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看云
犯曉登云頂,日午僅陟半。
不知幾多高,上為云所幔。
復窮千百級,忽已凌霄漢。
擘絮立岑椒,裹綿坐石畔。
開口竟可吞,入手弗容玩。
袖歸擬贈客,衣解隨風散。
犯曉登云頂,日午僅陟半。
不知幾多高,上為云所幔。
復窮千百級,忽已凌霄漢。
擘絮立岑椒,裹綿坐石畔。
開口竟可吞,入手弗容玩。
袖歸擬贈客,衣解隨風散。
拂曉時分登上云頂,到中午才爬了一半路程。不知山到底有多高,山頂被云遮蔽著。又爬了千百級臺階,忽然已直上云霄。云朵像撕開的棉絮立在山頂,又像裹著的棉花團讓人坐在石畔。張嘴似乎能把云吞下,伸手卻無法把玩。想把云裝在袖中贈給朋友,可解開衣服云就隨風飄散了。
犯曉:破曉,天剛亮。
陟:攀登。
幔:帳幕,這里作動詞,遮蔽。
窮:盡,這里指走完。
凌霄漢:直上云霄。
擘絮:撕開的棉絮。
岑椒:山頂。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推測詩人在游覽鼓山時,被山頂的云霧奇觀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登山途中及登頂后的獨特體驗。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登山看云的經歷和感受。其突出特點是對云的描寫生動新奇,以獨特視角展現自然之美。在文學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生動記錄了詩人的一次游歷,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夢入瑤天半化云。翠禽無賴伴啼昏。為誰風露見行裙。寶幄微開遲夜舞,金鈴不動定春魂。隔花初散綺羅人。一片瑤臺罨暮云。鏡波紅澀玉塵昏。九光枝畔畫仙裙。彩扇半遮秦女面,珠珰新返洛妃魂。不分明處更撩人。
已向魏塘經四白,又開北戶納涼飔。祇應長作窗中客,會見蓬萊清淺時。
興王不患無功業,賊亂常憂在歲寒。能緩阿瞞移鼎手,長鋋此日愧漁竿。
黃屋匡扶事已非,遺黎空自淚沾衣。眾星耿耿滄溟底,恨不同歸一少微。
滿院桐陰舒綠。皓體輕籠紗縠。團扇障微羞,池內鴛鴦雙浴。芬馥。芬馥。臉映荷花如玉。
憔悴容姿窺古鏡。紅蠶絲縛沉沉病。碧海水悠悠。天荒到盡頭。危樓思故國。回首愁無極。一曲淚如麻。江南玉樹花。百匝周環無患樹。樹猶如此人何語。紅葉漾微波。斜陽秋思多。清光搖遠碧。月出千山白。之子采蘭歸。天涯相見稀。
竹岡深貯一溪云,溪灣路盡釣磯新。魚鳥相忘自相樂,使君元是狎鷗人。
石竹為花品最微,當時曾入謫仙詩。新葩競發迷形似,紫蝶翩翾綴碧枝。
雨后秋光如洗。無數閒花繞砌。合坐弄新腔,翠琯銀笙相儷。風遞。風遞。縹緲樂聲天際。
舊恨如潮猶可記。瀟湘水化靈均淚。著耳杜鵑啼。王孫獨未歸。簾櫳清露滴。惆悵鴉飛夕。閑立畫樓東。秋花故故紅。夜半珠簾紅有影。月華似水秋光冷。私語拜雙星。微聞蘭芷馨。蟬鳴聲正急。別淚紅蓮濕。剪燭酷相思。無聊酒一卮。
翔龍宮殿已蓬飄,此日傷心萬國朝。目擊崖門天地改,寸心難與海潮消。
昔年長恨春歸晚,及到春來又恐殘。今日摧頹蕭寺里,閉門一任歲將闌。
綠勝章臺楊柳街,青羅斗帳凈無埃。五株何用詩頻說,安得韓公到此來。
灑然林下高風,百年長作貞松偶。鉛華不御,芳馨自遠,蕙蘭堪友。蜀苑呼龍,孤山邀鶴,歲寒同守。想繁華時節,何曾得意,也不為,冰霜瘦。自是東風較晚,枉催開、園林如繡。眼中羞見,夭桃秾李,炫奇爭秀。夢繞南枝,幽香和月,暗沾襟袖。倩淋漓醉墨,生綃寫取,祝梅花壽。
省卻胭脂閑費。領略琴書滋味。西北有高樓,冉冉碧云來未。堪記。堪記。正是臘梅天氣。悄悄空庭吟久。明月今生消受。并坐話輕舠,紅樹青山回首。思否。思否。春水一池如酒。吐出情絲千縷。寫就鴛鴦新譜。隔著小紅墻,惹起相思何苦。遲暮。遲暮。折贈天涯芳杜。海上瓊樓縹緲。一枕雞催天曉。埋玉自深深,入夢癡魂嬌小。春老。春老。簾外紅梅枯了。古木斜陽天遠。濁酒一樽誰勸。儂悔太多情,頑石生生如愿。憔悴。憔悴。落葉哀蟬凄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