瑤池水,已到波心興盡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