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傅守 其七
精藏烱目氣藏神,
笑語溫然與物春。
面骨如拳攙兩耳,
此公壽相等銅人。
精藏烱目氣藏神,
笑語溫然與物春。
面骨如拳攙兩耳,
此公壽相等銅人。
精氣藏于炯炯雙目,神氣蘊含于身體之中,笑語溫和,給人如沐春風之感。臉龐輪廓分明,顴骨高聳如拳般撐起兩耳,這位先生的壽命會如同銅人一樣長久。
烱目:炯炯有神的眼睛。烱,同“炯”。
與物春:和人相處溫和親切,給人春天般的感覺。
攙:這里有撐起、突出的意思。
銅人:傳說中壽命長久的象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標題“壽傅守”可知,這是詩人在為一位姓傅的太守祝壽時所作。在古代,為官員祝壽是常見的社交活動,詩人可能借此表達對傅守的敬意和美好祝愿。
這首詩主旨明確,就是為傅守祝壽。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外貌描寫展現人物精神,進而表達祝福。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交文化和祝壽習俗。
曾發公家鉅萬錢,溝中襁褓卻生全。三齊水后皆禾稼,不殺耕牛更可傳。
梧葉飄時凝曉露。一片朦朧,淡月云來去。賺得枕衾魂夢苦。流螢依約飛朱戶。零落江南迷翠樹。越水吳山,惆悵征人路。減盡腰圍空束素。鞭絲迢遞知何處。
杳默閟虛曠,森爽離人寰。玉室非所詣,回首煙中山。
巖巒謝雄麗,花竹入蕭閑。點綴一二峰,映帶遠近山。醉舉畢氏螯,忽掣向云間。流杯石芙蓉,鑿井青連環。徑轉目忽開,焉辭足蹣跚。藉磴坐青蔥,臨址弄潺湲。竊為忘歸詠,風流庶可攀。
紫薇開處覓蓬瀛,深院層軒拂曉晴。絢爛只疑春色在,葳蕤偏傍日華明。絲綸閣下人誰伴,虛白堂中韻未成。祗恐秋風不相假,緩吟深酌對寒更。
齋舍新輪奐,幽深木石居。門前千頃稻,檻外幾池魚。月白堪籌策,風清可著書。諸生須繩勉,從此達天衢。
楚漢方龍斗,雌雄未可知。淮陰起屠釣,佐漢一定之。垓下兵已破,龍準偃旌旗。楚人威震主,云夢亟相隨。兔死走狗烹,鼎鑊所不辭。婦言赤三族,韓彭良足悲。以此感壯士,貽笑屠中兒。饑從漂母飯,千金報不移。
造化摶清氣,秀出天城山。青松伴僧老,白云如我閑。房駟落人間,入石露雙碧。月明聞夜嘶,驚落山頭石。世界幾微塵,古今一昏曉。笑謝區中緣,獨立萬物表。青山本無情,白云自來往。身在浮云中,仰看浮云上。大堝難為兄,小堝難為弟。百里見主峰,眾山皆迤邐。白云如幽人,出山本無期。朝來抱幽石,五峰成五芝。道人西澗來,衣上南山雨。心知石堂煙,晴峰正堪數。藹藹春云滋,巖溜滴泉乳。獨留一泓碧,去作人間雨。南北兩石門,上下一靈鷲。仰看蓮峰立,忽見天門透。亂峰排鳥道,一水會龍門。禹力不到處,猶如滄海尊。
黃云山下白云居,案有瑤琴架有書。今日客游驚見畫,扁舟遙欲賦歸歟。
天作長城五嶺間,雄州繚繞萬重山。越王舊治梅花國,秦帝初開大庾關。紅葉影中雙騎去,白猿聲里一人還。乘時自有臺侯業,莫使鄉愁上玉顏。
東觀歸來病史官,枕棱刓盡席痕斑。自從公去關門睡,直到公來未啟關。
春林綠縟午云稠,萬里歸人下益州。桃雨正看相逐去,鵑啼從此不須愁。輕舟迅速沿中溜,勝地經過即上游。計日峽東葭菼外,水天一色接江洲。
楚鄉秋早倦炎蒸,長恨梧桐不可憑。爽氣忽隨風雨至,曉堂無寐獨神驚。中宵爽氣入衾裯,檐雨浪浪曉末收。三伏炎歊掃除盡,待教明月放清秋。
弄玉秦家女,簫史仙處童。來時兔月滿,去后鳳樓空。密笑開還斂,浮聲咽更通。相期紅粉色,飛向紫煙中。
西城過雨凈無泥,楊柳風輕散馬蹄。虛有琴徽待高會,卻慚書札負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