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其一六九
劘之道義拯之難,
賞我出處好我書。
史公副墨問姓氏,
屈指首寄虬髯吳。
劘之道義拯之難,
賞我出處好我書。
史公副墨問姓氏,
屈指首寄虬髯吳。
用道義來切磋,在危難中拯救我,欣賞我的進退行止,喜愛我的文章。史官的助手詢問我的姓氏,我屈指一算首先想到要寄給虬髯的吳君。
劘(mó):切磋、琢磨。
出處:指出仕和退隱。
史公副墨:史官的助手。
虬髯吳:可能是一位姓吳且長著虬髯的人。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創作于1839年,這一年作者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往返途中,寫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詩,并總命名為《己亥雜詩》。此詩可能是作者在與友人交往過程中,有感于友人的欣賞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感激與交流意愿。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龔自珍的作品中展現了其豐富的人際交往和情感世界。
澗水飛流出,桃花夾岸開。穿林疑作雨,噴壑自成雷。選勝堪移杖,探幽屢舉杯。武陵休再入,聊此滌塵埃。
逢人唯勸作真儒,此事如君諒不辜。但解青蓮生火宅,何妨濁水得玄珠。道存琴瑟調應好,心向蒲團坐亦枯。我已出家君罷道,相看無計贈區區。
幾家籬落枕江邊,樹外秋明水底天。日暮沙禽忽驚起,一痕沖破浪花圓。
寒尚勁,風咽水聲酸。紅到霜林愁葉葉,花飛遼海夢年年。人去日華邊。
殷勤求孔雀,迢遞自防城。五歲金花滿,三年小尾成。文章聊自喜,飲啄不須驚。莫使珠毛損,樊籠足寄情。
村迥客來少,山寒春到遲。修塘留野水,插槿補疏籬。旁舍閒相過,幽人舊有期。出門看遠燒,拄杖立多時。
兩月慳詩到社中,日長應負綠陰風。病多自笑藥無力,步少不知筇有功。五里汲泉將石子,一春戒酒謝山翁。故人送筆能留在,點易臺高對晚峰。
空中縹緲景光新,但似云霞不似人。知道今來是何夕,桂花添得幾枝春。
巾舄塵中識者稀,秦時黃石是耶非。曾籌塞上風云陣,苦戀山中薜荔衣。薊北琴尊成滯客,江南烽火暗戎機。洗兵誰挽天河水,杖履同君住翠微。
馬蹄今日到袁州,山木蕭椮四面愁。多謝晚來風力勁,朔云寒日共悠悠。袁州刺史幾何人,韓李流芳獨未泯。道喪時危今日意,九原遺恨一時新。
一區揚子宅,半架舊牙簽。性癖耽尋古,那堪世俗嫌。
王事驅馳又入燕,一杯昌獨當離筵。金輸少府逾千鎰,官守參軍及九年。渡海旌旗留樂浪,薰天宮殿失甘泉。入朝不藉王生對,似舅名甥爾最賢。
謾從塵籍問三馀,試聽山僧說太初。倉頡未生先有字,庖羲才畫已無書。江城習靜門長閉,海日當空室自虛。歸去致聲曹處士,高秋遲我子云居。
聞道百以為莫已若。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圣人貴精。
心惟結遐想,孤坐黯無言。誤聽滴花露,疑歸清夜魂。也知伊豈在,終是我難諼。短袖殘燈下,渾教污淚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