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慶出游夜歸
杖藜尋勝愜幽情,芒屨如飛病體輕。
迎客野梅才半吐,避人山雉尚徐行。
東溪水落灘聲壯,南嶺云酣雪意成。
薄暮歸來僧已定,佛龕獨對一燈明。
杖藜尋勝愜幽情,芒屨如飛病體輕。
迎客野梅才半吐,避人山雉尚徐行。
東溪水落灘聲壯,南嶺云酣雪意成。
薄暮歸來僧已定,佛龕獨對一燈明。
拄著藜杖尋覓勝景,滿足了我幽居的情懷,穿著草鞋如飛般行走,病體也感覺輕快。迎接我的野梅才半開,躲避人的山雞還在慢慢走。東溪的水落了,灘聲更顯雄壯,南嶺的云濃厚,預示著雪即將來臨。傍晚歸來時僧人已歇息,我獨自對著佛龕里一盞明燈。
杖藜:拄著藜杖。藜,一種草本植物,莖可以做拐杖。
芒屨:草鞋。
半吐:指梅花半開。
云酣:云很濃厚的樣子。
薄暮:傍晚。
佛龕:供奉佛像的小閣子。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身體抱恙時出游。當時或許是寧靜的山野環(huán)境,詩人在游覽中放松身心,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出游的經(jīng)歷與感受,突出了自然之美和內心的寧靜。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xiàn)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對生活的熱愛。
老樹亞晴空,疏花帶寒野。風流不自惜,澹泊從人寫。歲晏孰能娛,空山少來者。
喬木依深谷,居人尚幾家。衣冠迷宿草,舟楫失桃花。轉斗寧無已,勞生已有涯。毋煩問松菊,何計事桑麻。
漭然路失龍沙西,挏酒中人軟似泥。馬上毳衣歌刺刺,往還都是射雕兒。
四事難并今古情,春花已過秋月明。秋氣平分月先滿,海風吹起云縱橫。萬戶千門心若祟,簾幕低垂綠窗閉。洗杯小酌興茫然,夜雨空階作秋意。一杯一杯復一杯,浮云于我何有哉。至人胸中月常在,燈前一笑雙眉開。四時月色皆圓潔,祗是人心還自絕。讀書意氣當拿云,及此幽寒謾嗚咽。和詩聊與節(jié)相酬,旅思綿綿無盡頭。明月明年何處看,神州相望更多愁。
絡緯寒螀相間啼,孤鴻又過小樓西。故人欲別難為別,一夜秋聲思轉迷。
洛水初傳道己南,后生何幸此庭參。一時氣數(shù)存虹井,萬古儀刑仰晦庵。塵鎖斷碑馀劫火,山圍新廟擁祥嵐。正心誠意言猶在,三復無能祗自慚。
漢武求仙未絕情,枉將心力事金莖。靈王太子因無欲,吹得瑯玕作鳳鳴。桂閤金銀不甚高,仙山幾許隔波濤?信回青鳥無尋處,一色春風是絳桃。小娃莫說臉如蓮,自牧羊龍向葑田。笑指清泠橋下水,此中元是碧瑤天。青蛇昨夜付書回,只許麻姑自拆開。說道蓬萊山下路,莫因清淺不歸來。
幽櫬衣衾潛料理,神清午夜語凄然。可憐到死為郎計,世亂須知惜俸錢。
城東水石坐生秋,不到山林地已幽。隨意云間高鳥下,有時潭底倦龍游。閒花笑客偏相向,古竹吟風可待求。杯酒未闌何處笛,已將新月上檐頭。
僦卻樓居恣賞春,臨溪更得采香蘋。一瓢醴酒常浮月,數(shù)篋遺書不受塵。靜語未嘗關世務,醉眠多是任天真。耆年無恙貧無慮,絳帳傳經(jīng)喜有人。
事行人所難,涂人未深信。吾身一時高,佳名萬古振。堂前頗幽虛,老竹添翠潤。世俗日澆訛,風流今已盡。
故園桑落霜風軟,紫蟹黃甘事事豐。乞得君家劉白墮,步兵明日下江東。
填海精禽恨未消,幾回溯夢認前朝。蒼天已共情俱老,紅雨猶憐雪后蕉。
煙雨罨空濛,萬綠叢中。亭亭遙認木棉紅。怕是離人迷望眼,特地撐空。鴛瓦冷欺儂。疊嶂云峰。車塵鞭題盼無蹤。春夢家家誰喚醒,蕭寺疏鐘。
昔我少壯日,與君握杯酒。仰見明月光,邀之為三友。一笑千古空,世事復何有。荏苒歲月疏,相看成白首。今吾持一觴,祝君無疆壽。借問此觴酒,還如少年否。與我同時人,半已成腐朽。而我幸與君,一觴還相偶。回首生平歡,轉覺澹可久。但醉莫復問,君歌我擊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