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其六 菖蒲葫蘆
花陰午直。旋把菖蒲刻。依樣雕鎪纖指劈。細認靈根九節。
五絲擷向霓裳。一樽醉泛瑤觴。共喜蘭湯浴罷,攜來倍覺芬芳。
花陰午直。旋把菖蒲刻。依樣雕鎪纖指劈。細認靈根九節。
五絲擷向霓裳。一樽醉泛瑤觴。共喜蘭湯浴罷,攜來倍覺芬芳。
中午時分,花下樹影直直地投在地上。我趕忙拿起菖蒲來雕刻。像照著樣子細細雕琢,用纖細的手指劈開。仔細辨認這菖蒲是有九節的靈根。采摘五彩絲線系在美麗的衣裳上,舉起一杯美酒盡情暢飲。大家都開心于洗過了蘭湯,帶著菖蒲更覺得香氣芬芳。
午直:中午時的樹影直直的樣子。
旋:趕忙,隨即。
雕鎪(sōu):雕刻。
靈根九節:菖蒲有九節被視為靈物。
五絲:五彩絲線,端午習俗會佩戴。
霓裳:美麗的衣裳。
瑤觴:玉杯,代指美酒。
蘭湯:端午時用蘭草煮的水洗澡的習俗。
此詞創作于端午時節,端午有掛菖蒲、系五絲、洗蘭湯等習俗。作者在這樣的節日氛圍中,有感而發寫下此詞,展現節日的歡樂場景和自己愉悅的心境。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端午佳節的活動和氛圍。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描寫展現節日習俗,語言清新。在文學上,它是反映傳統節日文化的佳作。
一夜天風到蕙蘭,花香人夢兩闌干。折來紅豆悲難定,濕盡青衫淚不干。佳婦而今歸帝子,腐儒自古苦酸寒。綿綿此恨何時了,野雉朝飛不忍看。
此日真何日,陰云掩上臺。晦冥天色變,嗚咽水聲哀。舊恨齊山岳,遺恩遍草萊。萬方同一慟,痛哭轉成雷。
西子湖頭荷葉圓,一雙鸂鶒傍花眠。寄語采花湖上女,花邊莫放木蘭船。
勝日追陪與宴芳,會開真率具家常。暢懷內酒頻斟酌,照眼仙姿任點妝。寶篆當筵焚吐白,玉瓶堆案拆封黃。明年此際期重盛,問訊花神酹一觴。
皇輿百郡首開封,良牧分符開治功。參庭屬吏衣冠滿,繞郭編人耒耜豐。河山郟鄏千秋固,云雨乾坤萬物同。懸知政化平如水,共看漢室美吳公。
人喜聞人過,我唯攻我疵。狐冰疑自釋,魚水樂相知。官府新文積,邊城遠檄馳。長沙言切直,前漢賴扶持。
獨立江邊對晚潮。鉤沈前事黯眉梢。但憑遺跡認藍橋。打葉秋霖來陣陣,穿欞濕夢去飄飄。廿年贏得這無聊。
凍合江云噤曉烏,重裘添盡客寒多。扁舟剡曲誰清興,斗酒新豐自浩歌。天地一壺開玉界,星沙萬斛落銀河。醉敲冰硯題新句,無奈坡翁白戰何。
昔予頭燥發未茁,今我頭枯發先折。童心尚在顏貌改,滿鬢蒼華點霜雪。朝來抱鏡看未真,鏡里相逢類兩人。東都貧孟嘆孤劍,西邸老康悲故茵。烏髭每怕不得素,素櫛何庸問衰暮。楓林葉底變風煙,藥草莖邊虛雨露。自非神仙劉阮儔,世間容有幾春秋。情知鸛鶴長朱頂,得見鴛鴦會白頭。
楚甸春濃,早重染、甘棠舊綠。天又念,海深江闊,達聰明目。漢使只今應遣十,周官自古須廉六。羨繡衣、遙映袞衣明,人如玉。論別恨,猶未足。還怕見,征車速。待相隨千里,試騎黃鵠。無奈江山分去住,漫教風雪欺松竹。問使君、如肯酌紅泉,尋三谷。
獻凱歸來汗血流,將軍萬里已封侯。長安新置飛龍廄,奈汝西風苜蓿秋。
只見春晴道是晴,不知半夜嫩寒生。疾風吹落林間雨,細雨還成大雨聲。
帝城春色已辭春,春意郊坰尚可人。柳拂青簾堪命酒,池臨新檻欲垂綸。高樓隱映如花面,小集休驚似葉身。出郭淄塵能少到,不妨乘興對吾真。
吾聞山濤云海之地有瀛蓬,居人出沒翩虬龍。瓊樓玉闕安足貴,綠葉裁衣藤為櫳。飛泉瀉牖清若雪,濯吾纓足身心空。夢中浮槎不得見,一瓶一缽千里來住云溪東。蒼山連疊走翠浪,嵐霞閃射輝霓虹。夜月流光洗川隴,日出浩然天地紅。層壑陰睛變朝暮,啼禽高下窮岡瀧。有風吹屋若捲紙,群峰拔起驚飛蓬。時來獨笑和雕鶻,萬事無過酒與筇。五年住久豈知季,飽醉回首歲又終。天公昨夜試行雪,訇然遍折萬山松。怵惕如蟲安敢出,臥聽天際奔澒洞。晨明踏玉柔如氈,誰張巨卷矗蒼穹。小舟安在欣四顧,故人應有子猷風。故人故人不可見,萬里回風捲雪裹孤翁。憶昔巴陵少年客,疏狂能有二三朋。衣衫典盡氣如虎,高談四座靡群雄。只今流落散四海,各有偃蹇觀窮通。江洲數約成空花,伊人渺漠真翩鴻。我詩久已嘆如此,一年一信逸涂中。吾子札如天風墮,空谷殷殷疑來跫。山水合遝佳僮仆,茍無人領夫何庸。作詩邀屈千里駕,陶宅未遷門未封。竟夜之談連日飲,為子日夜拭杯盅。
家近心情如醉,路難風浪拍天。春云過眼無賴,野日蒙頭獨眠。